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光提醒:你想知道依恋人格是什么吗?每种依恋方式又是如何影响人的恋爱关系、友谊、育儿甚至世界观的呢?你又是哪种类型呢?一起来看看吧!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你的?又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依恋理论是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在1968年提出的,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表示人们会形成依恋模式的社会关系,一切都基于和父母或者抚养者的相处经历以及他们对于其需求的回应程度。主要有四种依恋类型:全依恋、回避型、痴恋型以及破裂型;一般来说可以做去下描述:
全依恋:他们的需求在小时候被完全满足,就会觉得人们都很善良并且值得信任,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回避型:这类人的童年被父母忽视,你觉得别人不好,但觉得自己很积极并且只相信自己。
痴恋型:痴恋型也叫矛盾型,你的需求没有被试试满足,你开始过于重视爱并且怀疑自己的价值。
破裂型:破裂型是指孩子在混乱和暴力的家庭中长大,这些人一般都很受伤变得情感麻木,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这也叫做不安依恋。
现在我们再深入一点,谈一谈依恋类型对生活的五种影响。
第一 感情
破裂依恋的人难以维持有意义的感情,因为他们会将童年不健康的模式延续到长大,寻找相似点是人类的本能,哪怕那个相似点是消极的,毕竟相似点就意味着舒适;回避型会犹豫与人亲近并且在长期承诺上有问题,担心被抛弃,他们会和对象保持距离,好在被抛弃前离开;相反,痴恋型人会极度渴望亲密关系,他们会紧紧贴在对象身边,依附在上面,由于不信任别人,他们会容易嫉妒、控制。
第二 亲近的朋友关系
全依恋的人更加友善外向,很容易就能交上朋友;回避型的人则倾自己呆着,不和亲友走太近;矛盾型对于拒绝异常敏感,他们很容易变成老好人,渴望社会认可和被受欢迎。
第三 伴侣
不论亲子关系是不是很糟糕,我们会倾向于找到与父母类似的伴侣。回避型会找到容易忽视感情需求的那类人,焦虑矛盾则喜欢感情上不满足的伴侣,让自己成为全身心投入感情的人,实际上研究显示,回避和破解型更容易陷入含有暴力的感情。
第四 养育后代
功能失调的家庭留下的伤痕是很难愈合的,能够很好地调解情绪的人,背后一般都有健康的家庭;回避型的人会长成情感距离很远的父母,不知如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会过于强调独立和自足,告诉孩子没有人会一直帮你;同时,矛盾型的父母最可能打压孩子,他们控制欲强、严格、过于强势。
第五 世界观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教会我们值得被如何对待,期待别人如何对待我们。全依恋的人们外向,因为他们长大时就相信人的善良,他们可以轻松与人交往,自如面对亲密关系;回避型会很小心周围的人,充满怀疑,他们认为世界可能是一个冰冷且严苟的世界;矛盾型觉得问题都是再自己,太粘人、自找麻烦、没有自尊等等,不断的寻求确认。
你的童年以及和父母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你,决定了你的想法,以及你对他人的态度。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你并不需要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严格。你必须从自我入手,接受自己的缺点,且同时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你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你也不是一无是处。当你遇到一件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后,你可以多给自己加加油,比如相信自己,我一定可以的,其他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一定也可以。当你多感受过几次,自己以为会失败但是却成功的事情之后,你的紧张焦虑感就会慢慢消失。袒露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别人并不会因此看低你,反而会觉得你很有勇气,你也会收到他人的认可和赞同。
小时光提醒大家:每个人都值得被爱,没有人是注定要孤独终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