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络上非常火爆的沈魏,,他二十多年捡垃圾流浪,蓬头垢面,误以为是个神经病,傻子,熟不知满腹经伦,可是,就因为心中的固执的理念,装疯卖傻,常人无法想象,还有的男扮女装,长发飘飘,一身女人装束,让人惊诧。可是,他们悠然自在,从不惧他人目光,我行我素。象这样独特认知理念,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比如,过去老鳖不上桌,谁家酒席上有它。小心桌子掀翻了可能。现在可倒好,甲鱼是高档席!还有过去演员是下九流,地位是相当低的,现在呢,明星大腕,那可是前呼后拥,票子也是花花的,什么百万,千万,亿万也是大有人在…所以,这个行当成了香饽饽。挤入这行当可是前辈烧高香了。
终上现象,都是认知带来的行为趋向,因此,关于认知方面有关问题很值得说说。
所谓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外部信息通过人的五官即眼看、耳听、鼻闻、口感,手触等感觉后,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知觉行为的喜恶。具体说,首先通过眼看耳所鼻闻手触,产生第一印象,是喜是恐,喜则近之,恐者远离。然后,对于喜欢的进一步接触感觉,加深认知固化,真喜会带来的心理愉悦,促进兴趣爱好和行为投入,对于进一步接触感觉认知不喜欢,则会忽视远离。若是外加强制介入,在自身认知没有转变时。就会反感。甚至厌恶。引发情绪反应,对于本来恐惧的,经过不同渠道感觉认知,也可能反而喜欢,关键是开始时如何克服恐惧的心理,敢于尝试体验认识过程就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认知也是难免的。下面举例说明:
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它为我们提供人生必须的氧气,离开它我们难以生存,当然可以人造环境,但是,还是自然来得实际使利,由于自然造就,我们一来世上就有其伴随,大家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所以,普通人没有几人对空气充满情感,除非在密闭窒息的空间中呆过方可体会空间的重要性。不过,科学的发展,人们也对其有专门研究,象天气预报,每天告知大家空气指数,显示空气质量优劣,这就是对空气监测后的科学认知,事实上,空气是不纯净的,包含着各种各样即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也拥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尢其是菌类,当你了解它后,有的人可能非常害怕,想逃又逃不掉,整天忧心忡忡,思维过度,轻者神经功能紊乱,郁闷成疾。严重者加上生理其他因素刺激,甚至可能精神错乱,我上中学时,好象听老师讲过一个大学教授,整天研究微生物,结果看到整个世界充满细菌,疯了,这就是片面认知的典型案例了。对于科学发现不利方面,也不易忽视,尽量减少对自身健康危害,所以这是天气预报发布空气污染指数的初衷吧。然而,我们也不必听风就是雨,谈蛇生变,惊慌不已,要知道,人体本身尙有抵抗外来细菌等浸袭的能力,少量的危害对人体影响关系不大,当然这与自身抵抗力强弱大有关系。
由此可知,一个人认知不同带来的情感体验就会明显不同,由此引发的思想行为表现也会各异。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首先,自身认知能力,为此,我突然想起歌曲《雾里看花》歌词是这样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烦恼最是无情,笑语欢颜难道说那就是亲热,温存未必体贴,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丝凝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确实,事间万物何尝不是!由于自身的知识面,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无不对认知的主客观相统一有所限制,明明不好看的让你反感的,说不定就是很有用的,相反看起来很好看的,可能却是有害的,象开始举的甲鱼上席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现在互联网时代,真真假假,真不少让人眼花缭乱,眼见是虚,实在是考验你的智商和认知能力。
其次,个人思维特性也影响人的认知,我前面文章说过,人的性格是由内在本质和外在环境叠加形成,其实有的人思维偏向线型,程序思维,不发散,也不善踪合,一条道。所以,对事物单方面研究深刻,这即是好事,有时也会变成坏事。就象上面说的空气中细菌污染问题,确实没错。但是一味强调一方面。而又无力应对时,恐惧,甚至精神失常。其实他没考虑人自身还有扺抗能力这一要素。就象家庭中剩菜,它虽然有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的成份,但是,只要时间不是过长,不超一定量。对人体还是影响不大的,毕竟过日子有些情况下还是不浪费为好。当然,我不是认为剩菜是好,只是不得已而已。
再者,受从众心理影响人的认知也是非常明显的。人随王法潮随风,人家都那样,你能逆潮流而行吗?肯定不行。特别是现在资讯发达互联网时代,带风向现象更加严重,象某某专家一言片语都能跟风认可。你要问他认同的理由,可能会说,那是专家说的,还有那么多都赞同,还有错?其实说不定他自己根本没有去多想。就是随大流认知而已。事实上象张吾本、王林等被揭穿真相后,人们才愰然大悟,上当了。但是为什么事发前那么多人追捧?营销策略常动及商业利益链条驱使而已。所以,凡事还是要有自己认真思考,得有自己的主见。这样才能少被迷惑。
由于不同因素的认知,导致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继而产生不同情感和行为表现。应是正常的。不可能千篇一律,但是,人生在世,快乐为要,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正向思维,而不要被负能量所包围尤其重要,由此,想到在笔迹分析实践中,常碰到有人时不时拿自己字来分析自己的表现,问我某某方面是不是改善了。我要说,拿自己字去自我观照。是本末倒置的。自己的性格心理其实自己是明白的,只是不知如何是好而已。笔迹分析技艺神奇在于仅借助于字迹就能了解他人心理。原理在于字迹是一个人性格心理的投射.,尤其反映一个人一定时期内的心态心境。性格心境不变,希望字迹某些特征改变。从而改善心境,怎么可能?!只有心境改变了,字迹才会相应改变, 而心境与人思想相联系,思想根源不解决,怎么能改善心境。字迹中又怎能隐藏了?表现性格心理的字的这个特征注意了,其它的特征又反映出来了!否则,笔迹分析有什么意义?再者。练字有法。重点是修心养性。若是每天总找字的某些特征分析心理有意思吗?只能不开心而已。违背练字初衷。与事无补。应该是针对自身性格发挥优势,找到自身存在问题,快乐前行。努力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而不是陷于苦思冥想中。不知我的看法对不?可以交流。
举报/反馈

求索人生真谛

1.4万获赞 0粉丝
研究笔迹分析技艺,探索人生真谛
科学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