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删繁就简,生活应简约自然。走过四季的风霜雨雪,历经岁月的沧桑打磨,到了一定年龄,心态渐渐地就变得越来越平和,心境也会变得开阔起来,多了几分淡定,少了一些浮躁。生活中悟出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岁月如歌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日子如飞,时光催老,变了容颜,不变的是情怀。站在时光渡口眺望,岁月流淌着的是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一段段往事、一个个故事在时光里回放,正如一首首歌曲,乐动的是旋律,唱出的是岁月的沧桑变换、人世的悲欢离合。当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咿呀学语到垂垂暮年,每一个阶段的人生经历犹如每一首歌里所唱,从婴幼时期的摇篮曲《小燕子》,儿歌《大家来做广播操》,《丢手绢》,儿时《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继而《让我们荡起双桨》,《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校园的早晨》,《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二十年后再相会》、《当我们年轻时》,罗大佑的《恋曲1980》、《恋曲1990》,到《当你老了》等等,歌词里唱响着《金梭和银梭》日月在穿梭,道出了《光阴的故事》,歌声穿过几十年乃至人的一生,划过时空的隧道,连着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的青春年少,和我们的情感。每一支歌都是一段心情记忆的回放,每一段歌词都是对岁月的镌刻,充满厚重的年代感而令人回味、浮想联翩,总能触动你的神经,让你勾起对往事的怀念。是美好的回忆,更是对逝去华年的绝唱,是唱给岁月的歌,也是岁月的歌声、岁月在吟唱... ...人生的驿站,过了一程又一程,时光辗转中,带走了多少曾经青春洋溢的脸庞,带走了多少纯真烂漫的笑容,将寻常的日子,变成了朝花夕拾。暮然回首,岁月如歌,低吟浅唱,歌声中有你、我。
在岁月河里,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一朵朵小小浪花。时而微波不兴、时而掀起浪花阵阵,有激流有险滩,有风平浪静有一帆风顺,亦悲亦喜,亦惊亦欢...光阴如水,岁月如歌。歌声在岁月的长河中涤荡着幸福的滋味,诉说着逝去的时光故事。那些熟悉的老旋律,仿佛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那个纯真,却不乏激情;贫困,却依然能获得简单快乐的年代。叹!青春易逝,韶华已老。在向晚的年华中,保持一颗淡然恬静的心,看淡看开放下,不沉迷于过去,不纠结于将来,活在当下,把握现在,珍惜眼前,才有未来可期。用一颗安然淡定的心,静赏岁月的美好。
歌咏岁月,岁月如歌。
这样的时光
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和文章、画画、练书法或者坐下来静静地写一点东西,将自己一头融入到文字中来打发时光,倒也不觉得那么寂寞无聊了。每当这个时候,自己完全沉浸在其中,甚至忘我的境地...不为尘世所烦扰,将一颗浮躁的心慢慢的沉淀下来。这样的时光,这样的静谧,有书香诗画氤氲,虽有一点点寂寞,但却没有半点的薄凉,有的只是独自的清欢,而当此时,陋室也仿佛有些淡淡的雅致和清新,便怡然自乐...这样的时光,充满着一种沉静的况味,让心灵在寂静中独舞,与灵魂对话,与寂寞言欢。寂静中却能窥见内心繁茂的一片葱茏。
现在的我,整天在家照看两个可爱的小孙子,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好像在读研(攻读如何才能科学带好孙子的重大研究课题),虽然时间不由自己支配,又累的胳膊酸疼,但正如那句人们常说的话:累并快乐着!看着两个小孙儿每天咿咿呀呀、手舞足蹈,冲着我笑,俨然是大人们的开心果果,长出了白白的小牙,添加了辅食,会翻身了,会坐了,会爬了...不知不觉中就快八个月了,一天天的在眼前长大,那么的可爱、可亲,招人喜欢,让我和爱人一道尽情享受着人间的这份天伦之乐,日子过得倒也实在,乐在其中...这样的时光,这样的生活,虽单调普通得宛如平常一首歌,却让人感到充实而温暖。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每当我看到年近九十高龄的老母亲精心呵护着年近百岁的老父亲,照顾老父亲的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睡,无微不至体贴周到,我总是感动不已热泪盈眶。母亲比父亲小了整整九岁,年轻时的相识结合是在部队首长的撮合下组成的家庭,就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和《父母爱情》里演的那样。当年,抗战胜利后,父亲又毅然参加到解放战役的大军中,跟随大部队南下,一直行军作战到云南。多年的南征北战,无暇顾及个人婚姻,解放后,已经三十多岁的父亲才在部队首长的介绍下结识了年轻美貌的母亲。母亲是地道的云南人,父亲是山西人。六十年代中期,父亲从部队专业地方,执意要回到北方老家,当时已有四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我的母亲拗不过父亲,只好丢下自己的爹娘弟妹亲人和喜爱的工作,跟随父亲来到陌生的北方工作生活。父亲年轻时对母亲百般呵护疼爱,尤其到了北方以后,就像兄长对小妹妹一样的照顾体贴疼爱有加,让周围人赞口不绝。如今,父亲年纪大了,腿脚越来越不方便了,母亲又对父亲倍加呵护,天天精心照料父亲的生活,尽管有哥嫂守在跟前照护,她依然不放心,也不想拖累子女们。而我老爸又很心疼我老妈,我们每次回去,听见爸爸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快让你妈歇会儿,你妈太累了。父亲快百岁了眼不花,心不糊涂,每天还要坚持看书学习,而母亲虽然眼睛不太好但耳不背腰板挺直,也是天天坚持学习写笔记、种菜劳动锻炼身体,一辈子勤劳质朴。每当给我们打电话时都是父亲拨号母亲接听,二老配合默契,令儿女们欣慰。父母一辈子相亲相爱、相濡以沫,是一对恩爱夫妻,为儿女们树立了好榜样。
我不禁在想,人的一生中,寻找伴侣,共同生活,就意味着要彼此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夫妻间关心关爱,不仅是在对方健康年轻的时候,更多是在对方年老体弱、老态龙钟的时候。一对夫妻,在年轻的时候,彼此是对方的情人;在中年的时候,彼此是对方的伴侣;在老年的时候,彼此应是对方忠实的守护者。是的,真爱一个人,就是要爱TA的一切,不仅是爱她(他)的年轻美丽、英俊潇洒,更爱她(他)苍老时满脸的皱纹、花白的头发和胡须,炉火旁的睡意昏沉打盹、眼眉低垂。一辈子都为对方着想,心甘情愿的为对方付出,而自己在这同时亦感到愉悦心安。“幸福着你的幸福,快乐着你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有一首质朴动人的爱情歌中唱出:“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每次聆听,都会让心得到一次小憩。夫妻生活在一起,就是要互相体谅对方,柴米油盐、儿女情长,在生活中尽心收藏彼此爱的点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有道是:爱ta,就是在寒冷的冬天给ta端上一杯热茶以暖手暖胃暖身,冬夜里给ta焐焐脚、掖掖被子;爱ta,就是在炎热的夏天递上一杯凉白开以消暑解渴,送上一把蒲扇以驱蚊纳凉;爱ta,就是真正做ta的左膀右臂,做ta的耳朵、眼睛,做ta的闹钟,做ta的暖手宝和热水袋。婚姻其实就是两个人相扶相携,走过激情,走过风雨,而归于平淡,共同走过漫漫人生路。
人生最浪漫的事就是和爱人一起慢慢变老,共同陪伴,不离不弃,相依相靠,互相搀扶,生命便因平实、隽永的爱,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每当听到这首感人的歌曲,不知不觉中就回到了从前,回到了故乡,回到了自己年少的日子,心随着这首歌而安静下来,时间也仿佛慢了下来。从前的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确,从前的一切都那么平淡,却美得温暖质朴,让人难忘。少年时光虽已远逝,却十分美好。每当在喧嚣的尘世里,在如此紧张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压力下,匆忙的人生得以片刻停歇安宁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念从前的慢。从这首平淡而又饱含爱意的歌词里,大概都能唱出我们每个人的心声,都能让每个人想起属于自己的故事吧。那么,就请放慢你的脚步,暂且停下来,看一看周围的风景;坐下来,静静地让自己发个呆 ,清空脑子里的杂念,让内心变得空灵寂静。抑或穿上运动服旅游鞋,去户外做个有氧锻炼,去郊区游玩,大口呼吸野外清新的空气,投入到大自然温暖的怀抱,给心灵放个假,让身心尽情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享受一下休闲时光,回归最真的自己。
听云
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偶尔也让心跟随一曲清净缥缈的禅乐去放牧,让灵魂在澄澈、安宁的琴音里找到归处。将潋滟思情叠放在朴素淡雅、清幽恬静的山林间,不为世俗喧嚣所扰,不知不觉间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缱绻在这恬淡安宁的时光里,心随乐动,云随风动,水随山动,一切都是生命里最美的模样。一缕琴音上云天,心随清风花下眠。让心氤氲在袅袅琴音中,卸载所有的负累和牵绊,云海之中畅游,复制粘贴所有的幸福,恬淡的时光里平添了一份听云的宁静与从容。听云,让心临摹云一样的飘逸轻盈。
淡淡的感觉
淡淡的天空,淡淡的云,淡淡的风,淡淡的微笑,淡淡的问候,还有淡淡的思念 ...无需过分粉饰,自然而然,清清爽爽,喝一杯淡淡的白开水,放一曲淡淡的音乐,静静地翻开旧日的相册,打开尘封的记忆,于淡淡之中引发多少感慨...
淡而不冷漠,淡的适度,淡的温润随和。淡,绝不是冷淡,不是不合群,更不是孤傲。淡淡的感觉,犹如国画的寥寥数笔丹青水墨,耀然宣纸上,却留有空白,可以题诗盖印,使得整幅画的灵气在空间往来流动,意味深长,留白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又比如平常的生活里,不要总是安排的满满当当,要留些空隙自由活动,要给疲惫的身心放个假,才能在生活里游刃有余,正所谓张弛有道。话不说满,留有三分,留些回旋余地和退路,恰到好处。人与人的相处交往,适当的留白,是对彼此的信任,也会使彼此更加轻松与惬意。俗话说:饭吃七分饱、茶倒半杯好。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弄巧成拙。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含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和生活的艺术,一种人生的哲学。低调不张扬,含而不露,浓淡相宜,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款步有声,舒缓有序,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一弯浅笑,万千深情;尘烟几许,浅思淡行。岁月沧澜,我心如兰。
淡淡的感觉很微妙。
作者简介
范德云,生于1965年,山西省临汾市人,1985年毕业于山西太原电子技术学校,1997年获得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爱好文学书画。就职于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热电分厂,2015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