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象这样的章节,才属于技术操作类型的,也就是我说的条例指南。可以直接拿来用的。这样的章节很少的。虽然不是侧重于儒学的义理,但也有儒学的义理在其中,教,属于达人之道,属于成人成物化人之道,当然也属于义理。
只不过是从教学方法上阐述达人之道罢了。教自己的弟子也是达人,著书立说也是达人,传播圣人之理也是达人。都是功德之事。
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达人。非仅仅一个途径。
愤,心贲合。贲,下贝上卉,表示质有色而美。引申为杂。
心杂而愤。是讲愤之意所由来。心中杂乱不知取舍,故有愤懑之意,意起则就有喷之态。心气往外喷。
引申一点怒的意思。怒因为一意而发,愤是因为杂乱而起。
这大概是二者不一样的地方。后世愤怒连在一起用,就是皆取起而发之意了。二者的精微反倒无人计较了。
这说明学生此时有疑问了,心中杂乱不得明。
悱,可以由缠绵悱恻揣测而来。心中有疑问而要发,却未发,就是悱的这个样子。
要发是愤,却不发就是悱。
不愤,不悱是指的学生。不启,不发是指的教师。
一个是学道者,一个是传道者。
比如在庄子《大宗师》里就有一个寓言,有个人叫女偊,就说自己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
但孔子就有圣人之道,也有圣人之才。道家注重道体,不注重道术。但儒家却是二者兼具,互为成全。
学生不到不愤的状态就不要开导,学生不到想问的状态就不要启发他。
孔子因材施教不是说着玩的,孔子是心理学大师也不是浪得虚名的。皆因为孔子知常达变,深谙人心之理。因为孔子曾经自己亲身经历修心这样的一个阶段,也是君子之道的必由之途,任何人都要经历的。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就是举一反三的来历。若是学生做不到举一反三的话,就不会再举例子给他了。
这一点在孔子的日常对话中很多。不同的学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常常都是因当时的事情而举例,也因问的人不同而回答。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清楚,闻一知二和举一反三的区别。
我个人认为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闻一知二是讲不同类别之间的事情。而举一反三是讲同类别的事情。
比如讲到仁,闻一知二则是能想到智和礼这样两个问题。但举一反三却是所反的都是关于仁的。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不很成熟。
也就是说,闻一知二是高于举一反三这样的。而颜回则是闻一知十,可知他的智慧是多高了。
或者说,闻一知二是属于智慧的方面,而举一反三却是属于情识情见的方面,是方法和逻辑的延伸。
这一章虽然侧重于教,但从学的角度而言,对于修身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人若是处于愤和悱这样一个境地,在未有老师指点引导的情况下该如何做呢。
那就是要做到反省,做到恐惧修省。一般而言,在善恶交战的关头,总是有天良和天性闪现的。但若是沉溺于情欲或者被外物左右过深,就会忽视这个天性,在无有老师的情况下,就是自己自省的功夫,戒惧修省的功夫,慎独的功夫。
所以即使遇到这种情况,也无需担心的。
即使教和学在本章说得如是清楚,也能引申到教学方法上去,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在于师德,是属于儒学义理的。这是《论语》的大的一个原则。皆旨在阐释儒学义理或者说微言大义。而不是行动条例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