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价值条件化,是造成个体自卑的根本原因。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个体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才能健康成长。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父母的价值条件化,是造成个体自卑的根本原因。所谓价值条件化,指的是只有按照父母意愿行事时,个体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这将导致个体产生认知错觉——只有被父母肯定的部分,才是能够接受的。随着个体的成长,个体不能全然接纳自我,自卑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换言之,个体只接受了被人称赞的部分,却不能接受自己的另一面。
自卑心理的成因
原生家庭成因
追溯到个体童年时期,由于必须依赖父母才能满足需求。导致个体为了满足需求,而做出一些讨好父母的行为。这就意味着个体必须做出父母认为对的事情,才能够得到关注和爱。心理学中称这种教养方式为“价值条件化”,也就是只有当你满足特定条件后,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通常这类孩子个性比较腼腆、内向,倾向于服从,恪守秩序。但是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为他们只能接受被父母成长的部分,对于被父母不接受的部分,总是感到自责、内疚,久而久之就变得自卑了。
早期生活经历
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个体适应了父母的那一套“价值条件化”。当个体进入幼儿园、学校生活时,却发现自己很难适应了。这是因为他们总是认为按照自己原本对待父母的方式对待他人,就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同。可是事实上每个人的脾气、性格都是不一样的。你只是顺应了特定的价值取向,却将自己其他方面的特质压抑起来。个体不能接纳全部的自我,每次进入新的环境就会对自我产生怀疑。他们很难融入新的环境,总是在新环境中感到自卑,久而久之形成慢热型人格。
成年后的内隐记忆
由于个体在早期“价值条件化”的环境中成长,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只有被他人赞同的部分。随着个体的成长,这些“被人赞同的部分”,成为个体的内隐记忆。个体在行为表现上,会不自觉地受到内隐记忆的指引,不断重复着年幼时的行为模式。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心态待人接物,势必会造成诸多问题。个体将很难融入新的社交圈中,会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个体不能接纳全部的自我,总是对自我不被他人认同的部分感到自卑。顺从型人格就是由于个体过于追求他人眼中的自我,而形成的一种自我防御心理。
个体的内部矛盾
被称赞我与不被称赞我的矛盾
个体在童年时期,由于对自我的概念还不够成熟。所以对年幼的个体而言,凡事能够被别人喜欢的行为,就是好的自我。随着个体的成长,在脑海中形成了两个自我的部分——被称赞的我和不被称赞的我。两个“自我形象”在脑海打架,形成自我内部的矛盾。自卑的原因就是个体始终无法接受不被人称赞的部分,可是个体无法意识到,你不被这个人称赞的部分,并不一定不被那个人称赞。只有全然接纳自我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加自信地看待自我。
自我反省时产生的矛盾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自我反省起到了关键作用。自我反省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获得大家的认可,并且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势必需要付出努力去争取。当你的努力没有结果时,一定会自我反省。事实上,人们的自我反省并不全然是客观的、理性的。当你人全都错了的时候,哪怕你再怎么自我反省,始终总是矛盾的。因为你在试图用一个错误的逻辑,来纠正你正确的行为。因此,总是陷入自我反省中的人,其实成长反而很缓慢。他们内心也会因为自我反省,而变得敏感而脆弱。自我反省的结果就是将被人称赞的部分纳入自我体系,不被人称赞的部分被压抑起来,变得越来越自卑。
如何看待不被称赞的部分?
接纳全部的自己
无论你高矮胖瘦,还是健康疾病,都要全然接纳自我。无论别人称赞你,还是诋毁你,都要全然接纳自我。在全然接纳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寻求全面、健康地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这个闪光点可能不被这部分人接受,但是不见得不被那部分人接受。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人觉得你长得丑,换作另外一个人可能觉得你很美。只有不断地肯定自我、接纳自我,才能逐渐发现自我价值,一步步走向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勇敢表现自我
打破对过去“价值条件化”的刻板认知,每次遇到新的朋友,都要学会勇敢地表现自我,而不是试图按照固有的行为方式去讨好别人。当你的行为模式,越是出自你潜意识本愿的时候,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真实的事物总是无懈可击的。越是真实的表达自己,越不会受到伤害。只有那些心里面藏了蝇营狗苟的人,才见不得阳光。
总而言之,打破自卑心理,就是要做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不是别人定义的,而是需要你自己去发现的。
作者:九霄云客
举报/反馈

九霄心理

89.9万获赞 14.1万粉丝
发现自我,走向自我,成为自我!
心理咨询师,赵凯,情感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