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1个月
到了这个月龄,绝大多数宝宝不需要大人搀扶,就能够单独稳稳地站立了,并向前迈步独立行走了,但是在熟练掌握走路技巧之前,他迈出的步子总是很大,姿势也是东倒西歪,爸爸妈妈不在前面接着,宝宝可能会向前摔倒。当爸爸妈妈牵着宝宝的手,大多数宝宝都能比较顺利地往前走。
宝宝在初学走路的阶段,大多数宝宝用脚尖走路,一只脚可能还会有些拖拉,像是跛行。有的宝宝会出现“内八字”或“外八字”。这些都不是异常的表现,随着宝宝走路越来越稳,这些现象也会慢慢消失的。
1岁以后的宝宝大多数能够自由自在地爬行着向各个方向前进或后退。但还不会自由爬的宝宝并不少见,父母不必焦虑和担忧,宝宝爬得晚,并不意味着发育落后。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爬得晚的宝宝,会站和会走的时间大大提前。
宝宝的平衡能力增强,比原来站稳了,走路也进步了,弯腰捡东西,然后站起来不摔倒。摔倒时能自己爬起来。
宝宝已经不满足在平地上爬,也不满足往桌子、椅子上爬,宝宝开始试探着往更高的地方、更危险的地方爬。宝宝还会往爸爸肩上爬,宝宝愿意爸爸把他举得高高的,愿意爸爸用肩膀扛着他。越危险的地方,宝宝越是要上;越有刺激的地方,宝宝越是要去。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大的宝宝特别容易出意外的原因。
刚刚学习走路的宝宝,两只胳膊总是张着,不能自然地垂放在身体两侧,这是因为宝宝要用自己的两条胳膊来调整身体的平衡,就像飞机的两个机翼,蝴蝶的两只翅膀一样。等到宝宝走稳了,平衡找好了,宝宝的两只胳膊就放下来了。
会走的宝宝,到了这个月龄,会扶着栏杆或其他物体,抬起一只小脚丫,把脚下的皮球踢跑了。爸爸妈妈可别小瞧宝宝的这“一抬足”,可不比国足的临门一脚难度小啊。
宝宝肢体运动能力逐渐增强,会借助小凳子桌子、沙发等物体往高处上。宝宝可能会独自爬上6~10个台阶,如果妈妈牵着宝宝的手,宝宝可能站立着走上好几级台阶。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能蹲下了,蹲下后还能把地上的东西拾起来,并起身行走。但弯腰捡东西时,很可能会在站起来时仰面摔倒。如果宝宝1岁左右已经会独走,并且现在走得已经相当稳了,到了这个月龄可能会试图跑起来。
宝宝练习行走,绝大多数都是先横着走,然后是往前走,最后才是往后退着走,也不是所有宝宝都这样。
现在宝宝会站并且会走已经数月,脚越来越稳,摔倒的次数也变少,能够顺利的通过转弯,也能够边走路手里边拿着东西,即使地面上有一些障碍或者不太平坦,宝宝也能安全地走过去。宝宝行动自如了,兴趣范围广了,所以变得喜欢四处“游荡”,寻找机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宝宝已经可以向上迈步爬楼梯,攀爬比较矮小的家具,所以父母在尽可能给宝宝提供练习机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看管,以免宝宝摔伤。在宝宝的世界里,爬上爬下是一件每天都要做,而且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只要有可能,他就想挑战自己。在接下来的数月,宝宝将学会一些更复杂的本领,比如跑和跳,因此宝宝的力量也就变得越强,信心变得越足,身体也就更加灵活。
进入1岁半以后,大多数宝宝已经能够下蹲、行走自如了。有的宝宝还可能会眼睛盯着地面,动作不很协调地往前“冲”着跑几步。或许你的宝宝早在1岁时就开始尝试着向后退着走了,但大多数宝宝要到了这个月龄,才能掌握向后退着走的技巧。
举报/反馈

雨田育儿

2191获赞 80粉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