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心理学让我们感到很晦涩。其实,心理学很朴素,它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是大脑的功能,而不是心脏的功能。人作为认知主体,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完成对大脑的认知和了解。从哲学的角度,人认识自己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有难度的。
科学家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大数据、心理画像等研究方法,把握本质、掌握规律,一点点地接近事实真相,从而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不仅要认识现象,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登月一样,月球上的一小步,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心理学的发展,是对规律认识的一小步,也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一大步。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去探寻。
人出生以后,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都听说过印度狼孩的故事。在印度有一对姐妹,出生以后被狼群叼去了,在狼群里生活,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当被人们发现的时候,这对姐妹都没有形成语言功能,不能正常发音,只会狼叫。此外,这对姐妹也不能直立行走,只能像狼一样爬行。人们训练她们也很困难,因为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说法,就是错过了发育关键期。如果在语言能力发育关键期没有得到足够的信息量刺激和正反馈,那么补救可能就会事倍功半,有时还会永远失去了这个功能和能力。最终,这对姐妹不能回到人类社会生存和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以后,特别是在零到三岁或者在学龄前,要多花一些精力陪伴孩子,建立依恋关系。在幼儿语言能力发育关键期多给予回应,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把握时机很重要。
我们知道,四象限法则是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我们要先做,对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我们要持续地做,对于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我们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
大家不要觉得学了四象限法则就学会了管理时间。为什么?因为对于是否紧急大家都能够判断,但对于是否重要实际上判断是很困难的,它会涉及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就会不一样。
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研究既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如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另一方面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心理学还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刚才我们讲时间管理中判断一件事的重要性与人的价值观有关,价值观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我们掌握了时间管理,既知道如何判断紧急性,也知道如何判断重要性,还知道不同的人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不一样,那么我们就能够与他人求同存异,跟不同的人协作。一个团队如果心理融合没有做好,那么遇到事情就会像一盘散沙;反之,一个团队如果情感能够同频共振,那么就会步调一致,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从时间管理到时机管理,这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怎么来把握时机?就是顺势而为。如果“势”还没有出现,我们可以去建设;如果“势”已经来了,我们就像信天翁一样,跟随在船尾,即使不扇动翅膀,也能借助船前行形成的气流在海上航行。
你如果不了解这些,怎么办?可以通过心理学的很多训练,使自己的思维更有准确性、概括性、全面性,更能够发现细节中透露出来的规律或者规则,更能够提前做出一些判断,就像《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写的:“战争中充满不确定性,战争中四分之三的行动都或多或少处在不确定的迷雾当中。”
如果你有一定的管控风险的能力,能够顺势而为,那么人生可能会更有收益,生命可能会更有意义,生命的长度也许能够拓展。在生命的长度相对恒定的情况下,能够把握生命的宽度和厚度,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了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加理解自己,管理好情绪、管理好健康。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良好和道德完善。我们不能选择出生在哪个家庭,不能选择生活中是晴天还是雨天。对于不能选择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但对于可以改变的,我们要去改变,比如,自控力。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我们疾恶如仇,这说明我们有正义感、我们的生命很丰盈。但是,如果在愤怒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我们就会从中受到伤害,就不能够有建设性的行为。学了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使消极的情绪产生积极的意义,并转化成积极的行为。同时,把焦虑分为有效焦虑和无效焦虑,让有效焦虑转变成有效行为。
学了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每个角色都有社会功能,需要我们去了解与角色相关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体验和社会行为。人们所说的情商,在心理学上称作非智力因素。对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我们称为智商,对于社会现象及其规则的认知和把握我们称为非智力因素。
刚才我们讲了时间管理、时机管理、情绪管理,这里我们引出角色丛的概念,就是在很多角色中有一个角色优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清晰的认知,减少误会。下面,我们谈一下喜欢和爱的区别。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喜欢遵循五原则:一是相似性原则,比如,价值观相似;二是相异性原则,比如,能力、性格不一样;三是邻近性原则,比如,物理距离近,交往成本低;四是对等性原则;五是想象性原则。心理学家研究还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等腰三角形”,一是激情,这点很重要;二是依恋,有亲密无间的感觉;三是承诺,有未来、有责任。
刚才我们讲了心理学是研究大脑的功能。大脑的功能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即“知情意”。从认知的结构来看,认知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过程。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准确性、概括性、全面性、敏捷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提高认知能力,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也能更好地认知世界,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与数学、天文、物理等学科相比,心理学非常年轻。它从哲学中走来,从生理学中走来,它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从来没有一门学科像心理学这样,如此贴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学好了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管理情绪,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获得成长,享受奋斗之美。
学好了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理解、珍惜和发现人性之美。
学好了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在工作中提高认知水平,提高工作能力,让思维更准确、更全面、更概括、更有弹性、更有创造力。
心理学有遥远的过去,有短暂的历史,更有辉煌的未来。它唤醒热爱生活的人善良而不软弱,正直而不鲁莽,勇敢而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