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长洱的《犯罪心理》第一部《一沙》以主人公林辰与犯罪嫌疑人冯沛林双双坠江收尾,这是林辰主动选择的结果,至于他为什么要陪着冯沛林自杀,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我的确不太明白,等到看完整部小说再回头看,才恍然大悟。我确信他不会主动求死,但当他向刑从连提出诱捕计划时,他是抱了赴死的心理的。(具体分析见文末链接,有兴趣的书友可点击浏览,这里不再赘述。)
但是,在第二部《双程》中,出现了“诈死”这个词——不但旁人说林辰是诈死,连林辰自己也这么认为。作者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为了离开,通过诈死骗了一些人,其中还包括很关心你的朋友,那你一定会很害怕再见到那些被你骗过的朋友。
在意识到被刑从连发现又不得不在原地等待重逢的林辰,内心是紧张的,煎熬的。当他听到警用皮靴敲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从楼下传来,越来越近,以冷静睿智专业著称的心理专家林辰同志心跳加快,大脑空白,所学的任何心理调节方法都被遗忘——他以为来的是刑从连。
那么,当初林辰真的不是准备好了赴死,而是将计就计,以诈死来脱身吗?
如我在《林辰坠江真的是想以假死的方式离开众人吗?》一文结尾所说,当时的林辰并没有太大逃脱的把握。他或许会有侥幸心理,但也一定准备好了赴死。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命大生还了,他为什么不回去?
我想,原因有三:
首先,黄微微事件给了林辰心里永远抹不去的阴影,他害怕因自己的原因给身边的人带去伤害。曾经的自己太有名,是心理变态者、高智商罪犯们乐于挑衅的对象。在宏景小小的实验小学里默默无闻三年,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被那些人阴魂不散地盯了整整三年。刑从连说林辰是累了,的确,林辰未必怕他们,但真的心累。好不容易让他们也以为自己死了,那就这样吧,自己清静,旁人也安全——至少不会因为他而不安全。
其次,他是一个没有根的人,至少宏景不是他的根。宿管的工作已经丢掉了,他不可能再回去。连环命案已经结了,他没有理由再住到刑从连家里。回去?回到哪里去?回去干什么?
第三,正如林辰自己所想,他害怕见刑从连,因为欺骗了他。
林辰恐怕已经喜欢上这个血统复杂的刑警队长了,虽然他们从相识到“死别”还不到一星期。他们的相识经过很不一般:林辰是被刑从连以赎回人质为借口,诱骗到刑从连家里,然后被当作嫌疑人铐上镣铐带到警局。刑从连留给林辰的印象很不一般:他可以是叼着根烟,搓着三个指头向你要赎金的流氓;他可以是蓬乱着头发、挤在广场舞大妈身边又惊恐又好奇地探听案情的围观群众;他也可以是身着警服、举止端庄、用词文雅、思维缜密的刑警队长。
刑从连对待林辰的态度很不一般:他可以一边语气惶恐、态度真挚地表达愧疚、发出邀请,一边不由分说地左右你的行动,他可以带着想要体会死亡感觉的你狂奔着横穿车流,他可以送你百合为你撑伞,他还可以顶住上级的压力信你用你对你言听计从。
敢于说自己曾经真的很有名的林辰,在听到刑从连说自己从没见到过像他这样聪明的人时,会脸红;善于解读他人心理的林辰与刑从连对视时会不自觉地移开视线。显然,刑从连对林辰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林辰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着强大的自信力,他也十分看重刑从连对他的信任,并清楚地感觉到来自刑从连的信任。当他最后一次对刑从连说“如果你信我”,却撒下弥天大谎,当他又一次听刑从连说“我当然信你”时,他便无颜再面对刑从连了。大概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意外再遇上刑从连时,显得那么紧张吧。
以上是我对林辰生还后选择离开的一点心理分析,欢迎书友们斧正。
《犯罪心理·一沙》:林辰坠江真的是想以假死的方式离开众人吗?
注:文中图片搜自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

它山石上

6.8万获赞 3806粉丝
专注广播剧小说解读品析
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