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课堂是一个小社会,师生互动就是课堂的一种形式,它对班集体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班主任和中学生的关系对班级集体的影响更直接、更有力。如果一个人是学生,他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是他和父母相处的两倍多;80%的老师在人际交往中与学生打交道。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班主任的工作就很难取得实效。
01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
1、尊重学生的个性
夸美纽斯说,要像尊重上帝那样尊重孩子。当代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论年龄大小,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尊严,人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师生在个性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因为年龄和知识的差异,教育和受教育状况的差异而产生对学生的不尊重。
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不仅是师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老师只有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更好地进行沟通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感情、智力发展、兴趣爱好,从而有效地实施教育。
2、对学生要公平
对学生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都应该平等对待,不能够有歧视,比如:宠爱品学兼优的学生,纵然一时犯了错也要宽恕纵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能够更好地公平对待,轻则讽刺挖苦,重则惩罚,任意践踏学生的人格尊严。
这种做法对于优生来说极易“捧杀”,对于所谓的“双差生”则是“捧杀”。事实上,很多的差生并不是真的差,也并不是什么方面都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学会积极去发现。
对所谓的“双差生”,老师更应该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耐心,让他们看到希望。唯有如此,后进生才能放下思想包袱,摆脱这种压力,获得和优等生同样的待遇。
3、信任学生
信任感这两个字值千金,它使受信者的心灵受到震撼。有的老师常常以怀疑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学生,而对一些比较淘气的学生则更多地以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这样做除了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甚至厌恶,还有什么用处呢?更令人害怕的是,老师的反作用也在于培养出一批对任何事情持怀疑态度,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此外,由于教师的不信任,学生的思维被禁锢,行为被严重限制,这与新课程理念不一致。唯有相信学生,才能让学生在身心自由的状态下发展个性;唯有相信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唯有相信学生,才能让学生学会信任身边的人,信任社会。
4、主动与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
老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只有与学生充分沟通、交流,才能组织好、引导好、合作好。对教师来说,主动与学生交流,向学生学习,是教师作风民主的集中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和情感的交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和相互学习的关系,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者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合作和信任的建立能够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够促进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能够正确评价自己,能够评价他人,能够灵活而理性地适应新环境。陶行知先生也非常重视师生交往,提倡教师“做孩子中的一员”,提倡在学校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气氛。
02我们要如何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呢
1、具有现代教育理念
身为老师,师德第一。良好的师德是教师成为合格教师的基础,它包括教师角色、教师行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只要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合理得当,就能很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
2、自我反省,终身学习
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外,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关注学生,做到终身学习。知识素养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担负好教书育人的重任打下基础。
3、了解和学习学生
为了与学生相处融洽,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特点,相对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其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其现阶段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选择和创设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教学方式和活动融入教学之中。
4、要尊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公平公正
所有的相处和交流都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只有老师能够真正地尊重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愿意与教师建立一种心理纽带。身为教师,应该能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好自己。不要掺杂过多的个人偏好因素。关心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
5、倾听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与学生相处融洽。
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成长,倾听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是一项必要的技能。老师应该能很好地倾听和交流。交流和倾听可以使人与人之间更亲密,也可以让学生与教师更亲密。如果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生会更喜欢并信任教师。身为一名教师,还需要具备与学生相处的技巧,让师生在相处中自然舒服。
结语: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是默契合作,不管我们用什么名词来定义师生关系,都不如关注这种关系的本质。合作默契暗含一点就是师生之间对学习生活的成败负责,我们都想做好,也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合作默契以目标一致为前提,无论是为了毕业升学还是体验学习生活,师生都希望这次旅行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