教育应该从孩子时,就认真抓起,否则就会“太迟了”。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一致认为:十年树木,百年权人。
日本著名的幼儿教育理论家井深大曾明确指出:“人的大部分能力、素质和性格绝非由于遗传或者在不知不觉地偶然中形成的,而是由于包括胎儿期在内的环境所决定的。”
他曾大声疾呼: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再去进行教育就“太迟了”时间和精力,的确是一些人不能很好地教养子女的障碍,父母要学会了解生活细节变化,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教育。
说起“不称职”,也似乎情有可原。但如若进一步想想,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误区呢?以为为了工作事业,是为了“大家”。
教育子女,是为了“小家”。两者相互矛盾时,只能舍“小家"而保“大家”。“大家”与“小家”,其实正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家庭是我们国家的细胞。
细胞不健康,整体也难健康。“齐家治国”,兼而顾之。子女固然是自己的,但也是国家的、民族的,不能把他们仅仅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有些做父母的,尽管在说到不称职时,感情上也若有所失。但这多半是当作一种“光荣牺牲精神”来讲的,至少是不会像讲到工作上失误那样感到内疚和不光彩。
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点,从这个误区中走出来。必须认识到,生养子女、教育子女,同样是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
子女教育好了,能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一个杰出的人才,其贡献也并不亚于在事业上的某种成就。教育不好,既会是一种社会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愿我们的父母,都不要再讲“我是不称职的.许多家长对孩子说话不加考虑,没有顾及,想起什么说什么,怎么解恨
严格地讲,这是不允许的。虽说家长与孩子是一家人又是长辈对晚辈,说话办事不必太审慎、太拘泥、太客气,可是孩子们都是有自尊心的。
尤其是那些要强、懂事、早熟的孩子,对他(她)们说话,一定要有些忌讳才可,否则,会在心灵上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进而影响到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影响到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效果。严重了,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悲剧。
希望父母不可对孩子说以下这类恶性刺激的话:(1)不要说:“你就不会像…”别的孩子已经做完了作业,并且正在做家务,而自己的孩子还在冥思苦想;别的孩子已经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而自己的孩子却落了榜。
对于此类的事,不能说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像人家一样呢”?心理学家们指出,对孩子进行令人厌恶的不适当比较,使孩子渐渐同兄弟姐妹或小伙伴之间产生隔阂。不如直接对孩子提出要求:快做作业,之后把房间收拾好。
或你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学校。对此孩子会从情绪上坦然地明白父母的意图,更利于孩子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父母不去挖苦孩子“笨”、“不中用”时,孩子们就更容易使自己的举止言谈向好的方面努力。
不要说:“真不像话,哪像个大孩子!"说这种话使孩子受羞辱,索性会把错事做得比先前更糟糕。对于孩子,不要过多责备,用亲切的口吻简单说上几句,往往能收到更满意的效果。
如对看电视上瘾的孩子这样说:“我知道你不想错过今晚的节目,可是时间太晚了,明天你还要去上学。”这样的说教,孩子不会总是同你相对峙的。
不要说:“看你打扮得多难看!”在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式等问题上,孩子难免会与父母的意见有分歧,其结果总是父母对孩子没有办法。
实际上,孩子要同小朋友们去玩耍,他们想怎样穿戴就随他们去好了。孩子若是想和父母一同外出活动,父母倒是可以对孩子的穿戴打扮提出某些要求。孩子们需要学会在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穿戴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