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盘菜的话,那么每个人都是这盘菜的主料,只有用对了料,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每一个生命体都大同小异,但有的人早早地登上了高峰,在那里尽情摇摆;大部分人却还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匍匐前行,被生活的重负压得直不起身来。
只是因为:平庸的人,没有把自己的长处应用到对的领域;辉煌的人,利用了自己的长处,找对了自己的舞台。
所谓的长处,就是上天赋予一个人的能力中最突出的部分,被人们称为天赋的东西。
所以,最重要的是发现我们身上的天赋,而且要趁早。
越早发掘和培养,就越能充分地发挥和利用,若不在特定的时间及时发掘,可能就会逐渐被埋没。
最佳发掘和培养的时期,是童年,而去做这些事情的人,最初只能是家长。
现在的年轻人,还有机会补救,如果条件充许,不防去尝试,寻找自己的天赋,给自己重新定位,规划一下人生。
中老年朋友,当然也可以去尝试,但最好是把它当成业余爱好或第二职业,如果有一天在这方面成绩超过主业,恭喜你,你可以二次创业了。
人生一世,不过百年,有些事,不必强求,该放下时就放下,不妨在下一代身上多下功夫。
再忙再累,都抽出一点精力,引导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发现天赋,首先从兴趣开始,但兴趣只是发掘潜能的方式,并不代表有兴趣就是有天赋,也不是父辈在某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绩,后辈也就一定具有这方面的天赋。
就以傅雷先生和他的儿子傅聪为例吧,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而他的儿子傅聪先生著名的国际音乐家,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钢琴诗人”的美名。
傅聪的这种出类拔萃的音乐天赋,正是他的父亲通过细心观察他在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才得以发现的。
傅聪小时候,经常有文学界、艺术界的朋友来拜访傅雷,他们经常在书房中高谈阔论。有一次傅雷出门取东西,看见小傅聪在门外偷听得入神,不由得被他逗笑了,就对儿子说:“进去听吧,叔叔伯伯们探讨的知识都是你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小傅聪一听,连忙搬个小板凳进去坐下安静地听了起来。
从那以后,傅雷就更加重视在文学美术方面给儿子更多启蒙,但事与愿违,傅聪对于绘画实在缺乏灵感,傅雷也没觉得失望,他就又开始仔细观察儿子平时的表现,想要重新捕捉他身上的天赋信号。
有一天,傅雷从门外走进客厅,看到儿子正倚靠在家里的一台老旧的留声机旁,静静地聆听音乐,进入浑然忘我的状态,极为陶醉,手指还在桌面上轻轻打着拍子。这一刻,傅雷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儿子的天赋方向。
第二天,傅雷非常郑重地和儿子谈了一番话,同意他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这个决定让傅雷欣喜若狂,他十分投入地开始学习钢琴,从此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冉冉升起,最终成为一代钢琴巨子。
当然,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所以天赋也可能不只在某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适当加以引导和培养。
人生是一盘菜,只有用对了主料,才能做出更美味的菜。
如果对您有一点点启发和帮助,请点赞、关注-若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