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理操控术,其实是一种社会影响力,也就是利用一些心理学方法去改变他人的想法。在罗伯特·希尔迪尼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列出有六种能影响他人的心理学武器,分别是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稀缺,可以说我们所有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成被这六种武器影响过。
第一: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就是说当一个人受到另一个人的恩惠时,就会想要报答对方,并给予相应或是更大的回报。举个例子,当你在逛商场的时候,一些卖零食的地方会让消费者试吃,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吃过之后才知道这东西好不好吃,然后决定要不要买,不过很多时候,你不是因为它好吃才买,而是因为互惠原理才买的。因为当你在试吃之后,无意识中会产生一种亏欠对方的感觉,并想要回报对方,于是就会购买对方的商品,当然,前提是试吃不至于让你反感。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推销手法,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推销员挨家挨户免费派送一些商品,比如牙膏、清洁剂、洗发水之类的,说是希望你试用一下,几天后销售人员会再回来了解一下使用心得,然后问问对方是否要买一个,这时大多试用过产品的客户,可能本身也没有用到多少,或是本身也没有特别喜欢这个产品,但还是因为免费试用产生的亏欠心理而购买了它,这就是典型的互惠原理。
还有另一个情况叫“互惠式让步”,书中就提到罗伯特自己的案例:有一天,他在街上走着,碰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小男孩首先自我介绍,然后告诉罗伯特,说一年一度的童子军马戏团将在这个周六晚上举行,而他正在卖票,就问“先生要不要买张入门票?5美元一张。”罗伯特当然完全没有想去看的意愿,所以就拒绝了。小男孩又接着说“好的,先生,如果你不想买门票,那买一根1美元的巧克力棒好吗?”这一次罗伯特没好意思拒绝,就买了两根,但马上发现有点怪怪的.
首先他对巧克力棒同样没有兴趣,然后他手里拿着两根巧克力傻傻站在那里,那个小男孩拿着他的钞票跑了。这其实就是一种互惠式让步,先给对方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请求,等对方拒绝后,再提出一个小要求,也许这个小要求就是他原本的目的,经过巧妙的安排后,客人会认为我已经拒绝他一次了,第二次看到这么小的一个要求,算是他对我的一种让步,所以觉得自己也应该有所让步,因此面对第二次的小请求时,就更容易答应对方的要求。
第二:承诺与一致原理
在所有人内心中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欲望,这当然是件好事,毕竟如果言行不一,前面说一套后面做一套,不止让人讨厌,自己也难逃良心的谴责。因此承诺与一致原理就是值,当我们说出或作出某种选择的时候,我们就也必须做出与这个选择一致的行为或选择。
一个人做的选择,有可能是对但也有可能是错,不过当一个人做出选择,决定站在哪一方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表现一致性,就算这个选择可能是有问题的,都会尽力说服自己站在这个立场。
在美国曾经就有一个实验,实验人员想要试探说服一个地区的居民,让他们愿意在自己家的院子中插上一块写有“注意安全”等字的告示牌,提醒路上的司机要小心开车,但可想而知,要让居民在自己家院子插上一个又大又丑,而且又与自己无关的牌子真的让人难以接受。
实验先把区域分为A和B,首先在A区域,实验人员直接上门询问是否愿意插上这个告示牌,结果在预料之中,有20%的人同意,80%的人反对;但接下来在B地区就不一样了,实验人员先给B居民分发“请小心开车”的贴纸,要求他们在自己的车后方贴上,因为只是贴个贴纸,所以大多人都能够接受。
之后过了三个星期,又委派另外几个实验人员去询问当地居民是否愿意在自己的院子插上写有注意安全等字的告示牌,结果B区竟然有76%的人愿意插上告示牌,原因是先前贴上“请小心开车”贴纸的人,因为承诺与一致原理,想的是既然我已经愿意为社区安全贴上“请小心开车”的贴纸,那我也应该为了社区安全,在院子里插上“注意安全”的牌子,在有意无意中这些居民已经是一个为社区安全着想的人,他们得保持这一身份的一致性和承诺。所以有些人就会利用这种情况来让别人掉入陷阱,比如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然后对方答应了,接下来再提出高一点点的请求,对方会想,既然都答应帮忙了,再多帮一点也是很合理的,就像阶梯似的一阶一阶往上爬,最后来到门口时已经难以拒绝了,这种现象也叫“登门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
第三:社会认同原理
在做判断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思考他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然后根据社会的认同来决定这个事该怎么做。
纽约大学约翰达利与哥伦比亚大学比伯拉塔纳,两位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了一项研究,主要是看一般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帮助他人,在什么情况下不会伸出援手。实验分为ABC三组人进行聊天,A组是两个人1对1的聊天,B组是三个人,C组则是六个人的大组聊天。但所有人都被单独安排在一个小房间里,不能碰面,只能用麦克风和耳机进行交流,而麦克风也只有在轮到自己的时候才会被打开,一旦有一个麦克风被打开,其他的都会被关闭,就这样轮流说话。ABC每组里都安插了一个实验人员,也就是说A组里是一个受试者和一个实验人员,B组两个受试者和一个实验人员,C组则是五个受试者和一个实验人员。
实验开始,第1轮,轮到实验人员发言的时候,他会说自己在纽约生活很困难,学业很困难,然后提到自己有严重的癫痫病,压力大的时候时常会发作,其实这都是事先录好播放的台词。大家发言一轮过后,等到实验人员再次发言,他会假装癫痫病发作,说话开始结结巴巴,显得很辛苦,然后开始向其他人求助,并观察其他人会有什么反应。然而,实验结果并非大家想的那样:A组有85%的人立即出手相助,B组有62%的人施以援手,C组人数最多,却只有31%的人选择帮助,这就说明场上人数越多反而越不会立即行动,这也是一种“旁观者效应”(by stander effect),越多旁观者在场就越会降低受害者被帮助的几率。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如果你不立刻采取行动,可能对方因此会丧命,这时你的责任感会非常大,但当多人在场的时候,这时责任感就被分散了,认为我不求助也还有人会求助吧,也叫责任分散现象。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某天你在路上看到突然有个人昏倒在地,而且周围也很多人在看着,这是你可能也不会立刻介入其中,而是观察周围的人来判断情况。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人会想,既然没人在乎,那这人应该就没有问题吧。有很多事情事实就摆在眼前了,我们还是会思考他人是怎么看待这事情才决定怎么做,这就是社会认同原理。
第四:稀缺原理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大家应该常听到,越稀缺的东西价值越高。
人们总是想要得到那些很稀有的东西,因为当人们知道即将要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心里会不自觉的更渴望拥有它。其实比起拥有,人们更害怕的是失去!
因此,稀缺原理更容易让人做出冲动的行为。比如某某商品现在限量发售,很多人会抢着去购买;某某东西,如果现在不得到,以后就没了,也会有一堆人蜂拥而上,但实际上这个东西可能对你一点都没有用,只是心理上为了不失去这个机会,而会想办法得到它。
这种情况常常会被有心人所利用,就比如商家会利用这样的心理:这个价钱你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到这个优惠价了;想做人数是有限的,你现在不加入,人数满了就没了;这个东西有很多人抢着要,再不决定就给别人了……还有个例子,当疫情爆发的时候,大家都抢着去买口罩,而有些人更是囤积一大堆口罩,生怕没卖的了。但回头来看真的需要这样吗?很多时候那个你拼了命去得到的东西,事后好像也没特别的需要。所以当你发现这种稀缺原理的时候,不妨冷静下来可以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还是说我只是单纯的想要这个东西,如果单纯想要得到却又用不上,你还会决定要买吗?当然,事情发生的时候,大脑是很难冷静的,我们身处这个复杂的社会,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分析的面面俱到,因此我们有时还是得需要依靠这些即时反应,很多时候这些直觉反应都是有用的,只是少数的时候我们会遇到这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我们的心理漏洞来欺骗我们。
第五:喜好原理
人们总是会答应自己喜爱或者偏好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举个例子,在上学的时候,班里要选出一个班长,在大家热烈的一番讨论后推荐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公认的无论是办事能力非常优秀的人,另一个是能力不差,但没有第一位那么强,而恰好这位是你的熟人,请问你会选哪个?不用多想应该会是第二位。因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标准往往不是看谁的能力最好,而是更愿意选择自己熟悉的人,这是一种喜好原理。当然,答应自己真正认识和喜欢的人的请求也许不一定是什么坏事,但对于那些我们完全不认识、不熟悉的人来讲,也可能利用这种简单的原理,来让我们顺从和答应他们的要求。
首先,我们之所以会喜欢一个人,主要因素有外表魅力、相似性、生理现象、以及条件反射和关联。
外表魅力,也许有人会说,我只看内心不看脸,我才没那么肤浅呢,尽管很多人不愿承认,但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所谓的外貌协会的一员。虽然说还是存在不以貌取人的人,但这里所说的外表魅力不单是值样貌,你也许不在乎样貌,但大方优雅的言谈举止,得体的穿着,这也是一种散发着的魅力.
相似性,我们会更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比如观点、个性、生活方式等等,因为自己同样有的,他也有。当然也不会完全相信他,只是更容易对这类人产生好感。
生理现象,有一种说法,如果男女眼睛对视多少秒就会产生恋爱的感觉。确实有一项研究,提到如果男女对视8.2秒,就会产生兴趣和吸引力。只不过过程中要有自信和微笑才会比较有效,而且也不要凝视太久,比如超过10秒钟以上,同时要注意笑容不要表现的太猥琐,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对方感到有威胁性。为什么对视会产生恋爱感觉?这种情况有很多因素存在,比如持续几秒的眼神交流,可能就已经在大脑内产生持续的社交,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等等,所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条件反射和关联,为什么很多品牌都喜欢找名人宣传,因为有名人站台的时候,大多喜欢她的粉丝都会因此而去购买该产品,而产品好不好用,有没有用是其次;同样的,熟悉和喜欢的人,你也更愿意接受他的请求,这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以上就是喜好原理常见的触发因素。总的来说,我们通常会倾向于喜好性,其次才是实用性。
第六:权威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伦做了一项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了解二战时参与犹太人大屠杀的成百上千纳粹士兵,为什么面对如此不人道的命令依然服从,以及了解人在面对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
实验招募了一群自愿参与实验的人,同时给每人4.5美元作为实验报酬。实验以两个人为一组进行,一个担任老师的角色,另一个担任学生的角色,老师和学生分别被安排在隔有一道墙的两间房里,两个人互相都看不到对方,但都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因为实验人员会和老师待在同一个房间里,学生则一人待在另一个房间里。
老师负责问问题,而学生负责回答问题。每次老师问问题时,如果学生答对,那老师会跳到下一题,不过一旦学生答错,老师需要按下前面的按钮对学生进行电击惩罚,而每答错一次电击强度会增加,从15伏特到30伏特、45伏……每次增加15伏特,直到最大450伏特。对人类来说,100~200伏特的交流电已经是可以致命的强度了,大家可能会想,抽到学生的实验者岂不是很惨,其实不然,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实验人员扮演的,而且也没有真的电击,实验真正的对象其实是“老师”。当然为了不引起“老师”怀疑,每次电击的时候都会播放事先录好的惨叫声,所以电击越强,叫声就会越惨,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可以假装敲打墙壁,抱怨自己患有心脏病,到一定程度时便不再叫喊,而是一片安静。
也许你会想,难道没有一个老师因为同情学生要求停止实验吗?当然有,许多老师在过程中都曾经质疑这个实验,而这时在同一个房间的实验人员就发挥作用了,每当“老师”转头问实验人员是否要继续实验时,实验人员会根据以下顺序回答:第1次质疑,实验人员会回答,“请继续”;第2次,“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第3次,“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第4次,“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如果经过4次的回答后,参与者仍然坚持停止,那实验就会真的停止,如果没有超过4次就要求停止,参与者则需要达到最大450伏特,电击惩罚学生三次后才会停止。
大家可能会想,在过程中听过这么多次惨,到后面的时候又一片安静,很可能对方已经电晕了,大部分人都很快叫停,所以最后完成450伏电击三次的人应该也不多,当时米尔格伦也是这么想的,他认为应该只有1%的人会持续到最后,但实验结果是62.5%,40人中超过27人都达到了最大450伏的电击惩罚学生,而且没有人是低于300伏特的,这是多么惊讶的数字。之后米尔格伦和其他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实验,都得到差不多的结果。
事实上,并不是这些人都没有同情心,在整个过程中发现大多参与者每次在听到惨叫时,都表现焦虑、犹豫或者不舒服的现象,但是当听到研究人员的回答后,还是会被迫服从指令,整个实验充分表现了权威的力量。因此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权威的巨大影响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即使有判断能力的成年人,也可能为了服从权威而做出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权威包括长辈、老板、政府、专家、资深人士等。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又不关我事,我只是在奉命行事而已,但事实上怎么能不关你事,你就是那个执行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尤其是在善恶道德良心面前,人是有选择权的,不要盲目跟从权威,要思考两点:第一、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第二、如果他是真正的专家,那么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不过影响力不一定都是负面的,比如医生或家人为了让你改掉坏习惯或是戒毒所为了让毒瘾者能够成功戒毒,可能会尝试用一些影响力的方式来说服和改变当事人的习惯与想法,就像前面提到的互惠原理,人们互相帮助、回报他人没有什么不好。主要问题是怕别有用心之人,特别时那些通过欺骗、扭曲事实、剥夺权利等手段,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去影响或改变他人的思想与判断,这种影响力就变成了真正的心理操控,而经常使用这种心理操控的人就被称作“操纵型人格”。
举报/反馈

成天打打小怪兽

470获赞 150粉丝
喜欢唠唠嗑,吹吹牛,没事打打小怪兽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