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生命的境界,聪明是一种生活的能力,智慧和聪明就在一线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智慧的人,必然懂的趋利避害的,因为在顺应着“道”的规律生活。
老子从万物“有无”的辩证,讲到“知常”,“知常曰明”,心中光明清澈,这就是智慧的本源,所以人人都有智慧,区别在于有的人已经看到了,有的人还在摸索的路上。
如禅宗大师慧能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亦如是。
对于智慧这个词汇而言,就像说“道”,“道可道,非常道”。早晨早起升阳气,如果不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自发的为了健康每天早起,这就是智慧。
晚上熬夜伤气血,知道有这样的伤害每天都能坚持早睡,这也是生活中智慧的体现。做事的时候,明知不可为,退避三舍,这是做事的智慧。
做人的话,谦虚才能进步,骄傲,偏激,狭隘都会让人裹足不前,甚至招来灾祸,所以老子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智慧与反智慧的事我们能说出千千万万,河流是有源头的,智慧也有根源。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真正有道的君子,人们感觉不到他的智慧。
次一等的,亲近而称誉他。
再次一等的,畏惧疏远他;更差一等的,辱骂进而打倒他。
信用不足,自然不会获得信任。
智慧的人,悠闲自在,少言寡语。
事情办成功了,会感到“本来就是这样的,自然而然”。
老子的启示(一)三层智慧
老子通篇说“道”,最智慧的人,就是已经悟道的人。前面的篇章里老子用文字描绘了有道之人的模样,“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深不可识”和“下知有之”异曲同工,智慧之深,不可测,自然就不就是常人可以理解的层次,这样的人“混兮其若拙”,“敦兮其若朴”,君子大智慧其容若愚,所以说知其有之,但不识之。儒家有类似的阐述,“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太上”描述了最高的智慧层次,拥有大智慧的人德施天下,行不言之教,人不知其功,而有功。体“道”而行,与“道”合真。这样的人不会彰显自己的智慧,表现的就像一个平凡的人。
老子被后人尊称为“太上老君”,尊其为“道祖”,如果老子当时没有被函谷关会望气的太守尹喜遇到,留下五千言《道德经》。
那么我们后人就不会知道还有老子这样的伟大古圣先贤,真如他自己所讲的“古之善为士者”一样,不可识,敦朴,混兮似若浊。因为在他的心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名利财富都不是他的牵绊。
“亲而誉之”的人亲民,受人们的爱戴才有亲近之感,这样的人是也有智慧的人,离“太上”只有一步之遥,应用自己的智慧做利他的事。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寻求明心本性的智者,不会刻意修德,修善,德与善只是在悟道后的自然而然的体现。而通过主动修德,是有为法,不是无为居事,是以德,善为行。德高望重,世人亲近,赞美其德行。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无为的境界,《大学》说“明明德”,这是通过有为到达无为的方法,让人看到道德的高尚,弘扬道德,这是有为。
让自己的心,明心见性,如清泉般清澈,这又是无为。三个字表达出两种境界,真是大善哉。
老子又说“畏之”“侮之”,因为有所倚仗,所以才被“畏”,道无恒道,畏无恒畏,一旦失去了倚仗,畏转为怨,必然侮之,花无百日红,在得势之时与人为善,在失势时才不会被落井下石。老子说“谦受益,满招损”,诚言是非常真实可靠的,这是事物发展规律,老子已明言。
所以这三等智慧,都有“道”有关,太上,体悟“大道”,“和光同尘”,行不言之教,居无为之事,万物作焉而不辞。具有古之善为士者的七大特征(具体特征见前文《真正觉悟的人,会有这样七种外在表现状态》)。
第二大境界,德高望重,弘扬道德,追求真善美,在人世间,立功,立德。
第三层境界,道心蒙蔽,知行不能相合。但是人人都有慧根,这是与生俱来,不从外界而得。智与迷就在一念之间,把向外奔驰的目光,内观己心,做到常常反省,虽不至太上,做到极处,也能得“亲而誉之”立德,扬善的智慧境。
老子启示(二)做人有内诚功夫,才有外信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做人没有威信,不够诚信,那么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可以再深刻一点,信分内外,对外的诚信,诚实,这是外信。对内的信,信心,诚意,根源在于智慧与实践的不匹配。
信心不足,是对道的体悟不够深,智慧不深,行自然有缺。用一句简单的大白话总结,努力诚心修身,有了真正的实力,自然就有信,被人信。
有道有德的人,往往悠然自得,贵人语迟,言少而精。悠然,“涣兮若冰之将释”,轻松自然,宽容大度。贵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以言为贵,便不多言乱语。
功成名遂身退,因为不居功,所以身退,身退主要在于心退,哪怕是身不退,心也要退一步,这是保身之妙,百姓不知其然,所以谓“自然”,自然而然才是“道”,这是与“太上”做呼应,下知,有之,不会感谢,不会亲近,不会赞誉,常人只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