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心理治疗可以改变一个人吗?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
一方面,大家会莫名觉得心理治疗师很厉害,“读心术”、“催眠大师”、“操纵潜意识”,各种技术被传得神乎其神,似乎治疗师通过一个微小的动作可能就会看穿你的内心;
另一方面,大家又对自身的伤痛抱有强大的执念:
我的问题是属于我个人的隐私,已经打上了我成长的烙印;虽然它有时会让我很疼,可我也并不相信一个陌生人仅凭几句话的交流就可以治愈伤痛、改变人生。
既期望改变,又不敢相信他人,所以很多人在痛苦来袭时只能默默忍受,或者是暴力转嫁他人。也因此,心理治疗在我国是一个远未兴盛发展的行业。
那么,心理治疗到底能不能改变一个人?如果能的话,它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改变,又需要多长的时间?这种改变是稳定的吗?还是说遇到类似的刺激又会复发?改变之后,我的生活真的会变好吗?
以上种种疑问,几乎是每一个对心理治疗感兴趣的人都会想到的问题,而今天介绍的这本《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就系统又深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参与心理治疗,我们的人生到底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它由加拿大心理学博士Monique Brillon执笔,从心理治疗实务出发,根据自己40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神经科学与心理治疗最前沿的理论所撰写的一本书。
它深度剖析了心理治疗的本质与精髓,坚定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得更好的潜能。
在心理治疗中,信任,是治疗师和来访者必须面对的重大关口。
想象一下,你会愿意对一个陌生人随意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地谈论着内心深处最羞耻、最痛苦的回忆吗?
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尤其是那些身在痛苦之中的人。
对于急需帮助的来访者来说,如果他无法信任治疗师,无法全情地投入到这场治疗中,那么这种坦露无疑会让伤口“雪上加霜”,甚至引发一系列“感染反应”。
信任他人,是存在巨大风险的。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李晨扮演的吴哲曾说过一句话:“过分相信他人是一种天赋,而我没有这种天赋。”
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他与许三多在教官袁朗组织的考核演习中。
考核中许三多并不知道这是一次演习,虽然他也发现了很多奇怪的地方,但还是傻乎乎地往前冲,最后他在距离目标最近的地点被击毙。即便如此,他还是本次演习中表现最好的人。
而吴哲,这个军事、外语双学士,军事院校的高材生,在发现了任务中很多不合常理之处时,果断选择了退出。他认为自己受到了玩弄,不愿意继续前进。
袁朗问他:“你想没有想过,如果你不怀疑,你就可以离目标更近一步。”
吴哲看了看蹲在墙角的许三多,坦然回答:“我做不了许三多,但是他也取代不了我。”
这个场景让我印象如此深刻,观剧时不由自主地想:
当我们处于危险之中时,当前方的路并不明朗时,我们是否愿意付出如此的信任,把命运交给他人?
这其实也是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来访者并不了解治疗师、并不确定对方能否有效帮助到自己时,他要如何建立对治疗师的信任,如何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充满信心地跟随对方穿越这段不知归期与终点的旅程?
专业的心理治疗与普通关系中的聊天说话有本质的区别。
它并不是一次简单的答疑解惑,也不是听任来访者肆意地发泄情绪,更不是完全迎合来访者的认同“站队”。
心理治疗的过程,更像是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双人舞”:
每一位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都在演出双人舞,他们随时变换节奏,你走一走,他走一走,有时还要停下来,等一等,而不是一味地催促。
最终的舞步是否优美,不取决于治疗师一个人跳得有多快、有多好,而在于双方的配合……找不到这样的配合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心里有底,改变正在发生。”
对于来访者来说,这是一段艰难的开始:
有人习惯了让自己淹没在当前的痛苦之中,并不愿意去寻找真正的原因,因为一旦深入探寻,自己可能会处于更痛苦的处境;
有人选择用理智化来压抑内心真实的感受,面对着治疗师他们侃侃而谈、有条有理,但实际上却是情感僵化、捕捉不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流动;
还有一些人治疗的动机质量并不是那么高——来访者是被某些原因逼迫,或者是出于自配偶或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心理治疗,本人并不认为需要帮助……
防御是人类面对痛苦时本能地反应,它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固执地认为“我没病”,也可以是强烈地要求“帮帮我”,还可以是顺从乖巧地表示“都听你的”。
无论何种,来访者们都是在抱着一层厚厚的防御“铠甲”在求助。
而治疗师的任务,不是用武力打破这“铠甲”,也不是用高超的理论劝说来访者自己脱下“铠甲”,而是允许来访者带着这层“铠甲”一起来探讨:
为什么见到我时你会有这层“铠甲”?是治疗过程中某个细节触动了你吗?还是这层“铠甲”在你生活中一直都存在? 你在用它来保护什么?为什么这个地方需要保护?……
允许来访者带着防御进入,这是建立信任的重要一步,也是治疗开始的第一步。
对治疗师来说,你看到了来访者的防御,你并不高高在上地要求对方轻易除去,你接纳这是他独特个体的一部分,你尊重并重视他这份“独特”,这,就是最好的开始。
虽然心理治疗有众多流派,并且强调每一个来访者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但是真实的治疗流程,仍然有固定的治疗框架,包括日程、节奏、收费标准、付费方式等。
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固定框架?它不能够根据治疗的进展随时调整吗?还是只是为了保证心理治疗这种商业模式的稳定创收?对于来访者来说,它又有什么好处?
“在心理治疗中,框架决定了改变过程能够被触发的环境。”
作者认为,鉴于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即将投身的工作的性质,他们的关系很可能会经历震荡、愤怒、争吵和修复时刻,这需要诚实和相互尊重。
因此需要营造一个环境,让来访者能在其中感受到足够的自由,从而去感受内心产生的所有情绪,容忍所有浮现在脑海中的想法,甚至可能是攻击心理治疗师的想法。
简单的说,框架就是一个“容器”,因为有了这个“容器”,来访者的感受才能自在涌动。
想要拨开迷雾、突破层层防锁进入一个人的内心,并没有那么简单。
2010年,由 “小李子”莱昂纳多主演的电影《盗梦空间》上映,讲述了一个“造梦师”试图通过在对方脑中打造层层梦境而“植入想法”的故事。
影片一经上映,就引发了众多心理学爱好者的探讨:
莱昂纳多造梦的方法,是“绕开”意识的“大门”,用特殊的手段将想法放入对方的“潜意识”,让对方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认为“这本来就是我自己的想法”,从而神不知鬼不觉实现改变对方的目的。
但是现实中,我们真的能如此轻易地进入一个人的潜意识吗?
很难很难。因为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能轻易地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很多人对自己的了解,只存在意识中;对于潜意识里的想法和感受,他没有任何察觉。而这种“无知”,会随着心理治疗框架的确定、治疗过程的逐步推进,慢慢显现出来。
例如,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可能会迟到,也可能会临时取消治疗。原因当然有很多:临时有事,闹钟不响,堵车了,今天不方便……
这些都是很客观实际的理由,来访者本人也没有任何敷衍。
但是在治疗师的眼中,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所有有意识的行为背后都存在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影子:
由于心理治疗将直面来访者长期以来试图回避的问题,来访者本身会在某些时刻更强烈地感受到痛苦,感到自我防御机制不再有效,所以治疗本身就包含着动摇、怀疑和不确定的时刻。
那么,这一次的迟到或者缺席,究竟只是因为这些客观因素,还是因为来访者内心发生了动摇?动摇的背后,又是哪些潜意识在进行投射?
像《盗梦空间》里造梦师一层一层搭建梦境一样,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需要穿过的防御,也是一层又一层。这个过程,不能说像影片中那样“凶险无比”,但也同样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从最开始的评估动机,到心理诊断、订立协议,尔后正式进入治疗,心理治疗师所做的每一步,都是在面对着巨大的风险:
“当我们如此亲密地进入一个被痛苦折磨的情感世界时,我们其实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我们可能会陷入他的经历和痛苦之中无法脱身。
……尤其在面对那些情感严重缺失,想要与心理治疗师形影不离的脆弱来访者时,心理治疗师这种失去自由度的风险会更大。
如果对来访者表现得太亲近,就会引起他们情感需求的高度期望,但这只能为来访者带来失望并引起他们的攻击性反应……”
而治疗框架的确定,除了能保障来访者心理自由地流动,也同样能保护心理治疗师——治疗师也必须通过适当的距离来保护自己自由思考的能力。
这是一段风险与美景共存的旅程,好与坏,都需要两个人共同承担。
最后,特别想提一下这本书的读者:究竟什么样的人,才适合读这本书?
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具备一定的专业深度,比如书中对于“主体间性”的表述:
“在这种隐形的情感交流中,出现了一个主体间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人的情绪和思想与我们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在不断地进行对话,互相影响和改变。这种与他人共同创造的持续交流构成了丹尼尔·斯特恩(2003)提出的’主体间母性’……”
看起来很晦涩,似乎不容易太懂……但是没关系,阅读时你跳过这些专业的词汇,一样可以顺利地理解接下来的内容。
而作为一名非心理学专业人士,我更看重这本书对于普通人的启迪与影响:
了解心理治疗的过程、原理与规律,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好处会在不经意中浮现:
当对方保持沉默时,你不会只知道焦急地催促,而是明白沉默其实是一种“阻抗”,对方是在用行为向你传递比语言更重要的东西;
当对方咄咄逼人、严厉苛刻时,你不会心慌,而是会思考对方强硬的态势下究竟掩藏了什么,他是在实事求是,还是只是虚张声势?
而面对他人的脆弱、崩溃、偏执、猜疑、依赖、过度索取……懂一点心理学知识,就会知道如何在他人“跌落”时去接住对方,同时又清楚自己帮助的“边界”,不让自己受伤。
有人曾说,在这个时代,每个人其实都有病。
区别在于,有人足够幸运,能得到温暖的家人和朋友,能在爱中被拥抱、被疗愈;
而有的人则孤单无助,只能默默忍受;忍受不了,不得已去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需要被治愈,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机会去治愈别人。
因此,再次推荐加拿大心理学博士Monique Brillon的《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不管你是从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角度去读这本书,它都会给你带来触动与启发:
在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中,关系就是一切;最重要的时光不是在远方,就是在当下;而人的感受,就是治疗的核心。
后续:
由于这本书读起来感觉是在太好,一篇文章远不足以写完它对我的启发,所以接下来会陆续推出《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的拆书短文(2000字左右),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