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剧场效应”,是指家长对于孩子的成才竞争犹如观众看戏,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使后排观众也只好都站立起来。结果是: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等于大家都没有站起来。因为观众的身高,原本都是既定的。
以“剧场效应”比喻家长对于孩子发展竞争的期盼和结果,倒也生动贴切。
中小学生的学业和升学竞争,是我国特有的一道社会风景线。其他国家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如此激烈和广泛。但凡有在校孩子的父母走在一处,有几个是不谈论孩子成绩的?又有几个不是忧心忡忡的?
应试教育的形成愈演愈烈,自有其社会、历史、文化的复杂原因,为它把脉和开处方的文章已经汗牛充栋。但有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相反。按照这个逻辑和思路,我的看法,病根是出在思想观念上,即许多家长对于“人オ”的概念和“教育”的原则,产生了严重的误读和误解。
何以见得呢?
首先,从理论上讲。人类思维行为的正常逻辑是: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为。对于教育的目标设置、内容确定、方式选择、方法使用等属于实践行为的东西,归根结底,无不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和支配下发生的。因此,应试教育的种种乱象,无论家长有无意识到,其源盖出于对教育宗旨的误解。
在许多家长眼里,当今竞争社会,唯有当白领、做高管、拿高薪的,方为人才。要使自己的孩子成为那样的人才,眼下就必须考高分上重点、读名校。按照这样的人才观念,对于孩子的发展目标和教育方法,就必须是“高起点”“严要求”。从这个教育态度出发,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行为思路:加压力、搞辅导、请家教、做培优……
但是,社会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个人是否属于人才,主要看其对于国家和社会所能够作出的贡献(这种贡献的大小,其实也是无法简单比较的),并不取决于其身份和职业,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可出状元。即使以高收入作为人才的标准,眼下各行各业之中,也是人才济济,并且不乏杰出人才。
其次,从实际上看。许多家长认为输不起的“起跑线”,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一个孩子出生以后,其基因天分、父母素养、家庭教育、生活方式、个性特点、智力水平等等,肯定会有差异。把不同素质类型性格特点和文化基础、发展起点的孩子,推上人为设置的统一的“起跑线”,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结果只能是家长精疲力竭、孩子苦不堪言。
人才观念上的片面性和功利化,教育观念上不顾实际的一刀切和高期望,其结果是使孩子摧毁自信、压抑创造、剥夺天性,制造出许多不该有的亲子冲突和社会悲剧。因此,必须追根溯源,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切实行动。
根据对引发家长焦虑症原因的上述诊断,需要类似中医的证施治,即“扶正却邪”“清热去火”。
已故的上海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教育乱象,曾经尖锐地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这没有错。但发展必须讲道理,乱发展就没道理!”这话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石破天惊,在目前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针对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吕型伟先生用四句话概括了他的素质教育观:“人人有才,人无全オ。因材施教,个个成才。”本人以为,这四句话,准确地解读了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至今仍然是破解家长焦虑症的一帖良药。
根据人オ学的观点,一个生命在母体形成并开始发育的时候,就经过了竞争和优化组合,具有了生命发展的价值。尽管基因遗传和生长发育千差万别,但每一个个体的价值是客观存在和毋庸置疑的。即使像周舟那样的智障儿童,也具有类似于指挥的特殊才能。因此,俗话所说“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是有科学依据的。任何家长都有理由对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不必把眼下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看成是能否成才的根据。因为差异与优劣,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所谓长处和短处,都是相对的,都是同时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的。总体而言,人无完人。人都只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不可能处处都是长处,孩子就更加如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希望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即身心发展必须各方面兼顾。全面发展不等于无差异无快慢、一刀切,家长大可不必为孩子某一时期、某个方面的发展不尽人意而忧心忡忡。
因材施教,是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教育对象的情况五花八门、千差万别。根据不同的个性类型、文化基础、特长爱好、智商情商等等,在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选择和优化,就能够达到各显其才、扬长补短的发展目标,就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用之才。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不根据孩子的情况和意愿,盲目选择许多才艺班、特长班,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另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习惯,喜欢一厢情愿地指手画脚,也难免常常事与愿违。
由此看来,家长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反思,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才能够使家庭教育纳入正确的轨道。
本文来源:上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