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叶梦花开 图 / 来自网络
教育是一种爱的相遇。作为教师,我们大都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把爱心洒向孩子,希冀得到孩子的认同。但结果怎样呢?有位专家曾做过一份调查。他调查了本市100名教师,问:“你是否爱你的学生?”90%的教师都选择了“非常爱”。然后,他又调查了这些老师的4000个学生,问他们“是否感受到了老师爱自己?”结果不到10%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爱”和“爱”。这个数字是令老师们震惊和不能接受的。我们老师辛辛苦苦付出,为什么就得来这样冷冰冰的结果?是现在的孩子太冷漠吗?我认为,根源主要还在我们教师身上,在于我们爱的打开方式不正确,阴云蒙蔽了心中的爱。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 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学生的痛苦。试想一下,你是否常常把“你怎么老是迟到”、 “你为什么总是不完成作业!”、“我觉得你一点上进心也没有”、“你比你同位差远啦”、“你真是不懂事”、 “你真笨”、 “你看看你,才考了多少分?成绩这么差还违反纪律?学习不好,你以后还能干什么?”等等这样的话语挂在嘴边呢?这些批评和指责、随意评判,进行比较都阻碍了我们和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激化师生的矛盾。可惜,我们自己从未认识到这种沟通方式是暴力的。我们总是抱怨学生感情冷漠,不理解我们的苦口婆心。 实际上,我们的许多沟通都是无效甚至负效的。
"非暴力沟通"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也被称作“爱的语言”。一旦使用非暴力沟通,我们遇上事情,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回应,而是有意识地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回应。它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帮助,将四个要素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公式就是:“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其实,我们之所以产生一些暴力语言,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某种情感需要没有的得到满足,于是,通过抱怨、批评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怒。我们以为这样说,对方就能做出改变,却不知道我们的指责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为了自我保护而与老师发生激烈冲突。
观察,不带评价的观察。这是“非暴力沟通” 的第一步,即准确无误地客观评述正在发生的事情或对方在干什么。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反观我们平常的观察,都是以自我为核心的观察,不自主的加入自己的感情,将描述变成了评论。评论让我们主观地给他人打上标签,对方听了,注意力就很可能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抵御你的批评、指责上,造成沟通冲突。
在《非暴力沟通》书中,有一段鲁思贝本梅尔的歌词,让我很有感触: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试想一下,我们做老师的是不是在平常看到学生的一些行为后,不假思索地就轻易给他们贴上”懒惰”和”愚蠢”这样的标签呢?
感受,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更清楚地表达感受,才会使沟通更为顺畅,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以为”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在沟通中,一味强调自己的想法,等于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他人身上,这就是暴力沟通中的“强人所难”。当我们感到满足时,我们可以说“我感觉很高兴”“我感觉很幸福”;当我们的需求没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感到伤心、难过”。 比如:“我觉得你应该更懂事一些”——这表达的是主观想法,是对他人的猜测和判断。 “你刚刚的行为,让我很失望”——表达的就是感受。
需求,明确说出自己的需要。“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求,往往会得到积极的回应。这就需要我们要正视自己的需求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一个层次需求理论。这一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归属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明白了我们的生气愤怒的根源都是来源于自身的各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后,碰上学生又没交作业,我们再和学生交流时,就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不会再说——“你总是不交作业,怎么能有进步?气死我啦,真是朽木不可雕!”而是换言之——“今天又没交作业,老师很失望,因为我想让你通过练习逐步的进步”这样,既描述了观察到的事实,表达了感受,也说出了需求。
请求,提出具体的请求。为了某件事得到好的结果,我们要告诉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请求他们不做什么。我们要将我们的希望,具体详细的提出。比如,当我们看到教室里有很多纸屑,作为班主任,我们会有怎样反应呢?是不是又该暴怒了?“又随地乱扔垃圾!你们怎么这么不听话!我从没见过像你们这样不讲卫生的孩子!”一棍子把全班同学都打了,大家心情能好受吗?用非暴力语言来讲就不同了,学生会很乐意接受。“同学们,老师看到教室里地下这么多纸屑,心里很不舒服,因为我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大家可以把自己脚下的纸屑拾起来吗?” 总之,“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相信,如果我们能改变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灵活运用这种“爱的语言”,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与融洽。
壹点号王辉成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