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巨魁王直之死,中国的海外贸易黯然失色,大明王朝是得还是失?
“寇与商同是人也”,在15——16世纪,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有无计其数的亦商亦盗的海上航行者。他们追逐远洋货船,袭击殖民地港口,也掠夺近海的本国商船,同时还广泛经营海外贸易。
中国16世纪前后,相当于明代中期海盗势力发展迅速,他们频繁出没于东西两洋之间,除拦截本国商船和相互火并外,还经常劫掠西方各国的货船,同时也与其些国家做生意。
但东西方政府对这种亦商亦盗的海客采取不同的态度。
西方赋予更加的支持和鼓励。典型的是英国,英国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更是极力利用“海盗”势力拓展政策服务。伊丽莎白时期,政府不但纵容“海盗”对外国商船的掠夺,而且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为了支持“海盗头子”德雷克,女王亲自登上德雷克累海盗船,封他为爵士。发展航海贸易,建立强大海军,德雷克任命为海军中将。
在西欧视为国家“英雄”的海盗,在明政府被当作十恶不赦的“乱贼”,采取政府与海盗对抗的政策,对海盗实行“严诛剿”的政策。
当英国都铎王朝给予海盗头子们以高官厚禄时,明政府正以高价悬赏消灭海盗头目,大海盗王直名列榜首:“有能擒斩王直来献者,封以伯爵,赏银一万两……”
王直何许人士,明政府如此兴师动众,大动干戈,非要剿灭不可?
王直,安徽歙县人。于嘉靖十九年(1540)冒禁下广东,造巨船,开始从事海上贸易生涯。一开始并非江洋大盗,只与海外各国进行和平贸易的商人。
加入许栋集团组织,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最大的“海盗”头子,拥众十余万,大小船只无数,成为独立的“海上王国”。
王直反对禁海政策而与与明王朝为敌多年。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他曾自愿游说诸国勿骚扰中国沿海。若倭夷“万一不从,即当征兵剿灭”,但条件明政府对日本开市通商,中国政府纳贡抽税。但王直的建议不但没能得到釆纳,而且本人也遭到明政府的透捕杀害。
明王朝正处于“南倭北虏”的岁月,明王朝没有像英女王伊丽莎白的远见,没有收编王直海盗势力,军盗联合,水陆联防,无异于东南筑起一条“海上长城”。历史可惜啊!海禁政策,关起国门自认为是“良策”,殊不知是不归路。
王直被处死后,本来就缺乏海军做后盾的中国航海贸易势力又失去了一位很具有号召力的头领,因而在与国外航海贸易势力的斗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中国私人航海贸易遭到西方殖民者里应外合的夹击,正被封建统治集团的反动政策逐渐剿杀了。
最后,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西方私人航海贸易势力在本国政权的支持下纷纷走向大海,走向大洋,走向全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这一切使东西方,使全世界逐渐联成一体。这时中国正迅速走向了衰落,中国私人贸易也慢慢销声匿迹了,繁荣一时的海外贸易大国正在沉沦堕落。
王直之死,明王朝之得还是之失?大家明白了吧!
举报/反馈

木子非梨

40.8万获赞 3149粉丝
木下生子,子非梨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