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心理疾病、精神类疾病的认识似乎过于偏激,仿佛在我们心中,拥有这种情况都是一些精神与心智都不太成熟或有问题的人。
类比到生理上,假如我们听闻一个人“生病了”,那么第一反应就是他患了比较严重的疾病,比如需要进行手术。
但其实,像头疼鼻塞这种身体不适也可以被称之为“生病了”。只不过我们平时不太重视,仅仅是一笔带过而已。
有的症状明明比较严重,却由于常见性被忽视;而有的症状其实很轻,只不过是比较罕见,就被人们当成洪水猛兽。专家认为,比较常见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大概有这样几种。
强迫性的行为反复
这一情况乍一听也许会与“强迫症”联系到一起,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
心理学领域专家Skinner曾提出在社会行动中的条件反射行为,即当一个人进行了某个社会行为之后,如果对这一行为的结果感到满意与兴奋,那么在进入相似的社会情境时,他往往会再次尝试前一次让自己满意的社会行动。
对人类而言,这种心理倾向是伴随着成长始终存在的,自婴儿时就会形成。
对于拥有这种心态的人而言,他会十分依赖自己感到满意与舒适的社会情境,即我们经常提到的“舒适区”。
当他们遭遇十分陌生的环境或社会问题时,便会陷入迷茫与无措,本能反应去寻找自己的“舒适区”,而不是解决眼前的问题,让自己学会适应新环境。
比如,当失去恋人时,曾几何时的甜蜜与美好都一去不返,每天的生活都毫无色彩。对有些人来说,他们不能走出这段经历,只是沉浸在回忆里,无法去过眼下的生活。
偏执的追求正常
也许有的人会疑惑,不追求正常,难道还要追求不正常吗?其实并非是这种含义,这种对正常的追求接近偏执。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就是在告诫我们,进行一切行为时切莫过于强求,一定要量力而行。
这种对于正常的追求,无论正确也好,不合理也罢,都属于一种“过犹不及”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对他们来说,生活必须如同瑞士钟表一般准确无误。假如有一个步骤和自己往常的习惯产生了冲突,便会让他们感觉到无法忍受,导致心情不佳。
“性”欲望的扩散
提到人的“性欲望”,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便是避不开的一位伟大学者。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十分强调人的性本能,甚至将之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他的庞大理论构架中,“性”是一种等同于人类本能的动力。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及生理上的感觉,都基于人类的“性本能”。
但由于性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隐晦的话题,所以人们在潜意识中会避开原本的想法,将自己的初衷“伪装”成其他动机与表现形式。
比如,在弗洛伊德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俄狄浦斯神话”。这一神话经过弗洛伊德的重新演绎之后,成为了基于男权社会当中,争夺性配偶的“恋母情结”。
所以,这种对于母性的渴望与珍惜是出于人类最初原的性冲动。人类社会在形成组织之后,对伦理道德十分强调,所以这种情感就以别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魂体分离”
这是一种类似于“战后创伤应激性”的心理,是经历了十分重大变故之后的正常反应,内心十分害怕与恐惧某件事情或心理,甚至会开始“怀疑人生”。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当我们很少与关系亲近的人来往,彼此之间则会越来越疏远。
我们在进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社会周边互动群体的变迁,随着这种变迁,我们的“心之所属”会始终产生变化。
当我们经历某种重大变故,有可能会经受不了打击,从而失去自己原有的意识与自我,进入一种十分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 The End -作者 | 汤靡达参考资料:《Psychopharmacology bulletin》
举报/反馈

猫里奥心理学

96.7万获赞 11.5万粉丝
每天耕耘最实用的心理学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