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群与否是一种选择,逃避社交是一种人格障碍。
人们经常把不合群的人归结为“社交障碍”,其实合群与否跟社交障碍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合群与否是一种生活的选择,社交障碍属于一种人格障碍。对前者而言,他们可以选择过合群的生活,也可以选择过不合群的生活。他们有能力做出选择,并且可是根据选择进行生活。对于后者而言,他们在社交中面临诸多问题,因而他们不得不疏远社交,一个人生活。那么,哪些表现算是社交障碍呢?今天的文章,将根据DSM-5的标准来阐释五种典型的表现。
社交障碍的典型表现
与人交谈有明显的紧张感
跟并不是很熟悉的人交往时,会有明显的紧张感,包括:身体上的紧张感,心理上想要尽快结束对话,说话词不达意,行为过分的拘谨。在陌生的场合吃饭时会感到紧张,在重要的正式场合交谈时会紧张(例如面试、谈话等)。这种感觉是很明显的,可以很容易区分开合群与否心理。哪怕不合群的人,在与人交往时也不会出现如此明显的紧张感。与慢热型人格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只不过比慢热型人格还要慢。慢热型人格在于陌生人相处一两个月紧张感就会消失,但是社交存在障碍的人,可能三四个月甚至半年。
担心表现不佳
跟他人交往时,总是担心自己表现不佳,难以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接纳。社交存在障碍的人,往往存在不够成熟的一面,只不过在社交中表现了出来。他们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想着让别人认可自己。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压抑自身的缺点,以免被他人嫌弃。其结果就是,在社交中总是害怕因为表现不佳,导致别人的冷落、忽视、嫌弃、排挤等等。抱有这样想法的人,就会有疏远社交的倾向。当他们疏远社交后,这种担心立刻消失从而形成负面的强化效应,慢慢地形成了社交障碍。
对聚会的担忧
社交存在障碍的人,面对聚会时内心十分的排斥,并且对聚会感到深切的担忧。这种担忧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有虚荣的一面,也有自卑的一面。他们害怕别人不够重视自己,又害怕被别人问东问西;他们渴望通过表现自己来赢得人们的认可,但是又担心表现不好反而被人取笑。总之在他们的心里面,充满了各种相互对立的想法。他们面对聚会的做法是,寻找一些理由拒绝参加聚会。一方面他们内心渴望跟多年不见的朋友见个面,另一方面又担心其他问题。
内心的担忧与现实不符
存在社交障碍的人,内在的担忧和现实明显不符。例如,在一场同学会之前,他内心是忐忑不安的,总是害怕别人问东问西,害怕别人互相攀比。可是当他真正参加同学会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对于大部分社交障碍者而言,他们的障碍主要体现在社交前的心理状态。只要在社交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真正参与到社交中的时候,就会好很多了。对于大部分存在社交障碍的人,越是缺乏社交经验,也就越发对社交感到排斥。得不到锻炼的他们,内心变得越来越孤独。
以上情形至少半年以上
以上情形存在半年以上者,属于典型的社交障碍。社交障碍与不合群的区别就是:合群与否是个人主动的选择,社交障碍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不合群的人不见得存在社交障碍,但是社交存在障碍的人就会很难合群。不合群的人不见的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但是社交存在障碍的人就会很难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合群与否可能是个体一个时期的选择,在这段时间内可能社交比较广泛,在另外的时间里可能更喜欢一个人待着。社交存在障碍的人,至少半年以上难以融入到人群中。
如何缓解社交障碍?
社交前的心理建设
想要缓解社交障碍,社交前的心理建设很重要。在参与社交前,在心里面想好可能会遇到的情形,并且提前想要处理的方式。把心态放平,把姿态放低,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要过于渴望表现自己。如果还是紧张的话,可以把全部的流程都预先排演一遍。想一想明天会见到哪些人,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需要如何应付他们的问题,对方会说什么话,该怎么回话等等。这样的排演比单纯地鼓励自己要更有用处,能够帮助你缓解内心的紧张感,同时可以提高你的掌控感。
熟能生巧
所有的事情都是熟能生巧,只要反复尝试、磨炼,就能够克服内心的障碍。就像是走过一道没有栏杆的桥面一样,第一次会很担心滑落下去,但是多走几遍就没事儿了。是否有能力社交与合群与否是不一样的,具备某种能力但是不用它,跟不具备这种能力没法用它是截然不同的。你可以不做饭,但是如果你具备做饭的能力,在一些时刻一定会让你觉得很有用处。不要排斥社交,否则你就无法掌握社交的能力。当你掌握了社交能力之后,你才会意识到自己有能力选择合群或者不合群。
总而言之,合群与否是对生活的选择,但是逃避社交就是一种人格障碍了。要努力提高社交能力,才会发现生活有更多的选择。
作者:九霄云客
举报/反馈

九霄心理

90万获赞 14.1万粉丝
发现自我,走向自我,成为自我!
心理咨询师,赵凯,情感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