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事件表面,直击内心真实!
最近几年,骇人听闻的犯罪消息非常多,而且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趋于幼龄化。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看着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花季陨落,除了痛心疾首,还有一份担忧:怎么才能第一时间识别罪犯,并且远离他们呢?
其实,一个人的人品如何都写在了脸上,只是我们没有学会分辨而已。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讲,面相说有其可取之处,也有不科学之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相貌不端,那么他的品行也必然不端。这类人就像电视剧里的反派,从他一出场开始,你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人。我们有这样的判断,主要是从对方的眼睛来判断。
从心理学方面分析,即使是再会伪装的人,也只能伪装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很难伪装自己的瞳孔。我们可以强迫自己哭,也可以强迫自己笑,但无法强迫自己的瞳孔进行收缩、扩张。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说谎的时候,是不敢直视对方的。
正因为眼睛无法伪装,所以眼睛才能暴露一个人最真实的性格。
我们通过观察很多罪犯可以发现,越是穷凶极恶的罪犯,越有一双充满戾气的双眼。古人用“鹰视狼顾”来形容一个人的戾气很重,如同鹰和狼一样恶狠狠盯着人看。而从现代犯罪学来分析,当代社会有这种眼神的人,往往有个不幸的童年。
鲁迅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童年的经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童年时期经历过不美好的人,会在长大后慢慢演化成罪犯。童年的痛苦,会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即使在成年之后,再美好的事情也难以平复伤痕。于是眼神中便带着一股戾气,对世间的一切都充斥着攻击。
面相与犯罪的联系
通过面相分析判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做法,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最早可追溯到《礼记》,其中记载:“凡视上于面则傲,下于带则忧,倾则奸。”就是通过对面相分析,判定一个人的性格。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到他的心理和眼界,慢慢由面相凸显出来。打个简单的比方,小偷总是贼眉鼠眼,就跟他的“职业习惯”有关。因为日常行窃的时候,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情形不对,立马撒丫子就跑,就跟家里偷米的老鼠一样,所以面相才会变得“贼眉鼠眼”。
坏人常有的几种面相
意大利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刑事人类学派的创始人龙勃罗梭在犯罪人类学上颇有建树,著有《犯罪人论》一说。 龙勃罗梭分析,罪犯都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生理和精神两方面。
那些额头扁平、眉骨凸起、眼窝深、脸型不对称、斜眼等等面相的人,和性别特征模糊、易被激怒、纹身、迷信、视觉敏锐、丧失痛觉的人,往往都是潜在的罪犯。
颜值和面相是两回事
值得一提的是,面相和颜值可是两回事。一个人可能颜值比较高,长得很好看,但是他的面相却充满了戾气;有的人虽然长得有些丑,但是却让人感觉很温和,很舒服。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会有衣冠禽兽这一说。就是因为自古以来,很多人还是习惯把颜值当面相来分析。
说到这,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杀害花季少女的案件。这些案件都有一个特点,该女生和罪犯之间有过紧密的联系,随后被残忍杀害。
按照面相学来讲,只要冷静分析一个人的面相,就算不能断定一个人到底是好是坏,但是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总能被我们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吧。这里就要提到心理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效应——光环效应。
当人们对对方某一点有了良好印象后,会在产生好感的过程中自觉屏蔽掉对方的一切缺点,觉得对方浑身都散发着光芒。用中国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人们习惯对颜值高的一切事物,贴上一切美好的标签。就像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是仰慕班里那个颜值高的同学,总觉得他一定非常友好。
所以,光环效应在我们社交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我们无法正确判断对方的好坏与真伪。只有等到对方真面目露出,人被某点刺激到,才会正视对方的缺点。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在社交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被坏人钻了空子。
- 终 -作者 | 我执编辑 | 里小摇心理调研所 | 洞悉事情背后心理参考资料:《Crimin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