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嗷嗷待哺倒垂垂暮老,如何处理好人生每个阶段的烦心事?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到购物成瘾、空巢综合征,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该如何面对?有没有可能将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汇集成一份触手可及的手册,以供人们随用随取?
有的——
就在最近,韩国10位资深精神心理科专家合作编著了一本涵盖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能遇到的所有心理问题的答案全集——《家庭心理百科》,作为一本“家家必备的心理急救医药箱”,这本书以人的一生成长为线索,整理了近200条各个人生阶段的常见问题,并且提出了专业解释和步骤明确的应对方案,实用性很强。
考虑到“许多人忌讳谈论精神健康问题,并对访问心理咨询室怀有心理负担,网络上也充斥着错误的相关信息“,这些韩国的一线精神科医生把他们遇到的真实治疗案例或咨询过程中患者提出的问题收集起来并出版,这使《家庭心理百科》是目前韩国国内第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实用心理学书籍,也是韩国国内第一本系统囊括了人类一生各类问题的情感、情绪、精神类书籍。
韩国和我国都属于东亚文化圈,具有很多文化上的相通之处,因此,本书提出的韩国人民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对我们也是可以通用的。
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遇到危机
在我们小的时候,总是羡慕大人可以不用做作业,然而当我们长大了,则羡慕小孩无忧无虑,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操心。年纪大后,羡慕年轻人,觉得他们有活力,身体好;而曾经作为年轻人的我们也羡慕长者,认为他们有智慧,有阅历,还有退休的闲暇……
事实上,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它的烦恼,也都有危机存在。小孩子看似无忧无虑,但是学业压力也可也把人压垮;毕业了摆脱了学业压力,但是没有社会经验,在被生活毒打中成长;老人们拥有了人生智慧,但是身体也不如从前了。
从心理学上来讲,我们自从降生到世间,就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不同的发展任务。
具体而言,分别是0-18个月的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18个月-3岁的自主性对羞耻/怀疑,3-5岁的主动性对内疚感,6-11岁的勤奋感和自卑感,11岁到18岁的同一性形成对角色混乱,18岁到25岁也就是成年早期的亲密感对孤独,25岁到40岁也就是成年中期的繁殖感对停滞感和作为成年晚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人生是持续的过程,上一阶段所获得的结果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础。我们都是在克服危机的路上,逐渐长大变老。如果在一个时期没有完成相应的发展任务,那么我们也很难在此后的阶段重活出有创造性的灿烂人生。
以当今社会的“恐婚恐育”潮流为例:为何很多人害怕结婚?为何有的人的恋爱很难持久?为何一些人很害怕亲密关系?
作者解释道,在成年早期,培养亲密感是主要任务,我们要和恋人/配偶等人构建深刻的关系,找寻与他人的联结,然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不是易事,如果在上一个发展阶段——青春期没有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任务,那么到了阶段,也就很难进入一段深刻的亲密关系。
“关关难过关关过”,生而为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在当今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学习一些心理学常识,提升心理自助和帮助身边人的能力,也很有必要。
每个家庭都于自应学习心理学知识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但是你知道,小孩子也会得抑郁症吗?答案是会的,而且,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罪魁祸首。小孩子们也会有压力,当他们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也可能和成年人一样,患上心理疾病。
抑郁症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属疾病。
但是儿童抑郁症很难被发现,原因在于他们无法像成年人一样,理性完整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他很难做到法主动求助说“我最近心情很不好,我遭遇了……”更多的表现为如闷闷不乐、欺负同学、行为异常、容易生气等。
想要尽早发现孩子的抑郁症问题并且治疗,家长就需要在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那么老年人呢?上了年纪后会自然而然变得抑郁吗?据统计,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抑郁症的发病几率是1/4,韩国的老年人自杀排在世界首位。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产生的心理诱因为“缺失”,而老年人则经历着“全面的缺失”。他们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经济能力大不如从前,和子女联系变少……老人们其实面对着一些极其脆弱的因素,疾病、穷困和孤独问题被成为“老年人三苦”,它们是极易引发抑郁症的高危因素。
那么怎么治疗抑郁症呢?要依靠个人意志战胜还是接受药物的帮助?人们总认为,依靠药物会使个人意志力进一步减弱,药物也可能带来上瘾、损害身体器官等副作用。
但是,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药物治疗才是最迅速和有效的方式。药物会直接作用于导致抑郁症的神经递质,从生理上改变患者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并且,抗抑郁药物从根本上来说和一般内科用药无本质区别,甚至由于在制药的时候考虑到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反而比其他药物更为安全。服药初期,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和困倦,但等到自身状况变好,减少或者停止用药后副作用就会消失。
那么心理咨询可以治疗抑郁症吗?其实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就是咨询师在和患者反复对话的过程中,把握患者的问题所在,并且像镜子一样将其映射出来,让患者自己醒悟,然后帮助患者找寻新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面对抑郁症患者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一直鼓励他们,不断强调人生积极的一面:“有什么好抑郁的,你看生活很美好啊”之类。但是这样的话并不能带来共鸣,只会让患者更加痛苦。而咨询师会对患者表示认可和相信:“这的确很让人难过。”
被人理解也很重要。周立波说过一句话:
“人生就像高压锅,压力太大的时候自己就熟了。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是我感奋不已。”
总结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为一本家庭必备的心理医药急救箱,这本书不仅让我们可以及时处理自己与亲人遇到的心理难题,还能让我们学习心理学知识,构建更加美好的家庭关系。希望如作者所言:“每个个体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时都不必孤军奋战,大家能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作者:暖暖,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咨询师。
举报/反馈

暖说心语

178获赞 97粉丝
专注于温情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科普。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