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再次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共享、推进社会共治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状况如何?未来我国应如何健全这一体系?近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受访学者表示,社会心理服务实际上是社会治理的途径或手段,应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中。未来,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要从个体转向群体,从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关注转向对社会整体心态的关注;要从解决负面心理问题转向积极心理建设,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努力,逐步达成共识。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9年1月,多部门联合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6月确定首批试点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王俊秀表示,在2018年以前,中央综治办于2016年确定12个试点地区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在这两轮试点中,有些注重心理健康建设,有些则涵盖教育、社区、卫生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
正如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郭本禹所说,各试点地区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严格按照国家试点方案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在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组织管理和保障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果。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会心理服务,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部署指导,还是心理学教学科研机构、相关学术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心理服务的形式与质量,均有了很大进步,初步显示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成效。
引导大众主动培养健康心态
郭本禹将“社会心理服务”界定为“运用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为个人、家庭或社会组织提供各种服务”。他认为,社会心理服务至少包括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科学普及、基于常见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支持和疏导、重大或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宏观层面的社会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塑造等方面的工作。由此可见,心理咨询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内容之一。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实现方式。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汪新建表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把现有资源整合起来,如借助心理健康方面的成熟体系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相关工作。但社会心理服务不仅是为了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塑造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的社会治理从强调经济建设,到强调法治建设、社会建设,如今渐渐关注到个人心理或社会心态建设,这有助于相关部门从深层次解决社会治理中出现的问题。”王俊秀提到,《纲要》有三处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相关,一是在“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的部分,提出要“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二是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部分,提出要“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部分,提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这三处建议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落实。由此可见,社会心理服务应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琴美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不同于心理咨询与治疗,而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中国化,是传统群众工作的转型升级,是人人可享有的免费、便捷、基本的公共服务。这项服务应强调预防为主、预警为先、干预为重,涵盖全民、全域、全生命周期。要加大宣传,引导人民群众由被动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向主动培养健康心态转变,形成既健身又健心的新风尚。
提升综合服务效应
受访学者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贯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和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实践,在建设过程中,应突出“社会心理”和“社会治理”。
王俊秀说,社会治理工作包罗万象,仅仅用一套模式无法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多部门协同。当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最关键的是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其中。此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但社会心态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个体心理健康所造成的。所以,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一方面要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通过社会治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郭本禹表示,要全面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专业性。一是要确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专业资质标准,规范对从业者及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管理。二是要不断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对他们加强培训,为他们建立发展性工作成效评价机制。三是要切实保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性,深刻理解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延时性。应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长期工作常抓不懈。要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常态工作队伍,特别是要保证一定数量的专业工作人员。此外,还要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
汪新建表示,今后应进一步明确社会心理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定位,明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学科,培养社会心理服务急需的科研与实务人才,创新社会心理服务的供给方式,联合政府、高校、社区和第三方机构等多元力量,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化、多类型、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他提出,中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要解决的是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所以相关人才也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对于身心的理解是合一的,故常用身来表达心,也更倾向于用躯体的感受表达其心理的不适或焦虑。由此可见,把西方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拿过来原封不动地去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是不行的。我们应当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在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时才会更有成效。
在徐琴美看来,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关键是人。心理学研究者要想真正服务社会,就要培养来自社会各界的大量“斜杠型”心理顾问,而不只是西方式的心理咨询师。所谓斜杠型心理顾问,是指相关工作人员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在原本的职业身份上加一个“斜杠”——心理顾问。她强调,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需要强调独立的体系,应该是跨界共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可以依托卫生、教育、文化等系统现有的阵地构建服务体系,并集成医生、教师、律师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及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等多学科知识技能和理念方法,提升综合服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心理服务和社会支持系统,实现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市域治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12日第214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举报/反馈

中国社会科学网

60万获赞 49.1万粉丝
哲学社会科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