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再等等,你不着急就给你。”、“你就不能等一下?”这样的话语可能很多父母都说过,而且是在孩子十分急躁的时候,然后在心里义正言辞地想,这个方法叫做延迟满足,如今科学育儿的父母都在用。
在这些“科学父母”心中,延迟满足指的是,对于孩子迫切的需求,不要第一时间应允,处乱不惊地看着。殊不知这属于误用,伤了娃还自知,却仍有很多人犯。
“延迟满足”的概念误用,渐渐成了教育毒鸡汤
成都一对淡定父母上了热搜,原因是他们任凭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胡闹哭泣,就是不管不顾,站在一边看着,嘴里还说着:“你哭你的,我看我的,互不干涉。”
很多网友表示,这样的爸爸真是绝了,如此淡定也是一门功夫。还有的网友说:“这不是如今非常流行的延迟满足吗。”
但孩子真的就会因为父母所谓的“延时满足”,进而有所改变吗?
“延迟满足”的棉花糖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做过一个棉花糖实验,让孩子在有棉花糖的桌前等待,看孩子的反应。
孩子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直接吃掉棉花糖,不要任何奖励;第二,实在忍不住可以按铃后吃糖,依旧没有奖励;第三,始终不吃掉棉花糖,到了规定时间后,可以获得一个格外的棉花糖作为奖励。
后来针对这波孩子进行追踪研究,发现擅长等待的孩子长大后更有成就,因此才得出“延迟满足”有好处这个结论。
但是这个实验根本上,证明的是个别孩子具有延迟等待的能力,他们有自我管理的决心,并不代表孩子本身会因为延迟满足而脱离本性。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即便是不说出来,在眼神中也是能看出来的,喜欢吃和玩是孩子的本性,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真正做到延迟满足太难了。
父母面对延迟满足应该知道的真相
1)延迟满足是有年龄界限的
在跟踪报道中,很多人漏掉了一个重要结果,那就是研究人员发现,4岁以下的孩子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在孩子5-6岁时,才逐渐具备延迟满足能力,此时还处在萌芽阶段。等到了8-13岁,父母才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训练他的延迟满足能力。
而对于那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延迟满足就像是直接抢走他们手中的棉花糖,让他们看着冰激凌不能吃,这只会让孩子更加烦躁。
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可能会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捣乱,就是因为父母认为,孩子会在刻意的延迟满足下控制自己,而没有想到对小孩在来说,控制也是伤害。
2)延迟满足的操控者是孩子自己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建议只是参考,真实的体验者是孩子自己,当孩子真正喜欢一件事物,他们会让自己进入一种特别的状态,专注且灵动,并不是父母所说的独立,而是由心而外的探索。
而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标准是孩子定的,规则需要和父母一起商讨的,这件事情的合理性也是孩子才能察觉到的,出发点不是大人,也不是大人可以营造出来的“延迟满足”环境。
父母们该正视延迟满足,做到“因才满足”
1)给孩子空间,体验自我管理
延迟满足并不是在孩子情绪已经爆发时,而是在玩得尽兴时。
比如孩子晚上不想睡觉,父母一般都是哄着,生怕第二天起不来,上学上幼儿园迟到。
父母其实应该试试给孩子空间,满足她的小欲望,玩到尽兴,第二天起不来迟到,这样的感觉孩子经历一次后,才会印象深刻,以后就不会奢求在睡前多玩一会了,也就学会了自我管理。
2)陪孩子一起完成难做的事
孩子找到父母帮忙,就说明这件事他可能自己搞不定了。
这时,父母可以放下架子,告诉孩子:你不想做了,我可以帮忙,但你还没有体验过做这件事的乐趣,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来完成这件事。
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总是有期许,也喜欢完成后有成就感的事。父母就是要在讲明道理后,带着孩子一起做,而不是代替。时刻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兴趣点、思考力,在一起做的过程中不断发问,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困惑,一起解决,这也是一种“延迟”的快乐。
3)让孩子学会等待
父母该让孩子学会等待,这比“延迟满足”更有意义。
等待是为了遇见更好的结果,事先讲好等待的规则,让孩子营造属于自己的期待。并且呀哦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释放,哭也好笑也罢,完全是出于自愿,而不是环境的创设。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孩子最好的帮助,而当爱和关注足够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就会成为精神共同体,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