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就是从纷杂的各种头绪中,找到可以反映患者疾病的现象。
通过这些现象的表现,来推测疾病的发生,来确定疾病的诊断。通过对疾病的诊断,为治疗疾病打下一个基础。
就是先诊断是什么疾病,才能说治疗疾病,要是不知道是什么疾病,也就不能谈及治疗了。
中医一般从以下这3个方面,来认识疾病。
1. 从整体来观察。
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在诊断的具体应用。这个可以从2个方面来说。
一个是,人是一个整体。疾病的发生,虽然是人体局部的表现,但是要从人的全身来着眼,从人的整体来认识这个疾病。
才能对疾病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才能比较准确地认识疾病。
局部的疾病,是如何引起全身的变化。全身的变化,又是如何引起局部的变化。
全身与局部,是如何联系的。知道了这些,就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参考。
另一个是,人所在的地方,所处的季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是一个整体。
人总要处于一个环境当中,一个季节当中。季节的变化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周围的环境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
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这些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因为环境、季节的不同,从而引起的疾病也是不同的。
2. 四诊合参。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难经“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一般一个病人来了,从望、闻2诊,就是一半的诊断已经过去。是比较难的2个诊断,有神、圣之谓。
也有的医生,为了所谓的技术,只是进行了切诊,一般是脉诊。就对患者进行举报的诊断和治疗,以示技术高超。其实是进行了,除了问诊以外的3诊合参,进行的诊断。没有问诊,可能不是很准确。
望、闻2诊不用说,也不用医生问,患者甚至不知道已经进行了2诊。
问诊是问病人,有十问歌是一个参考。问诊是一个系统的问诊。
切诊,切脉是一个技巧,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
临床上,需要患者配合的就是问诊,要十问歌里的都要问到,不能省略。因为这些都是经过不断总结,完善的,少问就会出问题的。
3.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中医现在讲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辨病是为了局限辨证的范围。辨病就是从大的方向,来说明疾病的发展阶段。
辨证就是为了表明疾病的性质,依据辨证来进行治疗。
辨病与辨证,疾病总是在动态的发展,不能拘泥于一个定论,要辨证地看疾病的变化。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金匮要略就一个开始应用了。这也是金匮要略,可以指导中医临床的原因。
金匮要略就是一个模型,一个定式了。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来观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这3个原则,是诊断准确的保证。
从这3个方面来进行疾病的诊断,才能更好地认识疾病,为很好地治疗疾病,打下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