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歹也是985毕业的,怎么生出这么笨的儿子?我恨不得一嘴巴抽过去,铅笔都让我摔断了,不是我就不明白,就写一个拼音ai,有那么难吗?…”
晚饭还没吃完,就接到闺蜜的电话。不用想就知道,今天她又给刚上一年级的儿子一顿胖揍。
我就静静地听她讲啊讲啊,等她情绪下来了。我才跟她说:“我说亲爱的,你上一年级的时候,你就啥都会了吗?就算你啥都会了,那你是不是也是提前学的,不也是从不会到会,有个过程啊?”
“我上学那时候,哪像他这么费劲!我妈生意忙死了,哪有空管我啊,不都是我自己学的。”
我说:“问题就出在这啊。你当时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自己要学,自己要做的。而儿子现在是天天在你的胁迫下,对作业产生了恐惧。”
“有那么夸张吗?那我不催他,他也不写啊。你说咋办。”
第一,先让他对学习不恐惧。
不要一写作业就又打又骂,当你特别想说他的时候,你一定得忍住,把嘴巴闭上,把微笑拿出来。
第二,关注孩子的进步。
所有的孩子起点都是一样的,出现这个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接受这个结果,以此为起点,一点点改善。如果孩子暂时落后了,帮他找到原因,制定计划。要告诉他,今天他比昨天做得好在哪里,如果怎样会更好。
第三、一次只提一个事,不要一次纠正所有的问题。
我们常常是,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停地在旁边纠正他,不停地要求他擦掉重写。最后孩子会大发脾气,认为自己怎么写都写不好。
第四、理解万岁。
我们也曾经是孩子,我们以大人的能力来评判孩子,是不公平的。孩子小,他对于写字、对于握笔,思维、身体上都受限于这个年龄的发展。也许对大人来说,写个字不算什么。但是也许对小孩来说就是很难的。我们有时候,应该蹲下来,与孩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要求孩子。甚至可以去想想,如果我现在还不会写字,我怎样才能去学会写字呢?
理解也会产生信任,当你理解孩子,你也会收获信任,孩子反而会更容易听你的话。如果你总是质疑他,不相信他,他也不愿意相信你说的话。
其实,和闺蜜比,我就是个学渣,只在学习上远远不如她。但是,因为自己当年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总觉得自己不行,反而在工作之后,不断地看书,在当了妈妈之后,也读了大量育儿的书。
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己当年成绩不好,非常理解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内心所受的痛苦。他们并不是完全不爱学习,而是被老师和家长贴上了差的标签。自己不仅认为自己压根就学不好,也不知道通过什么办法去改变。所以,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恰恰是关注啊。
这些都是我在看书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想得到的答案。像“想要把某件事学好,就不能一次提太多要求”这个观点就来自于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谈》这本书。
洛克是个教育奇才,因为他这辈子不但没有结婚,连孩子都没有。但是他所提出的一整套教育理念,简直影响后世的数代人,直到现在都奉为经典。这都缘于他真心地爱孩子、理解孩子,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又有着大人的睿智和知识。
教育不是洛克最瞩目的成就,他曾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加。但是他在一次给朋友的教育建议里所提出的观点被广泛推崇,他独到的见解,让这本《教育漫谈》成为西方教育界一度追捧的对象。
他反对打孩子、建议孩子记账,提倡言传身教,对学习语言、加强锻炼都有独特见解。这也是这本书得以一版再版的原因。
与其天天打孩子,不如买本书提升提升自己。其实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反应,只是大多数人不太愿意承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和孩子是一样的。在当父母这件事,我们也是从零开始,我们也总是责怪自己做不好,不过没关系,好在有教育家为我们指路。
一杯咖啡的钱,让我们跳出愤怒,跳出教育里的鸡零狗碎,认真审视作为父母的不完美,去了解孩子,做对孩子真正有益的事情吧。让自己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再迷茫。
孩子本是天使,不要因我们而折翼,唯有在育儿这件事上多多学习,您说对吗?
举报/反馈

珈蓝色爱读书

1229获赞 3419粉丝
茫茫人海,温暖你的还有陌生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