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兰德类型理论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兰德于1959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职业兴趣和人的人格间有着很深的关联性。精准地把握这种关联,把兴趣融入职业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在工作中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这种兴趣与职业的结合可以使人们在工作中更加积极向上,更加愉快。因而霍兰德类型理论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具体的分析当中,霍兰德教授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兴趣爱好测验。1912年,桑代克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915年,詹穆士发展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的系统研究的开始。1927年,斯特朗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1939年,库德在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1953年出现了职业偏好量表。1969年在该表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自我指导探索,1970年又根据自我指导探索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后来霍兰德对这些理论加以整理,他把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人性格分析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由此产生了霍兰德类型理论。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局限性
虽然霍兰德类型理论很好地融合了兴趣测试和个人性格分析,但是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实际应用中,霍兰德类型理论的六种类型职业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区别与联系,但是霍兰德类型理论中的正六边形模型中,相邻的职业群存在距离相等这一缺陷。于是在1991年,Gati对这一局限性进行了改进。他在正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次模型。此后,人和物、数据和观念这两个维度也被加入到了霍兰德类型理论,这一改进使得霍兰德类型理论更加全面完善,丰富多彩,才产生了根据霍兰德类型理论绘制的工作世界地图。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霍兰德类型理论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我们也在课上大致确定了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有相应的合适的职业。以下是这六种类型人格的分析:
1、社会型:(S)
社会型的共同特征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他们从事的典型职业有: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
2、企业型:(E)
企业型的共同特征是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从事的职业有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等。
3、常规型:(C)
常规型的共同特征是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们喜欢要求注意细节、精确度、有系统有条理,具有记录、归档、据特定要求或程序组织数据和文字信息的职业。
4、实际型:(R)
实际型的共同特征是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他们喜欢使用工具、机器,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主要从事的职业有: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等。
5、研究型:(I)
研究型的共同特征是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他们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要求具备智力或分析才能,并将其用于观察、估测、衡量、形成理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等都是典型的研究型职业。
6、艺术型:(A)
艺术型的共同特征是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等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典型的艺术型人格。
霍兰德类型理论中六种人格类型的关系
霍兰德所划分的六大类型,并非是并列的、有着明晰的边界的。他以六边形标示出六大类型的关系。下图给出了这种关系,六种类型里存在着三种关系:相近,中性,相斥。
1、相近的类型,如RI、IR、IA、AI、AS、SA、SE、ES、EC、CE、RC及CR。属于这种关系的两种类型的个体之间共同点较多,现实型R、研究型I的人就都不太偏好人际交往,这两种职业环境中也都较少机会与人接触。
2、中性类型的关系,如RA、RE、IC、IS、AR、AE、SI、SC、EA、ER、CI及CS,属于这种关系的两种类型个体之间共同点较相邻关系少。
3、相斥的关系,在六边形上处于对角位置的类型之间即为相对关系,如RS、IE、AC、SR、EI、及CA即是,相对关系的人格类型共同点少,因此,一个共同人同时对处于相对关系的两种职业环境都兴趣很浓的情况较为少见。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应用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师认为霍兰德类型理论最大的应用在与帮助个人了解自己适合什么职业。
比如:小王(化名)本科是通信类的专业。快要毕业的时候,同学听说金融类的工作比较赚钱,因此萌生了去金融行业的念头。但是面试了好几家公司都落聘了,后来去一家保险公司面试还是落榜了,看到周围同学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他更加着急。现实中的碰壁让他明白找工作不能盲目,通过对自己性格与感兴趣职业的分析,他重新振作,最终找到了我们当地联通分公司的一份工作。
霍兰德类型理论另一个应用是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流动倾向性的预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流动倾向性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当人格和职业相匹配时,会产生最高的满意度和最低的流动率。例如,社会型的个体应该从事社会型的工作,社会型的工作对现实型的人则可能不合适。
再如,现在的公司,例如,华为、中兴,在面试者面试的时候都加入了性格测试这一项,通过电脑进行性格测试来分析面试者是否适合在公司的环境中工作。公司可以以霍兰德类型理论为指导,招聘到适合本企业的人才,还可以在招聘工作中减少盲目性,通过职业兴趣的测试,企业还可以给予新员工最适合的工作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在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
霍兰德类型理论的意义
现在大多数学校还在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只要在学生工作部门的指导下,毕业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这份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则无人了解了。这就大大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毕业生能否找到一份工作来衡量一个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好坏,这容易造成人才使用中的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忽略毕业生个人志向的现象。
在职业兴趣测试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和在职业选择中的主观倾向,从而在纷繁的职业机会中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职业选择中的盲目行为。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样缺乏职业经验的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可以帮助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确定自己的职业性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现实的选择和准确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