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指事业、机构、工程、运动等所具有的格局、形式或范围。规模化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如规模化办学、规模化生产等。
很多事情,即使在小,在不起眼,只要把规模做到足够大,影响面足够广,涉及范围足够多,都会变得不简单。
在自然界中,体型庞大的巨兽随时都能对其他弱小动物产生威胁,而这些巨兽却悠然自得地生存下去。
同样,在经济领域中,类似可口可乐、微软、通用这些“巨兽”,虽然很多人欲除之而后快,但却阻碍不了他们稳坐霸主地位,号令天下。
无论是自然界的巨兽还是经济领域的霸主,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体积大、规模大,而规模是市场经济最具有魅力的部分。
因此,庞大的规模是一种优势——规模优势,是马太效应形成的原因之一。
第一,只有大规模的投入才有可能获得大规模的产出,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福特汽车公司就是通过流水线作业来提高汽车生产规模,从而成为了汽车业的龙头老大。一般情况下,规模可以分成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两个部分。所谓投入规模是指投资规模,包括金钱、技术、时间和人员等。一般来说,投入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产出的规模,而产出的规模也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
第二,规模化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我们看到很多名牌产品,其质量好、包装精美,并在媒体上大做广告时,一定会想,其产品研发及制造成本肯定很高。但实际上,它们的成本跟同类产品的成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甚至比同类产品的成本更低。为什么呢?这就是规模化的力量。
它不仅降低了固定成本,还为竞争者设置了准入壁垒。整个20世纪,各式各样的组织都在寻求规模化。于是,我们见证了许多巨无霸企业的诞生。
由于生产规模大,投入研发、原料、生产、流通和广告等环节的成本被分摊在各个环节,虽然产品的总成本有所提高,但单位产品的成本却呈下降的趋势,因此,企业的盈利空间也就相对扩大了。
大规模有助于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风险分摊,故大企业在平均意义上比小企业有更大的技术优势。
工厂生产的商品越多,就越有可能将房子、水电费等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相对上下游,也有很强的议价权。
像可口可乐,到终端的零售价,甚至低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这还怎么竞争?久而久之,愿意挑战可口可乐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又如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哪个的技术积累少;大众看好,死命地投钱,形成规模让人望而生畏,风险分摊了还剩吗?
现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规模化的优势更加明显。例如,某一产品的生产形成规模以后,后来者想要进入同一市场的难度就越来越大了。因为,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的固定成本相当高,而这些固定成本中的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这样,后进市场的企业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弄不好不仅无法收回以前的投入,而且还会被这个市场所淘汰。
大多数高科技产品,例如计算机软硬件、医药产品、航天和电讯器材、生物科技与遗传工程产品,研发费用都非常高,但这些产品一旦开发成功,从事大量生产的边际成本非常低,甚至接近于零,这是因为这些产品所采用的原料非常少。因此,生产者可以用非常少的成本将此产品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地,并迅速占领市场。
由于单位变动成本不断降低,所以一旦大幅度提高产量,产品卖得越多,赚的钱就越多。例如固定成本是非常低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迅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只有市场占有率提高了,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购买你的产品。
随着互联网的开放,信息的通透性变得很高,获取更便捷。例如以前是两耳难闻窗外事,而现在,你只需动动你的手指,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最新的天下消息了。
规模优势导致竞争优势,市场竞争的博弈结果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在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新进入的竞争对手,企业的博弈策略可以将产品价格降到接近于零!因为一个接近于零但大于零的单价与无穷大的信息产量相乘,收益仍然是无穷大,所以规模大的企业不担心降价。
市场竞争和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在位企业将欲进入市场者赶出市场。这样无疑会使成功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形成类似“垄断”的大企业。而这也正是马太效应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