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
05月18日17:24
原标题:山西:十项举措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赵岩 通讯员 刘茜)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印发《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十项举措》的通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重点加强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方面管理的要求。山西省将上述五大管理内容进行整合,并结合心理健康、学生安全、校外培训、课后服务、校内午餐等方面,形成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十项举措。
通知要求,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生心理普查,建立特殊学生心理预警、突发性事件心理干预机制。中小学安全教育课每学年原则上不得少于12课时。
通知明确,停止审批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本地普遍下班时间,支持学校适当延长课后服务,最多可延长至晚上20:30。周末可安排一天提供周末课后服务。探索引进校外专业力量在课后服务时间进入学校提供有关服务。
通知指出,在城区公办非寄宿制小学实施“放心午餐”工程。采取学校食堂供餐、企业集中配餐等方式,为有需求的小学生提供“放心午餐”服务。鼓励学校创造条件提供午休服务,配备具有午休功能的可调节课桌椅、折叠床(椅)在教室或经过改造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进行午休。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