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让大家做一个有趣的选择题:在你面前有四种类型的食物,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第一种:非常美味,但属于明显的垃圾食品
第二种:非常难吃,但特别有营养
第三种:并不好吃,同时也不健康
第四种:不仅好听,且有营养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选择第四种,既能满足自己的口味,又能照顾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是,在生活中,却有很多人选择的是前三种。
这四种类型其实就是积极心理学领袖人物泰勒·沙哈尔划分出的幸福的四象限,他告诉我们,幸福的反面不是不幸,而是麻木,就是你对事情没有感觉了,你失去了对幸福的感受力。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拿压岁钱,你有多开心,现在你还会像小时候那样快乐吗?这就是你对幸福的感受能力在减弱。
有人说,幸福难道不应该是一种状态吗?不,幸福是一种能力。
想象一下,什么样的状态下你会是特别幸福的呢?也许你会说暴富,再给你很高的社会地位,这样足够吗?还需要健康,平安才能长久地拥有这些,然后你可能还希望自己看起来更好看一点,有更多人喜欢你,被更多人尊敬……这样的状态下,你就一定会幸福吗?
当你没有感受幸福能力的时候,即使你拥有这些,也依然是徒劳的,不然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些万人之上的帝王们还会不幸福,还会存在着富商自杀事件。
也有一个心理实验说明着这件事,心理学家们对买彩票中乐透大奖的人进行了跟踪观察,一千万美金维持的幸福感仅仅保持了一个月,平均30天之后,他们感受到的幸福就又回到了中奖之前。这就是沙哈尔教授想告诉我们的,幸福是一种感知力,与状态无关,幸福是对幸福的感知力。
而怎么去锻炼出这种对幸福的感知力呢?就需要从上述幸福四象限入手了。
第一种:享乐主义型,这类人更加关注的是现在,认为人生就在于及时行乐,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快乐,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开心就做什么,逃避那些痛苦的事情,也就会不愿意努力奋进,有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洒脱,却也忽略了很多“美味”背后对自己造成的损害。
第二种:忙碌奔波型,这种类型跟第一种完全相反,他们关注的是未来的利益,哪怕现在的生活充满艰辛,相信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终究有一天可以过上好日子,他们秉持着一种信念“只要我怎么样,就会过上快乐的生活”。
于是,日夜操劳,忍辱负重,哪怕“再难吃”也要咽下去,比如,为了追求事业成功而牺牲陪伴家人时间,咬牙坚持备考高考,就是属于这个类型。
还记得高考结束后的心情吗?奋斗十几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读大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幸福,于是再考研究生,考上后有感到更幸福吗?还想要高薪职业,想买房,想买车……但是你会发现,即使拥有这些,人生的烦恼还是存在着的,期望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自己幸福状态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第三种:虚无主义型,这是一种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选择的类型,对自己完全没有好处的一种情况,偏偏有不少人深陷其中不自知。他们往往觉得生活是格外艰难的,并且怎么努力都无力改变,怎么奋斗都是没办法获得幸福的。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两只狗,分别将它们放在一个有隔板的笼子里,给隔板的一端通电,狗感受到疼痛跳到隔板另一端就可以避免电击,其中一只狗在正式进行实验之前,事先放在同样的笼子里,不同之处在于隔板两端都是电击,无论它怎么跳都逃不出电击,另一只狗并不做任何处理。
在正式实验的时候,没有任何训练的狗大胆尝试跳到了隔板另一端,躲过了电击,但是另一只接受处理的狗再也不相信自己可以逃过点击,它不愿意再做出任何的尝试,就待在原地忍受着点击。
第三种类型的人们就处于这种状态中,已经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漩涡中,在经历过往诸多波折后,选择放弃挣扎,就像是对自己说“算了,就这样吧”,自怨自艾,抱怨别人也恨着自己,痛苦地生活着。
第四种:幸福型,这莫过于是最理想的状态了,又好吃又对身体有好处,既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同时为未来努力奋斗着。如果学习对你来说是一件幸福主动的过程,同时努力学习也有助于在高考中获得高分,那么对你来说,这就是第四种类型了,你不是为了高考而学习,而是享受着学习,同时有利于未来。
所以,幸福的方法就是,我在为未来努力着,同时我很开心地享受着这个努力的过程。你能够有一个目标,同时活在当下,这是多么大的人生智慧。
难道每天可以在十点前睡觉不幸福吗?晒晒太阳看书不幸福吗?和家人一起吃饭不幸福吗?去另一个城市远游不幸福吗?岁月静好是多少人辛苦为我们维护的美好,而我们却感受不到这种曼妙。
试一试选一个可爱的本子,每一天记录下让你感受到幸福的小事,你感受到的每一步快乐,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最后也会存下独属于你的幸福手册。
-end.-
作者:喵心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即删除
从心理角度带你看大千世界,用有温度的文字书写所感所思所悟,愿能让你感受到温暖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