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也就是说,父母是什么样子的人,他们的孩子就是什么样子的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有地位的人,子孙后代都是有地位的人。
其实,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任何一个人的人生发展,都摆脱不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原则,谁都无法建立空中楼阁。
总有一些人,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父母的命运。穷人也能变成富人,富人也可能变成穷人。人,到底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你如何摆脱“命中注定”的魔咒。
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往往是“认知”不一样。社会就是一面镜子,你用什么眼神看它,它就用什么眼神看你;你用什么方式去改变社会,社会就会回报给你什么。
01
贫富差距,往往是赚钱的思维不一样。
如果你手里有一百块钱,你会用来吃大餐,还是当成创业的资本?也许你会想,一百块钱,用来创业,是不是开玩笑?
其实,你要创业,一分钱不用花,也可以成功。
在一个农场里,有一个年轻的工人,在月底发工资的时候,对老板说:“我不要钱,你就送几十只鸡给我吧。”
后来,这个年轻的工人,把几十只鸡放在一块空地里,还搭了鸡窝。他省吃俭用,尽量让鸡都吃饱喝足。鸡下蛋了,他就把鸡蛋卖掉,还留一部分鸡蛋用来孵小鸡。
毫无疑问,年轻的工人,也变成了农场主,实现了月收入过万的梦想。
回头再看看那些在农场里打工的人,他们还是在打工,甚至可以断定他们一辈子都是“打工人”。
如何赚钱?靠打工,是难以赚到很多钱的,能够成为年薪过百万的打工人,真的很难。如果创业的话,想要年收入几十万,还是有可能的,起码概率更高一些。
当然,创业的模式也有千千万万种,如何选择方向,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依旧靠自己去摸索。按理说,那些敢于“吃第一只螃蟹”的人,更容易成功。
02
能力的差别,往往是读书的态度不一样。
为什么有的人很聪明,有的人很笨?其实,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智慧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能力都是靠培养。
有的父母认为:“读书是无用的,读再多的书,长大以后,还是去打工。”
有的父母认为:“多读书,就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自古以来,都有“寒门出贵子”的说法,并且很多贫穷的家庭,确实做到了,让儿女们努力读书,以后依靠丰富的知识,在社会上立足,混成上等人。
在三十年前,我的父母一直希望我能够考上中专,因为考上中专之后,就意味着能够进入体制内工作,后半生就衣食无忧了。当然,父母主要是考虑到学费的问题,因为上高中、上大学,要花很多钱,父母负担不起。
后来,我如愿考上了中专,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未进入体制内工作。
再看看我们班那些上了大学的同学,他们一个个混得比我好。因为他们的人生起点,比我高一些。
一个家庭里,大家对读书的认知度,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有出息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父母认识到了读书的好处,逼着孩子努力读书。
一个成年人,对读书的认知度不一样,决定了他以后是不是大有作为。一辈子坚持读书的人,肯定混得不差。
读书,是一个人能力变强的根本原因。聪明的人,把书本当成老师,把社会当成书本,把身边的人当成榜样。
03
地位的高低,往往是因为“自信力”不一样。
俗话说:“人与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事实上,人与人还是层次不同的,总有人高高在上,总有人低声下气。
老祖宗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我们,总有一些人,是上等人,每个人都要吃苦耐劳,坚持往高处走。
如果你的穷人,和富人聊天的时候,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吗?你敢和富人对视吗?
很多人,在穷的时候,活得很怂,认为自己是下等人。其实,这样的做法,体现了自己“不自信”,根本就不相信自己会成为富人。
还有一些人,在有权有势的人面前,总是低声下气,就是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吭声,一直很卑微。
坚持走上坡路的人,多半是自信满满的人。他有自己的目标,也有积极的行动,并且相信自己会成功。如果没有人帮助自己,那就独来独往,做特别优秀的自己。
不要小看了那些不卑不亢的穷人,他们才是真正有优越感的人,并且是有骨气的人。很穷、没有地位,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有自信力,要敢于改变命运,把人生的低谷,当成崛起的出发点。
04
幸福指数的高低,往往是对欲望的自控力不一样。
有的人,很富有,但是很不快乐。
什么是幸福?身上无病,心中无事,就是福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灵安静了,福气就来了。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如果你感觉不到幸福,往往不是你缺衣少食,不是你孤苦无依,而是你对现状不满意,不懂得知足。
一个人,欲望越多,活得越苦,哪怕赚了很多钱,地位很高,还是下等人。
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富足的精神。精神面貌改变了,懂得了知足常乐,那么人生就更幸福了,相对来说,比别人的层次更高了。
一个人的层次,一方面是由父母的认知决定的,一方面是由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决定的。想要往高处走,就要积极改变自己对财富、地位、能力、幸福等方面的认知。
你想要超越别人,首先是从思想认知上超越别人,然后是行动上超越别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