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活得清醒而认真,无论别人说什么、给什么建议,他们总能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哪怕偶尔会有修正的时候,但从来没有转换过赛道。
但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本事。
我们就像那只被蝴蝶迷下山的小猴子,看到桃子就摘桃子,看到玉米就掰玉米,看到小兔子就想和兔子玩,最后两手空空地回了家。之所以会以三心二意的态度对待生活,无非是我们认为总有更好的东西在前面等着我们。可是前面的真的更好吗?我们真的能得到吗?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总有迷之自信。
归根到底,这和人的认知有关——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如何审视自己的目标。
周岭的《认知觉醒》一书里,他这么剖析:
“年轻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的将来能有多差,认定美好的生活会自然到来……然而现实并不总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这份十足的信心陪伴多年之后,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并没有变得特别,而是在不断地服从社会规则和应对生活的烦恼,开始随波逐流……”
想让自己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觉悟,并坚定地朝着自己期望的目标前进,不妨看看周岭的《认知觉醒》。
在这本书里,周岭讲述了: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刻意练习、深度学习、关联、反馈这7大底层概念。在他看来,一个人想要认清自己,可以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三个方法;想了解和认知这个世界,可以用练习、深度学习、关联、反馈四个方法。人能够做出改变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在看清自己、认识世界、洞悉底层内在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专注力、自控力、行动力和情绪。
一、能自我控制的人,更能掌控自己人生的方向
在“奇葩说7”里,刘擎教授说,我们人天生就是认知不对等的生物,我们常常知道自己不要的是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意识到自己当下在做什么,将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人,但现代社会却也给了我们许多试错的机会,我们可以逐步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可为什么大多数人确定了自己要什么,还是没办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呢?
大学毕业,同学小A选择在广州工作,在他看来,大城市、高薪资、好福利,这些都是“未来可期”。可半年后,他选择离职。他说,一天从早忙到晚,工作又琐碎,每天回到家就“葛优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第二份工作,他选择了工资没那么高,但能让他有更多可支配时间的活儿。他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晚上回家看一部电影或者读书,每周3次健身房……他说,这些安排一周两周还可以,到了第三周,他就坚持不下去了。
无论是整天浑浑噩噩地忙碌,还是立flag最终却实现不了的无奈,其实都是自我控制力不强的表现。
周岭在书中说,我们天然会被潜意识控制,凡事都会下意识选择“easy模式”。可是,那些能够根据环境选择更有意义行为、赋予目标更强烈价值、拥有更强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往往才是取得更高成就的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成为控制自己人生的舵手呢?
周岭提出了一个应对策略:“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
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的时候,都是“选择的节点”,它决定了我们能否掌握自我控制的主动权——如果任由本能左右自己的行为,我们自然会选择娱乐。在这个节点上,我们把自己接下来想做的事现在脑子里过两遍——第一遍往往是本能,过两遍是为了让理智占主导,让自己“想清楚”。清楚之后,我们需要产生“明确的主张”,例如接下来打算看书,那就必须具体到哪一本书、书中的哪一个章节、看多长时间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在这“花花世界。”
在书里,周岭将这个过程总结为3种方法:
1、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2、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3、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每一次的自我克制,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审视和自我控制。行走在人生的大海上,我们只有控制住自己,不被海妖的歌声迷惑、不被跳跃的海豚误导,掌控好人生的舵,才能到达自己想要去的“新大陆”。
二、深度学习,才能找到人生好出路
在读周国平先生的《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时,有一位共读的小伙伴说,在读书的时候,联想到了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整个人豁然开朗,而每次在她困惑的时候,重读这本书总能找到答案。
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不是人际关系,而是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对信仰的看法、对人生目标的抉择。
从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到选择回老家996,再到后来自己创业的007,我也很困惑,每次在自己人生关键的节点上,都有人推着自己前进,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固然有了“走一步算一步”的轻松,可我似乎又是在走着别人帮我安排的路上,这是我想要的吗?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给了我第一个答案:关键节点上的选择,要看和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否一致。
周岭的《认知觉醒》给了我第二个答案:假如每一个的人生阶段目标都很轻松就达到,那就该警惕:成长打破惰性,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和本能作斗争的结果,假如每每都轻松,那很可能是自己潜意识里就选择待在舒适区,放弃可以做出改变的拉伸区。
假如我们想要磨练自己的理智,给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就需要主动走出让人颓废的舒适区,暂别得陇望蜀的困难区,先在中间过渡的拉伸区走一遭。而打磨自己、培养新知识技能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在拉伸区进行深度学习。
周岭在书中提出了深度学习的三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高质量知识意味着放弃快餐式的学习,将快学、多学带来的安全感转化为接受挑战、直面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选择直面而不退缩,才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
2、深度缝接新知识:将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对个人的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真正起作用的,是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联结,把学到的东西转换成已有认知体系中的一部分。
3、输出成果去教授:心里想得明白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教授和缝接能互相作用,进而巩固“学”——“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个人能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别人自己学到的东西,说明这样东西已经被消化了十之八九。
一个人只有在某个领域积累到足够多的知识,掌握到足够多的技能,才能有底气冲刺自己期望的目标,而这,就是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行动当然重要,但行动方法更重要
你有哪个坚定不移的flag是最终被实现的吗?我有。在某一个英语学习平台上,我做了99元打卡100天的承诺,在这100天里,我看完了3本英文小说。但是100天过后,我就再也没有拿起过英语书。而这段强制时间的后遗症,就是我在好长一段时间里,一看到英语单词就烦躁。
我们谁都知道,“期待”、“盼望”都只是空想,想要做自己时间的主人,让自己获得改变,最终的落脚点在“行动”。可大概我们都没想到,一旦“行动”过了头,我们很容易就选择放弃。
周岭在《认知觉醒》里,提出了一个悖论:
“当自己从来没有主动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以为做成一件事很容易,于是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和想法,而欲望越多,就越做不成事。”
这就好比每年年初,我们立一箩筐的新年flag,可到年末一清点,真正实现的寥寥无几。凡事都要适量,行动也如此,因为我们能做到的,真的很少。
要让自己每一次行动都落在实处,让每一次定下的目标最终都能完美达成,我们需要先审视自己的行动量——只有确定自己的某种努力,足以让事情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的行动才算是有效的。而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对自己抱有更大的宽容和耐性:如果什么事情都能一蹴而就,那人为什么要努力,躺赢不是更好吗?有这样的态度,我们就能用更成熟的心态包容自己的笨拙。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将“改变”看成衡量自己行为是否落到实处的标准,我们的视线也将更聚焦,甚至能打破“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做不到”的魔咒。毕竟,在这个“魔咒”里,衡量我们行为效果的是“做到”,而不是“改变”——这正如周岭说的“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凡事以改变为标准,我们的成长路线也就更加清晰,这才是用行动改变人生的好方法。
996或007的时候,我们会抱怨时间不由自己安排,可是一旦有大片的空白时间,我们也依然安排不好自己的时间。与其说浑浑噩噩的状态由环境决定,不如说是内在认知不足引起的。在周岭的《认知觉醒》里,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刻意练习、深度学习、关联、反馈这7大系统互相作用,它们构成了我们改变自己人生的可能。
我是@嗡阿冰,书评人,这是我阅读的第35本书,第52篇书评。关注我,让阅读更轻松。
举报/反馈

嗡阿冰

1320获赞 463粉丝
书评人,越分享越成长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