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后,我们每年都会许愿:“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直到有一天,因为怀疑孩子出现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却被医生告知“你的孩子疑似孤独症、心智低于正常孩子,需要尽快干预,否则影响入学。”晴天霹雳,不过如此。
质疑诊断是人之常情;接受孩子的问题是勇气;而在质疑之余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智慧。
今天的故事讲述者,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妈妈。
口述|杉杉妈妈(化名)编辑&整理|嗨脑仁图源|unsplash
No.01
尽管我质疑诊断,
但仍选择干预。
杉杉现在5岁半,半天在幼儿园上课,半天在机构接受干预。
三岁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他遇到了很多麻烦:规则感很差、不听指令、用不恰当的方式(抱人、捏别人脸)引起同学的注意等。后来,我们换了新的幼儿园,班里专门安排了一个老师来引导孩子2-3个月,慢慢地以上情况有所改善,我们以为他在慢慢变好。
很偶然的机会,今年4月份,孩子有一些抽动的现象,说话的时候会哼哼,像我们犯咽炎那样。
费了很大的周章,我们挂了上了一个抽动和孤独症的专家号,可是进入诊室以后,医生问了孩子几个问题,并做了一系列测试,然后跟我说:“你这个孩子,目前还不能界定为孤独症,但是需要尽快做干预,要不然明年上小学都成问题。并且,测试结果显示,他的心智比正常的孩子低半岁左右。”
当时我是很不认同医生的说法的,我觉得问诊的这些内容都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界定我这个孩子怎么样,更不能算是一个标准。
尽管我不会因为这样一个诊断就去判定我的孩子是什么,但既然医生给了这方面的建议,作为家长,我不能因为我的执着而让他背负风险,更不愿意等孩子进入小学后真的去承受融合困难这一结果,于是我便陆续开始了解干预相关的知识。
No.02
不要过分纠结新问题的出现,
要见招拆招。
在机构陪孩子做干预的期间,我会时不时跟家长们聊天,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都过分敏感了。但实际上,脱离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谈干预,都是“耍流氓”。
例如,杉杉最近出现了吃手的习惯,有些家长就会将其当作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行为,可在我看来,我首先会考虑是不是他的内心安全感不够了?基于这些考虑,我会先引导他正确认识这一行为,然后再加上一些正向的引导,让他慢慢戒掉吃手的习惯。
如果问题并不那么严重,我会先故意忽略它,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我们反复揪着某个问题不放过,反而会加强孩子的行为。
杉杉的语言还不错,最近特别喜欢说绕口令,还会自己学着编一些生活化的句子,比如“我和小诺是好朋友,我是小诺的小精灵,我会给他送礼物……”我们头几次听很新鲜,但是听多了自然觉得有些烦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强制他制止:“杉杉,你已经说了很多遍了,我都听烦了,你不要再说了。”类似这样的话都是无意义的,他只知道你听烦了,但仍旧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反,我会引导他:“杉杉,我觉得你说的这个很有意思,但是我们同样的绕口令一天只说三次就够了,你就可以换一个新的绕口令了,这样你的绕口令就会越来越多了。”听我这样说,他也觉得那是个好法子、会很好玩,每说够三次就会说“我该说一个新的了”。
所以说,不要太过敏感于“他怎么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与其过分纠结,不如见招拆招,想一些两全其美的办法。
No.03
做好孩子的“外交官”
这一点是我在杉杉进入幼儿园后领悟到的。
“外交官“当然不是指官场上的外交官,而是说:我们要做好他跟幼儿园老师、同学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尤其是在转校之前,我们在一所公立幼儿园,老师的要求很高、精力也不太够,没有时间顾他,隔三差五就跟我说“杉杉今天又把教室里的手工撕掉了”、”他今天上户外课又乱跑,叫不回来“、”他今天又乱抱同学了“等等。
刚开始我会直接将这些传达给孩子:“做户外活动的时候你不要乱跑、在教室不要随便抱同学“,但是在他三岁的时候他还不能理解这些指令,即便明白了也不懂得如何约束自己,因为他的自我管理能力还不够。所以即便我每天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他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劝说无果,我便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要想改变孩子的问题,不论是自己干预,还是寻找专业的机构,一定要掌握适合他的方法和节奏。
我们需要先自行消化老师的负面反馈,然后再一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方法,而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别人的负面反馈直接倾倒给孩子,那样仅仅是徒增压力和负罪感而已。
No.04
做小朋友社交的“引导者”
其实刚开始我是很不能理解杉杉的,因为我小时候很容易和陌生的孩子打成一片,但杉杉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好像永远都有一个无形的屏障,他永远不关心别的孩子在玩什么,并且自己也能玩的很好。
因此,我们并不能像那些“孩子王”的家长一样,把他扔到孩子堆里就不用管了,我们一定要花很多心思去引导他看看别的孩子在干嘛,并且帮助他参与进游戏里:“你看,他们在玩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我们一起观察一下吧!”如果孩子中途又走开自己玩了,我们要再想办法把他带入群体的游戏中。
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孩子们都不用上学,我们会每天下了班都会带他去楼下参与小朋友的玩耍,因此很幸运地认识了一个小男孩。
杉杉比较关注自己,这就导致了别的小朋友找他玩可能会得不到回应,但是这个小男孩很喜欢杉杉,非常喜欢黏着杉杉,即便杉杉初期一直在回避他。慢慢地,这个孩子成了杉杉社交屏障的突破口,他让杉杉体会到了交朋友的乐趣,慢慢地有了更多的社交行为。
No.05
很重要的一点:
不贴标签,是原则。
我当然也有特别累、特别崩溃的时候,有时候脑子里会突然蹦出“这种孤独症疑似的孩子是不是都这样”之类的想法,但我很快会制止自己这样的想法——只有我把他当成正常的孩子对待之后,我才会想用一些正常的方法去引导他
例如,我们最近很想提高杉杉的规则感和听指令能力,但这两个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螺旋式进步的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个能力倒退的时期。
当老师跟你说最近他在幼儿园有什么事做得不好时,我们不必着急责怪孩子或是检讨自己,应该整体来看孩子是不是进步的,这样的话,自己和孩子都会更有信心。
如果连我自己都把他固化在这样一个标签之下,或者我们过分钻牛角尖的话,就永远都无法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孩子了。
举报/反馈

北大脑健康

7920获赞 3.8万粉丝
致力于我国特殊儿童康复事业的长足发展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