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一种生活状态。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过一些幸福的体验,只是有的人似乎特别受到幸福的青睐,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事情,会在TA身上发生。
有人提出了这样两条与幸福有关的公式。
幸福感=R*满足感(R:幸福商)幸福=幸福感*时间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幸福商、满足感与幸福所持续的时间。
所谓的幸福商,也就是一个人对于幸福的感知能力,对幸福越敏感的人,拥有一双更加善于发现幸福的眼睛,也就更加容易感受到幸福。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则将幸福分为3个维度,分别为快乐、投入和意义。
一个人拥有的财富以及社会地位,虽然能够有效提升生活水平,可是却不能成为衡量幸福感的唯一指标。
幸福,是需要用心才能感受的,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往往是内心具有这3个特点的人。
敢于做自己
有人说,越自私的人,往往生活得越快乐。
这种说法虽然听上去有点别扭,可是又让人忍不住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道理。
实际上,这是由于在这句话里,模糊了“自私”和“做自己”的概念。
自私,是一个负面的人格特质,极度自私的人,通常也不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社会化是一个人建立健康自我人格的必经之路,一个人如果无法融入到社会之中,那么也就意味着,TA会采用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来获得自我的满足感,而不是通过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来获得自我实现。
自私的人,是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感的。他们可能会狂喜,因为一些自私的方式,能够通过打压别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但他们也会让自己陷入到一种黑暗的深渊之中,因为一个只考虑自己的人,也不会有人会愿意为TA着想。
做自己不等于自私,而是能够意识到自我的价值,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去讨好别人,敢于去争取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混淆自私与做自己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会让陷入到自我孤立之中,去追求一些短暂的享乐,而不是获得真实的幸福感。
懂得感恩
世界上没有真正不幸的人,只有不幸的人,还没有学会感恩。
有人说,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因为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阳光、空气、朋友、家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挫折,生活里,永远都会存在一些能够让人感觉幸福的事物。
如果一个人没有拥有感恩的能力,那么再大的幸福,也会让人习惯成自然,慢慢地,也就失去了感受快乐的能力。
有的人,会把挫折当做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经历,从里面吸收养分,活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的人,则会在失败面前抱怨生命的不公,而拒绝了让自己成长的可能。
这两种人,哪一种人更加容易感受到幸福呢?
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赛里格曼有关幸福的3个维度里,快乐是很多人所渴望也非常认同的一个幸福构成,可是投入和价值却是两项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指标。
投入意味着,生活里有一些能够让我们不断地去努力,不惧疲惫的热爱。价值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自己热爱的事情里,不断地获得自我的满足感。个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中找到一种联结,就是说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同时这项事业也能够为他人创造价值,甚至服务于整个人类社会。
在这个越来越物质的社会里,谈理想会变成一个人身上不切实际的标签。
可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无法理解人生里获得自我实现的那种终极幸福感的。
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要思考,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需要的幸福,往往也是独一无二的。
没有人能够代替别人去感受世间的万事万物,而幸福,正是源自于我们对于这个客观世界所产生的种种感受。
你幸福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别急着想要去改变这个世界,换个方式去看待它,或许它也会改变你内心的这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