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今我们生活的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只要有认识的人,办事效率肯定高。
尤其是在职场,无论身处什么岗位、赚多少钱,都免不了人际交往,要和同事相处还要跟领导沟通。
自然而然,有些人心思就活泛起来,开始巴结领导,觉得只要讨好了领导,前途也就越好。
但事实上还有一种人,他们总是和领导保持距离,也从不送礼请客,特立独行,甚至被人骂成傻瓜。
要知道,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走人情,也不喜欢和领导接触,往往都是以下几种心态。
心态好,凡事随遇而安
俗话说得好,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心态。
职场中,有些人似乎很随意,满足于当前的工作状态,不偷懒也不叫苦,眼中的领导和同事更没什么区别,谁也不去讨好,专心自己手头的工作。
甚至有被提拔的机会,也很少主动去争取,乐于享受当下的日子。
我有个回老家工作的同学就是这样,
大学毕业后,听从父母的建议考进了当地的一家政府机构,过上了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
紧接着又结婚生子,工作便是尽心尽力,下班了就回家跟老婆孩子玩,事业爱情都令人羡慕不已。
虽然因为不通人情晋升慢,但还是熬走了不少人,慢慢成了单位的二把手,一路走得稳稳当当,没有人敢诟病。
可想而知,未来迎接他的将是一个安稳的晚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何乐而不为”。
确实,在他们眼中,不管多大的领导都是普通人,没必要为此把自己贬低了。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不妨多接触接触 ,这样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轻松许多。
有强大的实力,对逢迎不屑一顾
曾听朋友讲过一段他的亲身经历。
当年,他应聘到上海一家公司做主管,手下就有两个特别“奇怪”的员工。
一个比较年轻,是本地人,每天准点上下班,很少和同事交流,即便领导找他也得在工作时间。但没办法,他手上掌握着一大笔上海客户的资源,只不过图这边工作时间自由,才愿意留下来的。
还有一个年龄大的普通职员,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凡经过他手的账目都没有出过半点儿差错,有时就算是老板亲自签的发票,只要不合格,他也不收。
到后来,才打探到,这位不起眼的员工还是位有名的博主,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工作只是图个稳定,回到家就忙自己喜欢的事。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一个人手里有资本,不需要为吃穿发愁,活得有底气,自然不必去巴结他人或者看别人的脸色了。
所以啊,不走人情,不巴结领导,不搞人际关系的人,现在越来越多,出路也越来越广。
很喜欢一句老话,打铁还得自身硬。
有些人到处走人情,想着要靠近领导,不过是心虚的表现罢了,如果遇到有眼光的领导,绝不会“任人唯亲”。
记住,这年头,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只要你自己有能力,就能步步高升,靠奉承、巴结或许偶尔能奏效,但肯定无法长久。
心智不成熟,不懂得人情往来
相信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明明那么普通却又极度自信:
总觉得低头去跟别人结交就是降低自己的身价,实际上外强中干,经不起一点风雨;
总觉得出去应酬都是无用的,只会浪费时间,但自己的生活还是一片狼藉;
总觉得人情往来没必要,过好自己就足够了,等有需要时,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我有个发小,就是由于“清高”,吃遍了苦头。
年轻时家境不错,毕业后找工作也是顺风顺水,很快在一座城市扎根下来。
久而久之,心中就慢慢积蓄了一股傲气,很少跟同事和领导打交道,啥也是一板一眼,得罪了不少人。
没想到后来他工作失误出了点小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却被其他人抓住了把柄,直接丢了工作。
等后来再找工作,都是坎坎坷坷,最后不得已灰溜溜回到了老家。
要知道,我们生活的环境始终被周边的人和事包围着,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互动与往来,这都是人之常情。
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说过,人情世故是要教我们懂人、懂事。
在工作和生活中,走人情以及和领导接触,都反映着一个人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
总之请记住这样一句话,混得好靠的是运气本事,混得久靠的是人情处世。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懂得人情往来,是为人处世必备的一种修养。
只有通过你来我往的方式,才能让彼此知道“我记得你、我在乎你、我需要你”,大家的关系才会更加紧密。
所以,生而为人,独善其身可以,但也要学会礼尚往来,这是社会生存该有的智慧。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