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是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他在1941年出版的《逃避自由》一书中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现代人从封建社会那种不自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第一次拥有了人格和行动上的自由。
本来,自由对人而言是一件好事,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这种自由对现代人而言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现代人不得不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去面对社会,他失去了传统社会中家庭、宗亲或者集体对他的保护,他变得越来越孤单,越来越无助。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一方面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的出身、门第、地域、体制等束缚,使个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另一方面,它也给人带来一种孤独、陌生和不安全的感觉,使人在心理上产生焦虑感。
于是人们便设法逃避自由。
自由对现代人而言具有双重性。
从积极的角度讲,它让我们变得独立且有力量,让我们可以摆脱束缚去追逐自己的理想;从消极的角度讲,这种自由让我们陷入孤立无助的状态,让我们失去了给予我们安慰、帮助的家庭和集体,从而迷失在复杂的社会之中。
面对自由的二重性,弗洛姆认为现代人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因害怕这种自由而想重新回到过去依附的状态,回到集体和家庭的怀抱。
也就是说,因为害怕自由带来的孤单和渺小感,主动放弃自由。
这种选择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给我们的心理带来舒适感,但显然它是错误的选择。
第二种,既不愿意回到过去,也不能积极面对未来,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
弗洛姆指出,现代社会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患上精神疾病,恰恰是因为这种对自由的矛盾态度。
第三种,也是唯一正确的一种选择是积极自由。
我们既要珍视自由带给我们的独立性和尊严,同时又要积极面对现代社会中自由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用积极的行动令人性得到升华,理想得以实现。
在保持独立的同时,我们也应与别的独立的人展开交往,从而促进自身人格的发展,获得完整的积极的自我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