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关于社区的内容,本文作者在之前已经和我们谈过了一些。那么,为什么人需要文化/社区呢?我们又是如何形成对文化/社区的认同的?最后,我能应该如何延续文化/社区?关于这三个问题,作者为我们做出了回答。
这是关于社区/圈子的第四篇文章,前三篇可访问从聚合内容到聚合人:对“圈子”的思考、社区的六条规律总结、内容社区的“90-9-1”规则,过时了么?
希望能把在一线社区中观察、实践的思考记录下来,沉淀个人想法,和同行们交流。
“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我们过去聊社区,常谈社区的氛围构造、内容激励等,这是大多数社区所需要、可实践的“术”,那社区的“道”会是什么呢?
对“术”的思考越久,越能感受到这种无力——看似用户在我们设定的机制下健康的生活,但我们对他们为何如此生活却所知甚少。
社区是如何形成的?我和同行朋友交流,都有非常“正确”的解释——“精准的种子用户”、“维持好的社区氛围”等——这是大家所期望的回答,合理且真实,近乎为行业共识。
但琢磨不透是下一句——“然后它自然而然就这样了”,嗯?
社区的指标追求易让我们失去对自然的敬畏——把人作为一种“资源”,去生产,去流通,去消费,为跳动的数字而自喜。易忽视在这社区中,这样饱满的情感和旺盛的群体生命力或许才是构建这一切的起点。
所以本文希望启一个视角,从文化记忆的角度来看社区的形成,把这个“自然而然”做一些说明,看能不能琢磨出一些“道”来。这会是一篇偏务虚的文章哦。
本文是《文化记忆》一书的读后感,作者扬·阿斯曼是一位埃及学家。本书主要探讨记忆、身份认同、文化的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记忆在集体图像、民族身份确立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书中的表述都较为晦涩,我会用更平实的方式来说明。
其中一些部分尚不能完全理解,只能浅薄的引用一些与实际工作实践相关的段落,已感觉有所启发,收获颇丰。但本文的一些观点也没有好的合理性验证,后续会在自己从事的社区产品中做些有限尝试。
一、为什么人需要文化/社区?
人天然是野性的,希望自己可以不受限制地根据欲望来行事;但人又是软弱的,不希望他人可以不受限制地根据欲望来行事;好在人是会反思的,约束彼此行为来保全共同核心的欲望。
这便形成了文化,一种包含规范和禁忌、标准和机构、规则和意义的象征意义体系。这种自然状态的超越和反叛,让人克服野性,弥补先天不足,摆脱了野蛮进入文明——人是依赖于文化存在的。
文化的形成,会在两个层面上起到连接和联系的作用。
在社会层面上:它可以把同文化的人连接到一起,构造出一个具备共同经验、期待和行为的空间。这个空间与野性保持恰当的距离感,需要通过人的“反思”去到达。
这个空间能起到连接和约束的作用,制造出亲密感和信任感:对自己的信任,对同文化的人信任,这常体现在对公正的追求。
通过这种方式,人在面对大量外部刺激、必须做出决定的压力和内心的不信任感时,可以被“减压”。譬如人常会这样自我表露:我这样而不是那样行事,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
对于个性的形成和个体的认同的形成,这个空间是其前提,因为这使人之间的互动和交往,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成为可能。
在时间层面上:它把昨天和今天连接到了一起,将一些应该被铭刻于心的经验和回忆,以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且使其保持现实意义。
如当需要论证合法性、证明正当性、达成和解、做出改变时,我们常将过去时间段中的场景和历史拉进持续向前的“当下”的框架之内,作为自己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的支撑点。这常体现在对传承的追求。
过去有与当下对抗的力量。当人和群体受到当下影响而自我怀疑时,栖息在“过去”里,能重新汲取塑造其自我形象的成分,这同样是一种“减压”方式。譬如人常会这样自我表露:我这样而不是那样行事,是因为以前都这样做。
对于文化发展和群体进步,这个时间延续性是其前提,因为这使文化有了可以跨越代际的生命力,在更长的历史上发挥作用。“只有使过去复活,一个民族才能存活。”
国家、宗教、社区,都是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如若将其带入上文替换“文化”二字,表达依然连贯、合理,并可以联想到实际的案例相佐证。
以最近经营的「手账社区」为例:社区伊始,成员的行为依从其天性:有真实分享,也有内容搬运和扩列。但主流成员对后两项行为鄙夷,认为其影响了他们的表达。
在长时间的互动、反思和彼此制衡下,主流的声音逐渐占据上风,压制着次要群体和次要欲望,并通过制定规则和组建管理团队来维持其正当性。社区文化初始形成。
手账社区的文化让成员们可以相信:如果自己正确的分享和讨论都会被鼓励,而不当行事就会被处理。这样的信任感吸引着更多的同好们加入,并让他们能更放心的表达和结交,各类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在互动中逐渐产生。
寒暑假对手账社区是一次灾难——大量青少年的涌入改变着成员的组成,但现有的统治者依然可以凭借手中的的权力来对抗:设定准入门槛来限制加入用户,强调规则来传递社区文化,内容和成员的审核做最后的保障——来维持社区的文化如从前一样。
上述这个真实案例能比较好的说明文化在社区中的必要性及其所产生的价值,而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以同样视角去观察大多数社区,会发现其都有着相似的过程。
二、如何形成文化/社区的认同?
《摩西五经》曾多次出现摩西要求将仪式和律法传授给子孙后代的场景:日后,你的儿子问你说:“耶和华我们神吩咐你们的这些法度、律例、典章,是什么意思呢?”你就告诉你的儿子说:“我们在埃及作过法老的奴仆,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申命记》6:20及以次)
这一小幕戏剧展现的是关于“我们”和“你们”的身份认同问题,父亲和孩子的问答即是认同“我们”的过程:对出埃及的历史回忆最初创建并构建了“我们”这个整体;父亲借助法度、律例、典章,把孩子纳入了一段填充了“我们”这个整体的历史和回忆,从而孩子学会了说“我们”,文化得以延续和再生产。
在讨论如何形成个体认同前,有必要先探究一下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之间一种特殊的,看起来有些悖论的关系:
个体的认同并非能独立的产生,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个体进入到所属集体的互动和交往中形成。换言之,集体作为“我们”的认同先于个体作为“我”存在;集体的认同不能独立于个体,而是需要个体作为组成部分和载体,与个体的知识和意志紧密相连。这是种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部分依赖于整体,并且通过自己在整体中扮演的角色获得自己的认同;整体同时也要通过所有部分的共同作用才得以形成。两者呈现一种“在异步中同步”的姿态。
以最近经营的「零食社区」为例:初期的社区文化令人沮丧,个体没有认同感,集体没有价值观。做了一些提升认同的事情但效果不明显。故将该社区封存一段时间,观察其自然演变。惊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和集体的认同同时自然地产生,各项指标都显著提升,社区文化初步形成。
规范性和叙事性两个方面,是认同的基石,使得个体有条件说“我们”。规范性指是否有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叙事性指是否拥有相似的回忆,基于这种认知而形成的文化,方才将个体和“我们”连接到了一起。
这两方面集中表现在一种“集体的人物形象”,其成员与这个形象进行身份认同。认同感强大与否,取决于其中的个体在何种程度上承认它,它在集体成员的意识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它如何促进集体成员的思考和行为。
典型的例子是「早餐社区」和「母婴社区」,早餐社区有着明确规则和价值观——丰盛的早餐是幸福一天的开始,其集体形象是“认真经营生活的女性”;「母婴社区」则因为成员有着相似且深刻的孕期回忆,其集体形象是“刚经历艰难孕期的伟大母亲”。这两个形象在个体意识中占据相当程度,表现在这两者的认同感和社区文化都较易形成。
但个体对某个集体或文化的认同感并不必然会产生为一种“我们”的认同。“我们”的认同还需要更深刻的反思,往往要借助一些外部手段将其植入到其成员的意识中去:例如通过一些倡议式的仪式,或是遭遇到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或是生活方式的时候,或是让他们意识到所遭遇的共同处境,或是与对他们的反馈相认同。
在这样的互动中,语言、共同的知识和共同的回忆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经验、期望和理解,继而制造出了一个社会意义的“文化”和“世界观”。
能使得一个人群,转化成一个基于集体的认同而在行动上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体。这表现为面向其他集体时所展示出的“对比性的”或者“对抗性”——关于“我们”的意识,需要通过和“你们”划清界限来强化。
再以「手账社区」为例。在社区初期,成员们把社区当做是“话题”——一个共同分享的地方,鲜有提及“我们”和“你们”。
慢慢的“成熟手账玩家”和“低龄手账玩家”的矛盾逐渐激化,“我们”和“你们”开始高频的出现——“有时我们真的是很勉强地让它能在手帐圈呆着”、“我刚进圈,不知道规矩,希望你们能理解!…”、“各位大佬们,我刚刚入坑,想请教一下你们,像我们这种的新手,应该从哪个风格入手啊?”这即是一个通过“矛盾对抗”来促进反思,从而形成了“我们”意识的案例。
三、如何延续文化/社区?
我们从“人的延续”开始说起。我们每个个体,都会通过“大脑的记忆”来延续作为“我”的认知——每个在“当下的行事”,都会回忆起“过往的行事”,从而重复或做出改变。
当“我”变得复杂,“大脑的记忆”不足以承载时,便会寻求“外部的大脑”,比如我们写日记、写座右铭、写总结,都是将当下的“我”存储在“外部的大脑”,从而能够在未来被重新唤起,让过去的“我”获得延续。
文化则分布在每个个体“大脑的记忆”中,并通过互动来影响另一个“大脑”,实现文化的再生产。
但当社会交往出现了过度膨胀的局面,“分布式的大脑”也无法承载时,随之要求的同样是“外部的大脑”:一个可以使需要被传达的、文化意义上的信息和资料转移到其中的容器,从而能够在未来被重新唤起,让过去的“文化”获得延续。
扬·阿斯曼将“大脑的记忆”被称为“交往记忆”,而另一个则为“文化记忆”。
交往记忆所包含的,是对刚刚逝去的过去的回忆,范围一般限于小群体内,而且持续时间也不长。文化记忆关注的是过去中的某些核心事件,摆脱了日常并且超越了个体之间的交流。
交往记忆的分有是杂乱无章的,每个人的回忆都不一样。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文化记忆的分有始终是整齐的——文化记忆不是不言自明的,而是需要细致引导的——文化记忆有“机构”来进行严格管理。
从这个角度讲,“群”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文化载体。因为群能产生交往记忆,但却无法沉淀文化记忆,文化在“群”里无法很好地发展和延续。
法律、正典、回忆形象、仪式,可以被认为是四种管理文化记忆的方式。
人们接受法律的约束,回报就是有一个可期盼的未来。正因为各种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人们才可能对周围的世界有所信任,做出行动并非都从自身利益出发,社会产生意义。这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提及——法律促使文化形成。
为了维持“可期盼的未来”能够持续的发挥效力,文化会将法律撰写成文,并建立一系列的权力机制、监管机构来维持法律的约束性——这为文化找到了载体,也延续了文化本身。
另外,法律产生了“罪过”,罪过能促使人们反思和自省,帮助“我们”的认同形成。
法律在社区中常体现为“社区规则”。「洛丽塔社区」的早期,没有规则,内容即使存有争议,管理员也因缺乏正当理由而无法干预。初版规则便因此产生,并在成员的建议下不断完善。
从此管理员能够师出有名的管理,成员也能清晰的提供反馈。规则的显著作用让我们要求每一位社区的管理员,都应当制定和维护好社区的规则。
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不断增多的规则和规范,很难让人记住并推广开去。人们便将其简化成了一个简单好记的文本,即“正典”(类似“口号”)。如产品的 Slogan,“八荣八耻”都是其体现。
被奉为正典的文本需包含一个群体最重要的规范性和定型性价值,相关的人需要记住这个文本并在实际的生活中践行它。
并且为了确保文化一致性、精确性和适应性,排除任意性、专断性和偶然性。正典被赋予了不容亵渎的神圣性,相关的人有义务一字不差地传承它,一丝一毫都不容许篡改。
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其名字就是很好的体现。《申命记》中也有一段话:“所吩咐你们的话,你们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好叫你们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华你们的神的命令”。
正典代表的是一个文化的价值观,能在个体和集体之间架起桥梁:每一个个体通过承认它来融入到集体中去,并且以成员的名义确立自己的身份。
在我目前所经营的社区中,尚未有很好体现“正典”作用的案例。但这在其他活跃的社区并不鲜见,如李毅吧的口号“众人皆帝”,即密集地体现在它的Logo、简介、背景图上。
如何让一个事件能够长期流传呢?李诞在《奇葩说》中的一个言论“比《蒙娜丽莎》更美的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反映的就是一种方式:借助一个重要真理的丰富内涵,将事件符号化,成为一种文化的“回忆形象”。
“回忆形象“相比于法律、正典,是更善于被记忆和传播的,常表现在具体的地点和具体的事件上。
电视剧中常有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在经过一个地点时,诸多回忆瞬间涌上心头。人是善于将回忆空间化的,“地点法”几乎成为记忆术的代名词。所以群体为保持稳定,都会设法为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地点,并对其加以保护。
因为这个地点不仅为群体的交流提供场所,还是他们身份与认同的象征,是他们回忆的线索。如耶路撒冷在犹太教、基督教中被尊为圣城,是耶稣钉死的受难地,由此引发了十字军东征、中东战争等历史事件。
回忆形象的另一个表现是“传说”,具有奠基意义的故事。因为人们只能记住焦点,会把焦点理解为整体具有的特质。
这让传说具备“对社会进行定向和控制”的能力,而群体也能通过回忆传说而获得有关自我定义的各种因素,并为未来的期望和行动目标找到支撑点。譬如我们弘扬铁人精神,是希望发扬“求实奉献”的特质;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是希望以此作为“统一性”的支撑。
社区中也时常体现“回忆形象”。譬如为每个社区提供一个稳定的、反映其独特性的“地点”——在贴吧和豆瓣,不同的小组都有不同的主色调以表现独特性。譬如会宣传社区中的最能反映文化的个体——快手将“冬泳怪鸽”拍成宣传片来“拥抱每一种生活”。
仪式能够创造出一个场景,将文化的知识传达给参与者,使其回忆起相关的意义。比如我们在七夕节祈求姻缘能回忆起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犹太人在逾越节嚼苦食能回忆起在摩西在法老手下的苦难。在古代,掌管仪式意味着身份尊崇,如汉朝时太常为九卿之首,印度婆罗门则为种姓之首。
仪式的基本原则是重复。重复可以避免仪式过程的无限延长,并且可以被再次辨认。当仪式循环往复的展演时,文化才能保持活跃而不陷入停滞状态。
但仪式的意义不仅在于完全重复,更重要的在于“现时化”——通过对流传的仪式加以阐释,来适应变化的趋势。譬如我们的“节日”大多都按年重复的,但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重复又不断变化来适应当下。
仪式在社区中也有所体现。在「手账社区」中,一个重要的仪式是“手账漂流”:将手账本相互传递,在对方的手账本上记录生活。这由用户们自发产生的活动规模逐渐增长并广受欢迎。在“手账漂流”的过程中,参与者更能反思手账的初心、精进技能和培养习惯。
“文化记忆”是一个有趣的视角,文化不是“生产和消费”的结果,而是群体记忆长期积存、维护、交流的结晶。
以文化记忆来看社区形成和发展,甚至是团队和企业的建设,都会有些新的发现:很多事并不以它为出发,但却处处体现着它。而当我们能够说出它的名字,就会很容易注意到它,从而掌握它、控制它。这正是视角的神奇效应。
关于“社区-圈子”的系列还会继续,随着我正在经营产品到一定阶段,有了新的想法后会再和大家分享。
本文由 @许律周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