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会上经验交流材料: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及其价值。此题目由全国优秀班主任李烁一教师经验发言稿,杨玉灿老师整理并提供稿件。全文供2500字,阅读全文大约需要4分钟,希望各位读者喜欢,并从中有所启发。
一、师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也说到:“我们只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
总之,要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
为什么说教育不能没有爱,为什么说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呢?我们知道,儿童有较强的模仿性,儿童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模仿和认同,模仿和认同是指观察榜样的所作所为,然后做出与榜样行为模式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模仿和认同的出发点(动机)就是主体企图与榜样一致。榜样不仅仅是行为规范的倡导者,更重要的是主体仰慕的对象,主体对它产生追求。也就是说人们普遍愿意模仿他们所崇敬、爱戴的人,青少年儿童更是如此。
这就是说,要让青少年儿童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须先主动建立爱的关系,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时,学生不会无动于衷,他会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仰高心理,这时儿童就会将他所信任和爱戴的教师作为模伤与认同的榜样加以伤效,他就会由于喜欢该教师而倾向于接受他的影响,并采取与之类似的准则和态度。
这样教师的要求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他会不需要任何论证就按照教师的教导去做,因为他信任你,相信你。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无论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
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
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就会无动于衷,严重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情感的相悖,阻碍了道理的传导,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教育的成功或失败的奥秘所在。可见,爱是连接师生心灵的纽带,是进行成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育中的一切技巧与方法,离开这一基础,都将变得苍白无力。
二、师爱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一种示范
爱,它不会自发产生,一个人的爱总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儿童从小开始被动地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爱,这些爱的积累,使儿童感受到了爱,懂得了什么是爱,以及爱的意义,于是进一步 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对待人,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回报爱的需求,最后将这种爱的态度,爱的需求付之于行动,建立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
在付出爱的同时,所获得的爱的满足感与快乐感还进一步加深了爱的需要和实施爱的决心。如此反复循环,螺旋上升,一个人会从一个消极爱的接受者最后成为个具有爱的胸怀和爱的能力的给予者。
在爱的能力的发展中,离不开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点拨,爱需要培养,爱需要教育。爱需要创造爱的教育环境,师爱正是这样一种教育环境, 即教师为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起的一种良好气氛和环境。
一个学生如果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这不仅有利于他形成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对人生满怀希望的愉快的个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所感受到的爱护更容易懂得并信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实关系,影响他对社会、对人类的感情和认识,形成与人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如果教师不爱儿童,对他们反感嫌弃,甚至以极不公正的恶劣态度对待他们,那么这些孩子对老师不仅不会有好感的,而且会产生对立情绪,有的甚至把这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情感上的对立转移到其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使他对整个社会、人类产生消极的感情和认识。
前苏联一位教育家对于教师憎恶学生可能造成的恶果做过这样的分析:教师将不知不觉地在儿童身上培养一种憎恨科学、憎恨人们、憎恨社会的情绪。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
因此,培养学生具有爱的高尚情操,教师本身首先应是个具有爱的能力的人。师爱在学生爱的能力的发展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是其他教育方法和技巧所不能比拟的。
三、师爱的心理机制:师爱是学生的需要,是一种附属内驱力
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每个学生都想得到周围亲人,朋友和同学的关怀、信任、尊重和爱护,然而更使青少年关注的是学校中教师的爱。
一个孩子人学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进人学校后,教师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此时他们不仅希望得到父母的爱,还更期望着教师的爱,他们的一举动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
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爱护的拍拍肩,在孩子们眼里都是一种“爱”,是一种安慰和鼓励。所以师爱是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一种基本需要,并且他们会用行动来赢得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校学习,其学习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生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即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
对于年幼儿童,附属内驱力往往还是主导性的动机。教师的爱就是一一种附属的内驱力,希望得到教师的爱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在学校中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中心动机。
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老师的爱,这是每个正常的青少年基本的要求,教师切不可漠视学生的这种心理。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只有当天们的一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据此理论,学生的学习需要属于较高级的需要,要调动儿童学习积极性,必先满足其基本需要,师爱是学生的基本需要之一,教师必须要以颗赤诚之心热爱学生,因而,热爱学生就不是教师教育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每位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地坚持这业规律。
(整理供稿:杨玉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