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或多或少,或小或大。人群之中,没有懒惰可能就有消极,没有嫉妒可能就有贪慕虚荣,没有虚荣可能就有不切实际,没有野心可能就有自私自利。人从不缺乏弱点,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是就对人的影响来看,我认为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弱点恐怕就是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将自己牢牢地圈禁在别人的目光中,将自己的感受隐藏在别人的眼色之下。
大凡能成功者,都不会拘泥于他人的目光和窃窃私语。对此,我们如果能战胜自己的过分小心,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为什么我们总是执着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呢?
在意他人看法的实质就是我们对自身的过度关注,问题的根本不是别人如何看待我们,而是我们对他人看法的狂热关注和将别人的看法所导致的后果想得太严重。
美国心理学家库利关于“自我“是这样理解的:
对于每个人而言,他人于自己就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通过社交交往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一个更完美的自我。他人的看法是影响自我形成的重要因素,也体现了本体对自我的认知不清晰和不坚定性。
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就像是不管什么场合都要掏出自己的镜子对自己进行审视一番的人,从此看出这类人的极度不自信和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别人的好印象来安抚自己不安的心。
但事实上却是,生活中并不会有那么多人关注你,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一面之缘就会对你产生“看法“。
设身处地地想一下,生活中,你对别人有那么多想法吗?这种想法又持续了多久?你的看法有没有影响他的日常生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没有人能对他人重要到这种程度,我们都是彼此人生中过客,区别只是停留时间的长短不一样。过分的在意就丧失了主次之分,容易蒙蔽自己的双眼,而不过分的在意则是恰到好处地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情况,从而接受别人的看法。
过分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就容易忽视自己的感受和委屈自己。生活中,为了让别人对眼中的你满意,你会“刻意”地揣测别人的想法,会时不时考虑自己的言行和情绪是否恰当,会对所有人说不出一个“不”字。
一次次的小心翼翼,一次次的将自己委屈,渐渐地就会形成惯式,你会变得极其不珍爱自己,习惯的将自己划分为可以抛弃的一方。
但是对你而言,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应当是自己,而不是别人的看法和眼光。
如果你一直顾忌他人的“眼光”,而将自己的利益抛弃,那你将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幸福。快乐幸福的本质就是满足自身的愿望和野心,把个人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感。
如果你时时想着顾虑他人的眼光,时时想着如何去迎合别人,长此以往,你就会被压抑得忘却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
生活中,我们或许会遇到那些随意向别人发表看法的人,但是他们的看法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三年五载过去,那些人的声音终会被淹没,这些匆匆的过客怎么能值得你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他们带给你的人生变化呢?
对于这些生命之中的匆匆之客,我们没有必要去讨好奉承,也没必要在意他们这些一时的言论和看法。
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其实是一种人类的心理需要,只是有些人的欲望比较强烈,有些人会看得比较平淡。马斯洛曾表明了人类有五种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很显然的,在意别人的看法是自身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对照他人的看法要求自己做出更大程度的提升。在意他人的看法,就是人本身渴望被认同和尊重,但用力过猛就会导致你自身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短暂一生,你要是被他人的目光所绑架,你自己的生命又给你自己留下了什么呢?
生活中总能听到这样的言论“为了成为更好的人”、“为了你能成长得更优秀”、“不瞒你说,你在这方面再改进一下就好了”……
人生总是会被这些宽泛的词语绑架,好像世界离了你就不会运转一样。
其实不然,社会的积极向上绝不是一个人的向上就能实现的,但是当你的人生背负上这些重压时,你对于自己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满意,你进而讨厌自己,开始变得不接纳自己,无法和自己和解。
因为他人的看法,你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锁,被焦虑控制,被成功压榨。一味地追求外界的成功标准,渴望别人的认同,从一开始就迷失了自己。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对自己要有清楚的认知,要留心他人的看法但并不是过分地在意。太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容易拉开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距离,让我们变得无法深刻认识自己。认
识自己,从合理看待他人的看法开始。
-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