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倘若一直求而不得呢?
这个问题,若是搁以前,我定会回以深深的失落和遗憾之感,但在读过张沛超新书《我的内在无穷大》序言里对「知己」的新解后,我想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
如作者所言,「知己」是一个再美好不过的词。
古往今来的诗词里,更是遍布着对「知己」的向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酒逢知己千杯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细品之下,不难发现,这里的「知己」多是向外求索能够知我心体我意的人。
倘若运气足够好,真能得遇这样一个心意相通的人,从此携手笑傲江湖,那自是人生一大快事。只不过,若不幸如本文开头所言,求而不得,甚或是压根儿就没这运气遇见这么一个人,那又当如何是好呢?
倘若读到这里的你们也如我所想,那显然是我们对于「知己」的理解都过于片面和狭隘了。我们只一味向外求索,却忘了其实有那么一个「知己」,一直都如影随行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我们自己。
是的,「知己」更有另外一层意思——自我了解,了解自己的精神需求,看清自己的本心。正如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更有如张沛超在本书里所重点要谈论分析的如何向内自我探索。
《我的内心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是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张沛超自成体系的一本关于如何向内探索自我的心理课
全书架构十分清晰,分为五大部分,包括如何突破关系束缚,了解身处不同关系中的自我;通过对内心防御机制的了解,学会如何卸下防御伪装,活得更轻松;如何分清困扰我们的情绪,通过对情绪的适度转化,让我们可以活得更自在;如何检视我们自出生以来或主动或被动贴上的各种身份标签,学会排除心中杂念,找出自我的真正价值;最后带着我们勇敢走入内心深处,直面真我,重新规划全新的人生。
在这五个部分里,让我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对情绪光谱的解读,那些常见于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烦恼、愤怒和指责等负面情绪的背后,原来还有那么多不为我们所知的缘由。
一、烦恼的背后是恐惧和焦虑
日常生活中让人烦心的事儿可着实不少。只是当烦恼的情绪来临时,我们要么是大喊大叫一番,要么就是莫名烦躁地走来走去,要么就干脆蒙头睡大觉…… 寄希望于一段时间后,这股烦恼之火可以自行消散。
可不是么,正如「烦」字的火字旁,我们通常也都自以为是地认为,烦恼多半是上火了吧?
但事实上,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烦恼的情绪背后是恐惧和焦虑,甚至可以说几乎全都是源于害怕。某种程度上,焦虑的情感也是源于害怕与担心,不是么?
那么,在我们心烦的背后,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作者在书里总结了几种恐惧和焦虑的原因,其中最普遍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怕「必须做而不想做」的事情。诚然人生在世,不可能每件事都是我们真心想去做的,总有些不太情愿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可如果这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让人看不到尽头,久而久之,自然会让人心烦。
而心烦的深层原因自是因为害怕要永无止尽地一直做这件事。比如工作上不得志的你,为了生存,却又不得不日复一日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又比如婚姻不和谐的你,为了孩子,不得不勉强自己继续貌合神离的家庭生活……
第二种是怕「做不了想做」的事情。不论现实如何,生而为人,我们总有发自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但更多时候会受限于内心,又或是受困于现实境况,让我们不得不选择做那些不太想做的事情。
但人生总归有限,每每夕阳西下,总难免心烦,害怕我们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得以去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比如说走就走的旅行,比如孤注一掷的创业梦……
更有些时候,这两种害怕是会同时存在我们的情绪里,也就是说,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想做的事情却不得不做。如此一来,光是想想,也足以让人心烦不已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被害恐惧、分离焦虑、来自道德层面的自我要求……等等,不管我们能否觉察得出,但最外显的情绪都是让人下意识地感到烦恼。
而面对这些情况,倘若我们只是采取如上所述的消极回避或简单粗暴的宣泄方式,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彻底解决烦心的情绪。
如果你怕的东西在明处,我们还有一些办法;如果你怕的东西在暗处,那你会拿它没有办法。.我发现很多人的烦都包含了他对过去一些旧的、躲在暗处的某些事情的烦,这些烦破坏了他对当下的觉知。
因此,作者在这里建议我们,如果今后再遇到让人心烦的情境,要珍惜这样的机会,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在是不是有一个很无力的、当年的自我带着所有的害怕冒了出来,这时我们先不要急着烦,要用心体会。
二、愤怒的背后是脆弱
显然,愤怒的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陌生,外显的有盛怒,更有诗词里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而较为隐晦的则是郁怒,顾名思义,被强压着的愤怒,或许外人甚至自己都不易察觉得到,但内心里就是有着隐隐的愤怒之感。
通常情况下,面对一个正处于愤怒情绪中的人(或是自己),我们常会下意识地想安抚说,「莫生气,心平气和,万事好商量」「这种人/事,不值当你生这么大的气」…… 诸如此类的言语。
但作者在这里特别指出说,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什么用处。只有正视愤怒的背后是脆弱的情绪,且分析明白脆弱的来源,才能对症下药,修复脆弱,进而平复愤怒。
当然,这样的疗愈过程可不仅仅只是平复一时的愤怒,甚至还有可能彻底解决「暴怒症」呢。
三、指责的背后是绝望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种让我颇为兴味盎然的情绪分析。至少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在指责的关系里,被指责的一方总是可怜者,却不成想,一个常常指责别人的人,其内心也往往是绝望的,甚至还伴随着悲伤的情绪,而随着每一次的希望破灭,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为指责方开罪,而是试图从一种较为客观的角度去正视和分析这种情绪,毕竟指责的最常见情境是发生在家庭中,比如父母指责孩子的不听话,又或是孩子指责父母的不上心等等。
通常情况下,家庭中的指责往往会引起一种爆竹般的连锁反应。只要一方发起指责,另一方立刻就会跟着反唇相讥,彼此都有种「不吐不快」的情绪,全然不顾自己的指责会给对方带来多大的杀伤力。
作为资深心理咨询师,本书作者提到说,这种相互指责的情景尤见于家庭咨询或家庭治疗中,只因平时在家庭环境里,一般都会比较隐忍,但如果有外人见证,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每个人都希望能借此表明自己才是正确的,对方是错的,反而会让指责变得越来越激烈。
想来这种情况也是同理于家庭中的争吵,一旦有外人想要劝架,反而会越吵越凶。
这里,不得不提的还有另外一种情绪——指望。事实上,指望和指责这两种情绪之间的关系还颇有点微妙,两者有其相似性,都代表着他人对其中一方的要求,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期望;但不同之处在于两种情绪产生的先后顺序,通常是指望不成,失望之余,那就只能是指责了。
所以,从这个层面也不难看出,指责这种情绪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绝望。因为我对你无计可施,那就只能寄希望于恶声恶气的指责能够让对方满足自己的期待。
这么一想,还真是可恨又可悲。
写在最后:
正如每种花都有自己的花语一样,我们的情绪也是一种语言,不同的情绪也都在传达着不一样的信息。
当我们向内探索,学会解析情绪背后的信息和感受,比如快乐是源于此刻的安全感,兴奋则是来自对某种时有时无的资源占有的喜悦,焦虑是因为身体先于大脑感受到了某种威胁……等等,那么下一次当情绪再来敲门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懂得可以以哪一种方式来「迎接」它们最合适。
诚如作者所言,只有看清表层情绪下的情绪丛林,才是发展情商的核心
最后,附上这部分内容的思维导图,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情绪的觉知者。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END-
我是@楚汐思读绘,感谢阅读,期待关注.
举报/反馈

楚汐思读绘

2324获赞 1046粉丝
用文字记录生活,以视觉笔记梳理思想
文化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