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从古至今的婚姻规则和制度,就会明白,古代的三妻四妾,只是一种错觉。
首先,来看一下远古时代。远古时代,茹毛饮血,当时只排除双亲及子女、祖父母与子孙发生关系,其余不禁,实行同辈男女相互配婚的群婚制度,即便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亦可以成为夫妻。
到了旧石器时代,渐渐拍出了兄弟姐妹以及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演变成了不同群落之间同辈男女通婚制度,但仍然是群婚制。一转眼到了新石器时代,距今大概一万年以前,婚姻制度由女性主导,是母系氏族社会,等到了新石器晚期,距今约4000-6000年前,氏族部落由母系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由男性主导。
到了夏商时期,婚姻制度的主流,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在贵族之中,一夫多妻的制度,也非常明显,而且,这种婚姻,有很多是政治联姻。比如,商朝经常与异族方国联姻,既将自己国家的女子外嫁,也会娶异国异族的女子为妻。
周朝的婚姻制度,与夏朝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是一夫一妻制,但不同的是,西周时代,就规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婚姻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
到了春秋时期,婚姻实行“同姓不婚”的原则,诸侯和卿大夫都要在严格的等级之内迎娶异姓女子,当然,天子之女,有时候也会下嫁诸侯。贵族仍然会存在一夫一妻多妾的形式,但是士以下的平民家庭,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但这一时期,女子离异后,可以再嫁,没有什么限制,因为当时人口锐减,适龄女子丧夫不嫁,从哪方面都说不过去。
到了秦朝,平民百姓,更是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秦始皇就认为,保护一夫一妻制度,绝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天下太平的大事——虽然他自己女后宫佳丽众多,但他对一夫一妻制度,却极有执念,他提倡寡妇守节,不赞成一夫多妻或多妾的制度,我想,究其原因,或许是他想把婚姻也像度量衡一样,统一成一个标准,便于管理和控制。
汉朝虽然对男女婚姻放宽了条件,但是伦理观念,却更加深刻地渗透到婚姻之中,父兄死后,娶庶母或寡嫂,成为了人们不齿的行为,受到文人学士的口诛笔伐。汉代时期,婚姻一直向着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婚姻讲究门第出身,讲究门当户对,一夫一妻也是主流,只有贵族才会纳妾,而且贵族之中,流行近亲结婚,现代遗传学已经证明,近亲结婚,大有坏处,所以高门贵族,在六朝后期,竟然“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近亲结婚的坏处全都表现出来了。
隋唐时代的婚姻制度和礼俗,基本和前代类似,也十分重视婚姻的门当户对。唐代的贞洁观念较弱,妇女离异后可以再嫁,基本上不会受到别人的指责,甚至连公主都有过二婚、三婚,那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
宋代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奢侈,婚姻的物质利益,在宋元时代,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宋代享乐意识很浓,这个时代开始,小脚出现,这无疑是对女性的摧残,由此也反映出,随着奢华之风渐盛,女性已经成为了有钱人的“消遣物”,但是在民间,婚姻制度,仍然遵从前代一夫一妻制,当然,纳妾也有之,但多在士族贵族之间存在。
明清时代,人们生活习惯类似,婚姻制度类似,宋元大同小异,不再多言。
梳理了这一条简单的脉络,我们就能发现,古代绝大部分普通人,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即便是存在三妻四妾,也都是有权有势者所为,当然,皇帝就更多了。可我们要知道,三千年来的芸芸众生,有多少是皇亲国戚,又有多少是权势贵族?95%都是普通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