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很多父母的愿望,他们提早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目的是让孩子将来在社会中站得更稳、更高,但这种“鸡娃”式教育,未必可行,因为孩子的精神生命很可能没有独立,最后依然输在社会中。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以很简单:父母不严重地入侵孩子就好。”
也就是说,父母不要过度地代替孩子做决定,这会剥夺孩子人生的快乐,哪怕他们很会学习,成绩也足够优秀。
那么,父母该怎么做,才算“不严重地入侵孩子”呢?
武老师给了我们答案: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背负父母转嫁的使命,不用分担父母的严重痛苦,也没有被父母的权力意志严重入侵,基本安全,以及生理需求得到了保障,那么,他想不赢都难。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从心理学角度来具体说说。
1.父母不让孩子背负自己转嫁的使命
很多父母有补偿心理,他们喜欢把自己没有被满足的心愿,没有实现的愿望,放在孩子身上,期待孩子能够替自己完成,以补偿自己的“不足”。
就像小说《无声告白》里的莉迪亚,她一直背负着父母的心愿,为了父母而活,最后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为自己活一次,只是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莉迪亚为了补偿妈妈当医生的梦想,明明自己不爱学习,也不擅长学习,但还是要装作自己很喜欢;她为了满足爸爸的期待(爸爸希望她是一个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在家里假装和同学打电话,让爸爸觉得她人缘很好,但其实她很孤独,甚至是孤僻。
正是这种沉重、压抑的“期待的爱”让莉迪亚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因为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
所以,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活出自己,赢在起跑线上,就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转嫁给孩子。除非孩子自己真心愿意。
2.父母不让孩子分担自己的严重痛苦
很多父母在自己生活不如意,以及婚姻不幸福的时候,习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希望孩子分担自己的各种痛苦。
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过多地让孩子分担自己的严重痛苦,会让孩子有种无力、且无助的感觉,甚至会带着负罪感生活,因为他们可能认为,父母不快乐,是自己的错。
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一种情感绑架。
就像《情感勒索》一书给我们阐释的勒索四种形态中的悲情者(其它三种形态分别是施暴者、自虐者和引诱者)。
他们通常会让别人察觉他们的苦处。如果你看不出来,就是因为你不关心他们;如果你真的关心他们,不用他们开口,你就会知道他们正在为什么而受苦。
比如,那些习惯在孩子面前流泪的妈妈,亦或那些痴痴等待孩子来关心的父母,他们接到孩子的电话会这样说"我们能怎么样?你们都不来打电话问问,你们连自己的父母都忘了吧"等等,总之他们在不顺心的时候,就是在要求对方完全顺从他们的心意。
如果父母一直扮演悲情者,让孩子来分担自己的各种不愉快,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生活在罪恶感和恐惧感中,体验不到轻松快乐的生活。
3.父母不用自己的权力意志严重入侵孩子
“我都是为了你好”,是很多父母都愿意说的话,但正是这句话,容易成为父母控制孩子的借口。
在他们看来,父母是“过来人”,阅历丰富,且爱孩子(我说的、做的,都是为了你们好),作为孩子就不应该反抗,而是顺从,做一个乖孩子,懂事的孩子。
但其实,父母这么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很可能是为了他们自己,父母只是在用自己的权威、权力来压制孩子,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而已。
就像电影《童年的许诺》中的那位单亲妈妈,她为孩子付出很少,也牺牲很多,最后孩子虽然完成了她的心意,也成为了荣誉将军、法国大使和作家,但结局呢——一个只为妈妈活着的孩子,在妈妈去世后,也相当于“死去”,因为他找不到活下去的动力了。
正如影片结尾,作为儿子的罗曼说的:“我做了她要求的一切,我什么都做到了,可她不在了,她什么都没看到就死掉了,她永远不知道我实现了诺言。生命无常,让童年的承诺无法实现,在那之后,你便会空虚饥饿直至生命终结。”
所以,当父母用自己的权力严重入侵孩子后,即便孩子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他们的内心也很难真正拥有自信和快乐,因为他们知道,那只是父母想到的东西而已,和自己无关。
写在最后:
武老师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孩子的生命意义,或活着的价值,应该由他们自己做选择。
做总是正确的父母,不如做给孩子空间的父母。
因为重要的不是父母总能正确地给予孩子具体的指导,而是孩子自身的能量能否在一个开阔的空间流动。
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
正如20世纪哲学家安·兰德说的:“我以我的生命和对生命的爱发誓,我绝不为他人而活,也绝不要求他人为我而活。”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一生,他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举报/反馈

心理咨询师唐艳梅

10万获赞 1.8万粉丝
一起读书,一起聊情感,一起成长
情感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