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取决于性别、年龄,也不取决于学历、权力,而取决于每个人的认知能力。
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都是学校教育,学到的都是文化知识,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开发的是智力,但都不是认知。
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是密切相关的,认知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
认知不来自于意识,来自于我们面对的世界,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感知,转换成行动。
“见多识广”,就是一个认知过程。看见的东西越多,储存在大脑中的东西越多,将来对这方面的知识就了解得越多。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呢?
一、心态
孔子曰:“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想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不但不能不懂装懂,很多时候就是知道一点,都不能说知道,因为你以为你知道,未必真知道。
当你有“我知道”的心理,就会缺少探索、求知的想法。从认知升级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对任何事说:“我知道”。
这不仅是态度上的谦虚,而事实也是如此,当你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者,你会发现你要学的东西很多,越学越发现不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
只有从心理上承认自己无知,才能虚心接受新知。
现代化之前的某些人类文明曾经犯过无知的错误。他们认为自己了解整个世界,什么都知道,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太多东西不知道,所以限制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更可笑的是,现代社会竟然还有人犯这种错误。某些西方国家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殾能控制,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将承受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后果。
现在的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
老子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知道自己不知道,或假设自己不知道,不断的自我否定,不断的自我修订,才能成为更完美的人。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或者硬装自己什么都知道,不虚心接受未知,必将一事无成。
只有常怀自我否定的心态,才是提升自我认知的基础。
二、行动
心学大师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知行一体,知来自实践。
古时候赵括熟读兵书,对于排兵布阵,谴兵调将,说得头头是道,但没有实战经验,真正上战场打仗,只能是功亏一篑,纸上谈兵能算得上真知吗?
行动才有可能证伪,坐而论道没有任何意义。
“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方知寒;“知饥”,必已知饥了,方知饥,所以说,知行是分不开的。
知决定行,行又决定知。
人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你也知道读什么书对你有好处,但你并没去读,跟不知道有什么区别?
你知道戒烟很重要,健身很重要,早睡早起也很重要,但你不去做跟不知道有什么两样?
知道了,不去行动,等于不知。
不只停留在知,而是把知变行,才是提升我们认知的重要途径。
三、学习
“器虚则受,实则不受,物之恒也”。
器皿的价值在于它的空,我们的大脑何尝不是呢?
书法讲“疏密”,画画讲“留白”。我们的大脑也要学会“留白”,只有“留白”才能装进新东西,诚实面对自己领域的无知,并试着加以填补。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时,我们会对看到、听到所有关于这件事情的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进行推理、分析、判断,得出结果,然后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水平高低就取决于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所以不断学习是我们提高认知能力的关键。
不断学习,不断行动,不断“填补”知识,不仅能使我们自身变得出类拔萃,而且是人类探索世界,拯救地球的必然需要。
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生态环境、能源问题,一直是人类担心的问题。
其实,世界并不缺能源,而是缺能够驾驭并转换符合我们所需能源的知识。
结语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的不同。那些高高在上、赚着大钱的人,都是因为眼界宽、认知能力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永远与比你知得多的人在一起,你的认知也会得到提高。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