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寻

心理学书籍里说,童年缺乏陪伴的人,往往很容易形成孤独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一个人在幼小的年龄里,如果缺乏陪伴,没有得到家人的亲情回馈,就容易让他们和周围人建立错误的关系模式,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性情,影响了他们爱人和被爱的能力。

施琪嘉教授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里介绍了童年缺乏陪伴的人的心路历程。

童年缺乏陪伴的人,如果从小没有形成健康的心理模式,成年后的感情往往都不顺利。

01.从小在缺乏陪伴的环境中长大,容易造成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每个人都在“模仿”中长大。

科胡特认为,人是自恋的,但是自恋的过程需要将另外一个人作为镜子,在这个镜子里看见自己后,就形成了自我。

这也就是很多心理学书籍里说过的“镜映思维”。指的是,我们会通过外部环境或通过其他人的反应来看自己。我们习惯把自己放在外部环境里来审视自我。

所以,如果一个人从小缺乏陪伴,他生活的环境就是不健全的,他通过这些不完善的环境来审视自己,往往就会产生被抛弃或者不被大家眷顾的消极感受。

比如,母亲在我们的成长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婴儿出生开始,她就作为我们最为亲密的对象存在于我们的成长中。

母亲就像是我们成长中的一面镜子,孩子和母亲的每一次互动,都可以说是一次镜映过程,她见证着我们的成长,陪伴着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尝试现实的酸甜苦辣。

但如果后来这样的母爱陪伴突然中止,这样的镜映过程没得到完善的发展,这就会在我们心里产生漏洞,随着时间积累,就会在心底里衍生出一个有创伤的人。

这样的缺乏陪伴感,最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孤独感的呈现——我们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不被爱了。

如果这样的感受一直存在一个人的心里,这些消极感受得不到规正,就会导致我们在成年后的感情里,与周围人延伸出2种错误的关系模式: 粘滞型依恋关系和害怕型依恋关系。

02.缺乏陪伴的创伤表现:粘滞型依恋关系

童年缺乏“陪伴”人,内心底出于对爱的渴望,在成人的感情关系里,总是会对另一半产生强烈的依赖心。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指出,这样的依赖心很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

比如:过度的依赖另一半,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对分手十分焦虑,这样的依赖关系就是有创伤的“粘滞型依恋关系”。

他在与人的依恋关系模式里,常常表现为特别粘滞人、害怕与人分离。

很多婴儿在出生开始,就有一种很明显的心理特征叫作“分离焦虑”,表现为对母亲的强烈依赖性,希望能够时时刻刻和母亲在一起,一旦分离就会失去安全感,内心感觉到恐慌。

这样的粘滞依恋关系表现在成人感情生活里,也和婴儿的依恋行为相似:常常会对另一半过度依赖,给对方造成压力,从而影响了感情。

把在成长经历里缺少的“陪伴”加载到感情里,容易被心理的创伤蒙蔽双眼,所以这样的人要想获取一段成功的感情,就需要首先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接纳自己,学会释怀,才有被疗愈的空间。

03.缺乏陪伴的创伤表现:害怕型依恋关系

除了黏滞型依恋关系,另一种不同的创伤表现就是“害怕型依恋关系”。

拥有害怕型依恋关系的人,常常会被过往不愉快的经历影响,害怕自己会再次被抛弃而重蹈覆辙,所以内心里的这种恐惧感会时常扭曲他们的行为,让他们言行不一,做出口是心非的举动。

比如很多女孩明明对一段感情十分珍惜在意,但表面上做的事情常常违背本心,最后破坏了那段关系。

比如这样的人常常会说:

“你是不是在想别人呢?你每天跟我在一起,是不是很无聊啊?我就知道你不怀好意,我就知道你三心二意,你那么不喜欢跟我在一起,怎么现在就不离开我呢?”

可以看到,这样的感情结局往往是分手或吵架。

从小缺乏陪伴的人,会把早年缺失的那些经历内化在心底,会影响着自己的感情观。

缺乏过陪伴的人,他的内心里住着一个“缺乏陪伴的内在小孩”,这个拥有创伤的内在小孩在我们的感情世界里扮演着一个破坏角色:

让我们一方面拥有着对另一半的依赖,另一方面又因为过度依赖或者害怕分离,不自觉地就当爱人推开。

也许,只有当我们理性认识了自己的缺陷,正视童年经历,自主去疗愈它,我们才能将自己从那些创伤里解救出来。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不被陪伴的经历,那是伤痛也是考验,在更成熟的年龄里,如果你想得到眷顾,就需要自己先学会爱自己。

爱自己,而后才能懂得如何去爱其他人。

如果你的心底也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也许施琪嘉教授的这本《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可以给你更多的启示。

以上。

我是北寻姑娘,专注情感心理,荐书官、撰稿人;我们一起成长。

举报/反馈

她自由

3.9万获赞 1.1万粉丝
专注情感心理,陪你治愈
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