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都教不好,却指望生三胎来缓解焦虑,这现实吗?
最近几周“三胎”是个热门话题,只要与三胎沾上边,大家都想蹭一下。这不,重庆大学一位教授在谈到对女儿的教育时,蹦出一句“也许三胎真的能拯救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引发网友热议。
事情是这样的,出生于1974年的张小强,1997、2002、2006年分别于重庆大学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现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法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他项目共10余项。
看他这履历,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了吧,但跟无数的普通家长一样,他也有自己的苦恼。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官网,张小强的个人简历上除了教育和科研经历,还有一段颇接地气的自述:“业余时间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叨叨和展示厨艺,还热爱健身、阅读和小说写作,在从工科少年转型为文科大叔后,未来更想再转型成为一个真正的文艺大爷而不是单反大爷。多年来没有随专业改变的是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期望未来英语能够达到英美大学生水平。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哈哈,最后一句话真的太接地气了,画面感很强有木有!我仿佛看到平时在自己学生面前春风得意的张教授,在面对自己女儿时紧皱眉头的无奈状。
带得了研究生,却对自家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的不止张教授,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延庆也因为“给女儿辅导作业崩溃”而走红网络。也不知道是这一届家长不行,还是现在的小孩太有个性了。
北大丁延庆教授最后怎么教女儿,我倒是没关注,重大张小强教授是直接“放弃”了,女儿初一时他还努力试图指导孩子,后来就完全不过问学习了,只给她做饭、陪伴。你猜结果怎么着?没想到之前不接受他指导的女儿反而愿意主动跟他聊点什么。
“后来我发现,高学历的父母往往容易自以为是,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值也更高,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后一点真的不必过度焦虑。”张小强教授如此感慨。
为什么如今社会上的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还不是因为焦虑!特别是有些培训机构还火上浇油地宣传:“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在如此攻势下,家长能不着急、能睡得了安稳觉吗?
张小强分析,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与少子社会也有关系,现在大多数都是一孩家庭,家长把希望全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如果有三个孩子,恐怕家长的心态会好很多。这个不行那个行。对于独生子女,父母担心的是这个不行,那就真不行。
为此,张小强得出结论,“也许三胎真的能拯救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客观地说,我不觉得张教授的结论有什么问题,这就像抽奖,三次抽奖机会比一次抽奖机会中奖的概率高,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吧。
问题是:为了获得多出的两次“抽奖”机会,家长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现在可不同以前,以前多一个孩子对家长来说也就多一张吃饭的嘴而已,现在多一个小孩,可能意味着双职工家庭要牺牲一个人在家全职带娃,意味着养育成本支出要多一倍。能“中奖”当然皆大欢喜,若养育的二孩、三孩不仅平庸,还身有残疾,那不但不能拯救家长的教育焦虑,反而是余生都不好过吧!
因此,对于张教授的“三胎能拯救家长们的教育焦虑”的言论,大家听听就好,如果你要把它当真,那必须做好陷入更大焦虑的准备:二房三房肯定不够用了,最少也得买四房吧;不想全职带娃,想清楚你们夫妻其中一人的工资够支付保姆的工资吗?小孩的接送问题、教育问题等都能搞得掂吗?
所以说,“三胎能拯救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是张教授给焦虑中的家长们挖的一个坑,你们谁要想往里跳,绝对没有人拦你,但我是不会上当的。
生不生三胎,请大家先做好评估,不要因为教授的一句言论而左右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就这。
举报/反馈

阿飘看南宁

18.5万获赞 1.6万粉丝
以独特视角关注南宁人的生活,带你读懂南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