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觉得,只要孩子在学校听话,好好学习就够了,却忽略的与老师的互动与相处,甚至有的家长动不动跟老师对立,在群里怼老师,无形中,将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两者对孩子的影响同等重要。
孩子在上小学之前的性格、生活习惯等受到家长的影响比较大。而进入学校之后,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贯穿孩子的一生。
步入学校的孩子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越了父母。老师的价值观、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态度等都极大的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身心的成长。
家长的行为对学校对老师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老师也会根据家长的态度和建议,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孩子的关注度。
所以,家长作为孩子的主要监护人与负责人,有责任和义务,架起老师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师生关系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李瑾瑜
董奇、陈传生在《师生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全国大城市抽样调查中》发现,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
一、对孩子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影响
从我们自身的学习经历以及观察孩子的学习经历中,我们发现,如果孩子喜欢某一个老师,他的成绩就比较好,如果孩子对某一个老师不喜欢或者有恐惧,他的学习成绩很可能就差。
孩子成绩的偏科很大部分源于孩子对老师的喜欢与不喜欢。
而低龄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更多的取决于孩子家长的引导。根据 Howes的研究表明,在儿童阶段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亲子关系的影响。
例如,一个班级数学课刚刚换了一名新老师。新老师的教学方式与原带班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太一样,有几位孩子的成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其中一个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跟其他家长抱怨说:这个老师年纪还是轻,教学经验不足,你看我家孩子的成绩都下降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下滑的更厉害了,孩子自己理所当然地说:你看,都是老师教的不好,我的成绩都下降了。
而另外一个家长的做法是跟老师及时的沟通。家长跟老师发信息说:您好老师,我家孩子最近的数学成绩下降了,请问是哪方面的原因呢?是因为最近的课程有点难吗?您可不可以跟我说说重点,我课下辅导他一下。
而老师也特别喜欢这种有反馈的家长,很乐意将学习的重点分享给家长。这位家长回家之后帮助孩子补习,教育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老师因为家长的询问,对孩子非常关注,孩子的数学成绩就很快跟上来了。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来,家长对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对老师的态度。
当孩子跟老师之间的亲密性差、信任度低时,学生就容易表现出,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不愿意学习以及不喜欢做作业等,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十分不利。
当孩子信任老师,老师关心孩子,师生之间相互接纳相互信任的时候,孩子与老师之间就会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关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高,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也高,孩子很乐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学习任务,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
二、对孩子适应学校的影响
孩子进入学校之后,老师就是孩子唯一可以依赖、信任、依靠的成人。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性。
有孩子的家长会发现,低年龄段的孩子,容易对老师产生崇拜感,老师说的话犹如圣旨。
我儿子就是这样。有一次老师让把生字写在学校发的绿色作业本上,但是,他放学的时候,忘了带回来。我建议他先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明天上课的时候跟老师说明。我儿子就哭着说,不行,老师说了,必须写在绿色作业本上。我拗不过他,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到教室,完成了作业。
低年龄段的孩子对老师的心理依赖也很高,被老师关注和喜欢的孩子,能够降低他们的对学校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更积极的参加老师分配的任务,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和融入校园生活。
而与老师低互动,不太被老师关注或者被老师负向关注的孩子,找不到在学校里的归属感,容易对于学习和学校的生活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期末考试前期,我接孩子接的比较晚,就顺便让孩子在学校写作业。有时,我到学校时,他还没写完,我就等他一会儿。在教室里写作业的还有几位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他妈妈来接他的时候,班主任经常跟他妈妈反馈,说孩子粗心、浮躁,不应该错的题错很多。
后来,我跟他妈妈交流的时候,他妈妈说,孩子最近不想来上学,孩子说,我感觉自己怎么做都不对,我不想去上学,上学了还是会被老师说。
我说,可能是快到期末考试了,他错的题本来不该错,老师也有点着急。孩子总是被老师批评,也会紧张,越紧张越出错。不然你尽量早点来接他,别让他在学校写作业了,赶紧回家放松一下。
三、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老师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他人”之一,其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在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林崇德指出,在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感。
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魏云华
自尊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情绪体验。
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比较高,对自己的能力持肯定态度。而自尊心比较弱的孩子,则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遇到问题也不相信自己有解决的能力。
儿童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大部分源于外界,尤其是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评价。
老师对孩子的关心、鼓励、正向支持,对孩子的期望以及邀请孩子对班级活动的积极参与,都有利于孩子自尊的发展。
例如我儿子的“倒水委员”。
我儿子属于活泼好动的性格,而且特别关注老师对他评价。
有一天,我们放学路上聊天,他跟我说谁谁是班长,谁谁是学习委员。
我问他,你有什么职位吗?
他说,我是倒水委员。
我就乐了,怎么还有倒水委员呢?
他说,我负责课间帮老师接水。还有帮老师去领卷子、复印文件、收作业、拿快递。
他还兴高采烈地带我去取快递的地方,教我怎样输密码才能拿到快递。
我问他,那你喜欢吗?
他说,我喜欢啊,这样我就不用老是在教室呆着,可以去不同的地方转转,还能看到不同的东西。而且,老师还表扬我呢。
虽然,他做的在我们成人看来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些事情让他获得了老师的关注,自己也能帮老师办事,是对自己的能力和自尊感不断强化与肯定的过程。
他的学习也备受老师关注,不论小考大考,老师都会跟我及时反馈他的进步和出现的问题,我们就能根据情况作出调整。在老师的高关注度下,他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很高,每次考试都奔着满分去的,而且,大部分情况都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有研究数据表明,师生关系得分高的学生,其自尊发展状况要优于其他学生。高自尊的孩子能与老师建立积极良性的交往关系,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支持,这又促进孩子自尊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而低自尊的孩子,则怯于与老师互动交往,老师对他的关注度不高,或者是负向关注,造成他对自我评价的降低,导致其更低自尊的形成。
老师,作为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引路人,对孩子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几点。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地面对和解决,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容易走上歧途。
家长该做些什么?
作为老师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家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是父母眼中的树,是老师眼中的林。
当孩子融入一个集体中的时候,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孩子都给予完全相同的关注。这就需要家长主动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绪状态。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对家长的印象好,感觉家长愿意参与孩子的学习,那么无形中会对这个孩子倾注更多的关注,付出更多的心力。
我表妹是小学老师,我跟她说,我经常在我儿子班主任不忙的时候,跟老师聊天。我妹比较支持我这种做法。
她说,其实我们也很想多了解一些孩子的动态,了解的越多越能对症下药。
有些家长就顽固的不可理喻,把孩子往学校一放,就成我们的了。沟通的时候,家长常说,我工作太忙了,老师多费点心,该打打,该骂骂。对于这种家长和孩子,我都不报什么期望,因为这种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来源于亲子关系,如果家长不配合,根本解决不了。
有一段话这样说:其实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跟您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为他的进步而高兴,为他的退步而着急,并满怀期待的助其成才,而无怨无悔的人,就是老师。
家长与老师应该是天然的同盟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孩子的成绩是老师的,孩子的一生却是孩子自己和孩子的家庭的。
所以,配合老师的工作,建立老师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事。
一、改变观念,跟老师及时沟通
现在,仍然有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事,不是家长的事。
有一位老师把家长、孩子、老师的关系比喻为房主、房子、装修师傅。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
房主要装修房子(家长要培养孩子),找了装修师傅(老师),专业的事情教给专业的人去做。有一天,装修师傅反馈,你家房子地漏有问题(孩子学习有问题),需要换一个地漏。房主是不是要赶紧买一个新的过去?(家长赶紧辅导孩子作业,加强练习。)房主肯定不会说,没关系,凑活着用就行了。(老师,我很忙,您看着办!)凑活着用的房主,地漏三天两头被堵,受苦的还是房主啊!(孩子三天两头出问题,承担后果的最终还是孩子和家长。)
装修过程中,房主都是要经常跟装修师傅沟通的吧,交流意见,把房子装到最满意的状态。
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却有些家长大撒把,不管不顾。等到验收的时候,才来发现问题。灯的位置不对(学习不好),壁纸颜色不喜欢(习惯不好),门把手怎么还歪了(性格不好)。
这个时候,再跟装修师傅反馈,装修师傅也很无奈。因为您提的要求,等于重装。很多线路已经埋好,再动工,可就是伤筋动骨的大工程了。
孩子是家长自己的,配合老师的工作,积极跟老师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帮助孩子改正。家校配合,才能培养出一个五星级的孩子。
家长如果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经常跟我交流一下孩子的表现,孩子学习成绩都蛮好的。——上海某公立小学班主任刘老师
二、给予老师关怀、体谅和尊重
很多小学老师的年纪都很轻,自己还没有结婚生小孩,就来面对班上性格习惯、脾气秉性大不相同的四五十个孩子。
摸透孩子的性格,跟家长做好沟通,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工作量巨大并极具挑战性。
我有时候遇到问题,晚上九点,老师还在跟我回复。
我表妹是带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每天晚上备课备到十点,还要不停地回复家长的询问。一个班里,四十五个孩子,每个家长跟老师沟通5分钟,对于老师而言,就是三四个小时。虽然,不是所有家长都会在同一时间跟老师沟通,但是,我妹平均每天,放学之后的两个小时,都是在回复家长微信中度过的。
我们无法代替老师的工作,但是可以配合老师的工作。
网上流传的爸爸为了带孩子玩,在微信群里刻意跟老师回复,没有写作业,在玩。这就是对老师的不配合和不尊重。在大家面前公然挑战老师的权威,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爸爸的做法,让老师在孩子眼中变得无足轻重。害的不是老师,是自己的孩子。
有一位老师说过,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冷着您的孩子,不跟他交流,听不到他的问题,不给他任何反馈,一个学期下来,孩子就废了。
我相信这是实话,也相信没有老师会愿意这样做。
尊师重道,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家长尊重老师,孩子会更加尊重老师。家长体谅老师,孩子就会明白老师的难处,在学校就会配合老师。
如此往复,良性循环,建立起孩子跟老师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信任老师
信任是人际关系中最高级的情感,千金难买一信任。
信任最容易做到,也最不容易做到。
在学校组织活动的时候,很多活动对人数有限制,这就要求老师尽可能的挑合适的孩子参加。
有一位老师为班里选拔参加【动感篮球操】比赛的孩子,比赛完成后,老师兴高采烈地把照片发到了班级群里。立马就有家长问,为什么上面没有我家的孩子。老师跟家长解释了规则,家长更气愤了,我们家孩子从幼儿园的时候就练习篮球操,凭什么选不上?
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学校里也有篮球操。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练习,他和他的好朋友小博两个人就都没选择上。
我和小博妈妈自然是希望孩子参加的,于是我们就问他俩,为什么没选上?
我儿子说:我也不知道啊,没选上就是没选上。而且我们班里还有很多其他小朋友没选上,我觉得也没关系吧。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选上,我们没选上的可以去科学教室里玩。我还是比较喜欢去科学教室。
小博也说:我们必须得选上吗?我可以坐在下面看他们打啊,打篮球那么累!
我跟小博妈我俩想了想,也是哈,为什么必须得选上呢,选不上,孩子还可以做别的事啊。
有时候,我们看的还没孩子通透。
其实,老师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是做了充分的考虑。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信任老师的决定。
有一位老师说,我希望家长在不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否定我。
怎样跟老师沟通?
家长要做到信任老师、尊重老师、配合老师,都离不开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有很多家长一提起跟老师沟通的问题,就犯怵。每次老师喊家长到校的时候,心里反应的一定是,是不是我家孩子哪里又做错了,做的不好。因此,非常抵触老师叫家长。
一、正确看待老师叫家长
老师叫家长,家长不仅不应该犯怵,还应该庆幸。最起码,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有关注到,并及时反馈给家长,希望与家长一起帮孩子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说:老师,你该打打,该骂骂,多操点心。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了解孩子哪里出问题了,严不严重,询问老师该怎么解决,自己该怎么做,如何配合老师等。
二、主动找老师沟通
家长面对的只是自己家的孩子,而老师面对的是全班的孩子。在孩子没有出现明显问题的时候,老师不可能经常主动找到每个家长,进行沟通。
所以,家长需要经常、主动一点找老师沟通。
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时间点,比较适合跟老师单独沟通。
1、放学时间
放学时间,通常是班主任老师带队出来。家长可以等孩子们走的差不多了,老师还没有回教室之前,跟老师简单沟通一下。
沟通时,尽量简单明了。孩子没什么大问题的情况下,通常几分钟就能说完。
我跟老师的沟通时间一般都选在这个节点,简单问几句:“老师,最近翰宝在学校怎么样?”
没什么问题的话,老师会说:“表现挺好的,没什么问题。”
有问题的话,老师就会说:“最近上课有点不太专心,大家一起读英语的时候,他在那里敲桌子。而且,最近也有点浮躁,大题做的都对,经常错一些很简单的题。”
这样,我就大概了解到孩子最近的状态,回家之后,我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敲桌子呢?儿子也特别委屈,我是在打节奏呢。我说,课堂上大家都在读英语,你打节奏可以用手在腿上轻轻打,不要敲桌子。敲桌子声音太大,会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影响老师上课。儿子知道之后,再也没出现过同类问题。
像这样的小事情,如果我们不经常问,老师也没觉得是大问题,课堂批评之后就过了。只有我们家长主动询问,老师才会把更细节一点的事情告诉我们,我们才好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2、课外时间
现在网络通讯工具这么发达,给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很多事情,也不是必须要面谈,完全可以在微信上完成。
微信沟通,晚上别过9点,早上别在7点前,其他时间都是可以的。
如果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有时间,又想知道孩子的近况,就先给老师发条信息,询问一下。
例如:您好,老师,我是XX家长,想了解孩子最近在学校的情况。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孩子没有问题或者没什么大问题,老师会在课下几分钟的时间跟我们完成沟通。
如果孩子问题比较大,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可以直接跟老师约面谈时间,按时赴约。
3、家长会
家长会是老师向家长汇报孩子一段时间内总体表现的时候,被点到的孩子通常是表现最好的和表现最差的。
很多平时不露面的家长,这会儿就想逮着老师问清楚。
我想说,家长会并不是家长找老师沟通的最好时机。
如果孩子没被点到,说明咱家孩子表现比较中规中矩,没什么大问题。平时抽个时间,找老师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
如果孩子被点到,就说明孩子某一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了,这个时候,也不要着急。看看老师会不会单独留时间跟我们谈,如果没有,我们最好找到老师,约个时间,单独面谈。这样,老师才能够把孩子的情况说的比较透彻。
三、沟通方法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教学方式,每个家庭也各有各的风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试图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家长的性格特点,以便更好的了解和管教孩子。我们家长,也要多关心了解老师的性格和教学风格。
通过孩子的只言片语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了解老师并不困难。
活泼型的老师,比较好沟通,家长也不要太拘谨。沟通过程中,穿插几个小玩笑,反而有利于拉近老师和自己的关系。
严肃型的老师,我们尽量也严肃一点。跟老师沟通时,别太啰嗦,言简意赅的把该问的问题说清楚。
跟老师沟通的内容,不要仅仅限于孩子的成绩。要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有没有进步或退步,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跟同学相处怎么样,跟老师的沟通怎么样等等。
孩子在学校受到委屈时,包括同学打架,老师错怪孩子,老师过于严厉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等等问题,很多家长在没有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劈头盖脸把老师怼一顿,这种做法不可取。
当家长遇到这种问题时,先冷静下来,打电话询问老师,必要的话,找老师面谈,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有一位家长就做的特别好,他女儿放学回家的时候,情绪不高。原来是女儿在美术课上被老师批评了,她女儿是刚刚升到美术提高班。老师说:“你画的这么慢,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到提高班来的。如果还画不好,就回基础班吧!”女儿很委屈,说:“我没有不认真画,是真的有点难。”
这位家长觉得老师做的有点过分,但她询问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老师,今天孩子画完画看着情绪不高,是不是课堂上表现不好啊?”老师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跟家长道歉说自己家里有点事,批评孩子的时候带了情绪。
后来,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明显好很多,而且特意找机会在班里表扬了孩子一次。孩子上课的积极性立马提高了很多。
如果我们不冷静的处理问题,而是找老师发一顿脾气,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孩子推到老师的对立面,使得孩子更得不到老师的关注。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助力。
好的师生关系,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正面导向作用。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搭建好老师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让老师更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也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帮助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孩子更加自尊、自信、自爱,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
“亲其师,信其道。”
尊重老师,就是尊重自己的孩子。善待老师,就是善待孩子的未来。
——感谢阅读——
举报/反馈

素人远兮

83.1万获赞 27.1万粉丝
品读人生,浇灌成长。路漫漫兮,其修远兮~
教育领域爱好者,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