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理智的人,面对分手这件事,都难逃痛苦这一劫,就算你是提出分手的那个人。
为什么分手会让人那么痛苦?面对分手后的伤痛,我们是该交给时间慢慢恢复,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应对措施让我们更快走出失恋的阴影,从容迎接新的生活和新的恋情?
时间也许会让你不再难过,但不一定保证你不会重蹈这一次恋爱的覆辙,所以,你需要一位专业的导师带你尽快走出分手的伤痛,同时重塑独立健康的自我,分析分手的根本原因,并从中学会真正拥有一段幸福稳定的亲密关系。
这本书会带你找到自己的答案。《分手心理学》,一听名字就是写给正在经历分手的人的。
作者曹雪敏是复旦大学心理学博士、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1年。她将自己长达5000个小时的咨询经验结合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的给出治疗失恋的良方。既有专业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也让普通人能一读就明白,读完就能用。
书中关于亲密关系和爱的本质的探讨,我觉得不仅适合失恋的人,正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或者正打算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人都值得一读。
一段恋情结束,痛苦是必经之路。就像文章开始说的,就算提出分手的是你自己,你也会痛苦。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可以从客观的生理角度来解释,就很容易理解了。
两个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有快乐、激情、温暖、依恋的感觉,这些感觉的产生依赖于人体内分泌的一些激素,比如多巴胺,催产素等等。就算你已经不爱或者因为受到伤害而提出分手,原本的这些激素会因为分离,不再分泌,身体就会因为激素缺乏感觉非常痛苦和难受,就像戒烟和戒毒的过程一样。而这种难受的感觉交给时间就可以解决,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当这些激素经过一个周期的代谢循环后,慢慢就能恢复平静。
所以,首先,我们要正视和接纳分手很痛苦这件事,它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反应。其次才是关于感情的思考。
作者在书中探讨爱的本质时,提到一个心理学上的“具身认知”理论,意思是身体上的反应会强化我们心理上的感觉。比如经典的“吊桥实验效应”,人们在能稍微激起恐惧反应的环境下更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其实是因为害怕等其他因素导致的心跳加速这些生理变化误导了我们的感觉,以为那是爱的感觉。
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分手时的痛苦感觉。
知道这一点,对于如何缓解失恋后的痛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你明白了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体原因,所以不要自责和过度纠结爱情本身。
感情问题,最终其实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一次失败的恋情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也是一次重塑自我、学习如何更好地经营亲密关系的机会。
作者根据分手后的状态给出了5个应对步骤。第一步,针对分手后的负面情绪给予急救。第二步,保障和维持低迷期的生活效率。第三步,从心理需求的角度重新分析上一段关系以及分手背后的真正原因。第四步,从心智模型的视角重建自我。第五步,带你从心理科学角度重新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爱,如何更好地经营一段亲密关系。而这是重新拥有一段幸福关系的关键。否则,人们很容易因为同样的原因爱上一个人,最后又因为同样的原因分手。
每一步都抓住分手者的需求,带你在理智的分析中逐渐平静下来,通过文字带给你的思路,走出失恋的迷雾。重新获得自我的成长。
关于分手,你可能有各种问题各种想不通想不明白,你几乎都能在书中找到对应的答案。
分手让人们产生的痛苦的负面情绪和状态有哪些呢?这些情绪背后代表着什么呢?
自责,愤怒,悔恨,怨恨,羞愧,悲伤,难过,焦虑,孤独,空虚……甚至出现抑郁、失眠。这些情绪的背后其实都映射了自己的某种心理需求。明白了这些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再配合使用一些心理咨询中总结出来的有效的行为方法,你就能很快以正确的方式发泄和处理好这些情绪。让自己不会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再次被伤害。
如何让生活能继续正常进行?
失恋的人总是情绪低落,严重的时候甚至没办法处理正常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如果这个时候你想离开一段时间,没有关系,逃离上一段感情熟悉的环境对你来说是有好处的。如果实在没机会旅行,也可以把熟悉的环境重新布置一下。
先向相关的朋友和同事坦白自己遇到的问题,舍弃一些繁琐的事务和流程尽量简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流程,然后让自己从最简单的步骤开始让进入工作状态。
如果有想复合的想法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要辨别自己或对方想复合的真正理由是什么?如果只是不适应单身生活、不甘心、或者被对方的新欢刺激而想复合,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是因为在分手后意识到对方是你真正在意的爱人,有很多你欣赏的优点,而对于未来你们很有信心能幸福,这种复合才有意义。
想要复合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去着手:重新建立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站在对方的目标和需求上去经营两个人共同的目标,不经意地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用心和改变。
到底为什么会分手?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爱情,因为人都是在成长和变化的。当我们爱的方式没有根据环境的变化、人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慢慢就会滞后。爱情中的激情、亲密、承诺三个元素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只有我们自己不断做出改变和调整,才能让爱保持在最合适的状态。
如果两个人不爱了,那肯定是自己的某些需求在爱里得不到满足了。我们不妨回头梳理下,自己有哪些需求?对方知道吗?我们向对方表达过吗?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的?这样的需求过分吗?我们是怎样回应对方的需求的?思考完这几个问题,我们大概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了。
当然,如果是那种一开始就潜藏着危机的感情,分手也许是明智的决定。比如遇到那些价值观和行为近乎病态的人。比如在感情里使用PUA手段的人、暴力倾向、成瘾行为失控以及有人格障碍的人。
最重要的是重建破碎的自我。
经历一次分手,情绪和心理都会经历各种挫折,有过自我悔恨、自我怀疑,感觉自己也随着感情的破裂变得破碎不堪。所以重塑自我非常重要。
首先要学会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学会真正的爱自己。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爱别人。
根据自己的感受,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需求是什么?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围绕生存、繁衍、意义和价值感三个方向一想,就很明确了。
然后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你真正想要的事情上。
通过向内管理自己的情绪、压力,通过学习,构建更加成熟的心智模型。向外,尽力向那些积极的人际关系寻求支持,构建属于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让自己拥有更好的心理弹性,应对伤害,不惧伤害,始终成长。
爱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找到真爱,经营好一份亲密关系?
这是一个终极问题。关于爱的说法,众说纷纭。我们不妨在作者的梳理中,拨开迷雾,从现实中来看看爱的真正核心。
爱从现实中发展而来,很多人却被社会提倡的浪漫之爱迷惑,对爱抱有浪漫的幻想。
浪漫的感觉从何而来?心理学的很多研究表明身体的状态会误导我们的感觉。比如在晃动的吊桥上比在平静的公园里更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不是因为异性真的不同,而是因为吊桥会激起人们不被察觉的轻微恐惧,引起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紧张感,而此时人们遇见异性便误以为那是爱情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和另一半玩刺激的游戏更能激发激情,而平淡的生活容易消磨爱情。
与其等待浪漫,不如利用这种规律为自己的爱情制造浪漫呢?爱需要经营,用行动就能去爱而不是坐等爱的奇妙感觉。
其次社会流传的性别分工模板,也是误导我们理解爱情分工的误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现成的生活模板和爱情模板可以去复制。只有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通过行动去爱。先从爱自己开始,爱自己的身体,满足自己心灵的渴望,追求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目标。
一旦走在这条爱自己的路上,你也就很容易遇见适合的爱人,而彼时你也更懂得如何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对方。
分手是一段恋情的结束,更是自己的一个新的开始。愿这本书能带你走出失恋的伤痛、重塑幸福自我。
我是岚言知己,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