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Tina育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本文共1390字,阅读需要2分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四书五经《礼记》中的一句话,到现在仍对现实生活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或者是规划),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张初中生手写的人生规划图。想来,大家可能会疑惑,有什么好分享的呢?确实没什么亮点,因为最后的结果都是奔向了人生的最终归处,也正是如此,没有亮点就成了最大的亮点。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思路清晰,敏捷的初中学生规划的井井有条的人生宏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请看下图↓↓↓↓↓↓↓↓↓↓↓↓↓↓↓↓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这位初中生的规划分了4个方向:
上高中混社会上职教创业而这四种人生方向又有9种不同的过程。
单就这张图的逻辑推导能力来说,这位初中生的思维可以说是相当通透了。毕竟一个初中生不过是12、3岁的样子,他们能够推断出,初中毕业后可能会有4中不同的人生走向,实在是比很多大人活得更明白。
额外说一句,无论初中毕业选择了何种人生走向,都是需要认认真真的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过好每一天的生活,让自己、家人的日子过得幸福轻松自在。
当然,很多网友在看到这张规划图之后,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比如有一位网友这样说:这……貌似还是创业成功比较好。还有网友说:厉害了,太清晰了,为啥我初中时候没有这么清晰的思路呢?
那么,其他的网友都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网友:怎么没考公务员啊?这也是一条路啊!网友:孩子,过来人劝你,千万别混社会!网友:哈哈哈哈哈,就是没给自己一条“活路”网友:不是,孩子!你怎么没写娶妻生子呢?网友:我现在已经是而立之年了,有些道理也是这些年刚明白。还不如一个初中生啊!网友: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啊!网友:这是看到最后了,人确实是奔着死去的。只是,我们每个人把人生的过程玩的更多元化一些,不至于那么索然无味了。不能因为知道结局,不注重过程。
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人活着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好死”。怎么理解呢?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垂垂老矣的时候,回顾这一生,能够自豪的说一句:这一辈子,我,问心无愧。
虽然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但是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能够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1980年(出生)的人已经40岁了,1990年(出生)的人已经30岁了,2000年(出生)的人已经20岁了,这三代人正在逐渐成为这个世界发展的主流人群。他们的观念,价值,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态度都会影响整个历史的进程。比如说,这位写人生规划的初中生,他的父母可能就是40岁左右的人,他拥有如此清晰的思路跟父母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所以,为什么有的孩子思路敏捷,有的则迷茫无措,不得不说,除了学校,更多是家长的影响。因为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的这几个阶段,接触最多的便是养育自己的父母。
望子成龙是好事,但以爱的名义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就需要家长们好好反思了。相信,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人群的这3代人,都能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建设自己美好的小家园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启发。
愿您向阳而生,满面春风,做心中那个最好的自己。
近期热文:
家庭教育:同为童星为何有的能大展宏图,有的却没换来想要的结果
她以692分考入知名大学,却因专业选择不当,屡屡受挫,沦为赤贫
这3位千禧年之后出生的孩子,个个不同凡响,对家庭教育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