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成绩优秀的孩子大多表现得都差不多,但是成绩差的孩子却各有各的差法,有的孩子是本身就不喜欢学习,对学习有抵触;也有的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始终不见提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初高中生常见的5种“厌学心理”及应对方法,快来看看你的孩子有这种情况吗?
第一种: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看不到希望
【形成原因】不了解自身优势
在高中生群体中总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平日里学习非常认真,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级后面。于是他们会越来越自卑,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块念书的料,也越来越没自信,时间长了,就放弃了,开始混日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不够客观,仅仅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有些人甚至对自己绝望。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们要根据自己的丰富的人生经验,给予孩子帮助,发现孩子的潜能所在,可以鼓励孩子跟着兴趣走,要给孩子们自信和肯定,合理评价自身能力。
第二种:不是我不想学,而是不知道为什么学
【形成原因】目标不明确
都是从中学走过来的 ,谁的青春不迷茫!很多初高中生会觉得,学习是为父母学的,因为父母总是把成绩看得很重。要说真正的学习目的,中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产生了一批“网络红人”,在某些方面会给孩子们造成一种“学习无用论”的思想。
因此,作为家长,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跟孩子交流探讨一下,帮助孩子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其进行自我定位,给他看得见的未来,唤起他的学习动力。
第三种: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不会学
【形成原因】学习技能低
这一类学生从学习时间上来说,付出完全不输于班级里面的第一二名。然而,周围的学霸轻轻松松考到班上乃至年级前几,自己累死累活成绩仍然一团糟。这种情况的学生,是典型的“低品质勤奋者”,他们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但这样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向好学生转变的一类学生,因为他们欠缺的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学习方法,和一段时间安安心心地将自己之前刻苦学习学到的东西管理归类。
对于这类学生,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动脑子把基础知识想清想透,比圂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要好得多。在你觉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时候,不如不时地停下来,会使自己更清醒,少做无用功。
第四种: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没法学
【形成原因】情绪不稳定
有的同学对成绩排名以及别人的看法太过看重,导致在每场考试之前都焦虑异常,影响考试时的发挥和后续的学习热情。情绪对学习的影响非常大,而且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变坏很快,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适时的疏导和调节,就会形成情感交流障碍,表现出焦虑、愤怒,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作为家长除了及时感知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开导和安慰外,还要教会孩子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要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用适当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目前的困境。
第五种:受老师、家长的影响
孩子厌学,除了自身原因,不排除外部原因,毕竟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
老师的原因:
孩子出现厌学,有时候和老师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初一、高一阶段,后者更换老师之后。因为这一阶段,师生熟悉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很多学生,尤其以往是老师的“红人”的学生,在新老师接手后就会感觉被冷落,变得不喜欢老师继而发展到不喜欢学习。有的老师,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也会导致一些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出现厌学。
家长的原因:
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孩子评价方式单一,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让孩子承受很大压力,让孩子觉着自己是在为家长学习。如果几次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就会受到训斥,产生挫败感,最终产生厌学。有的学生的厌学,原因是单方面的,有的则是多方面导致的。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除了成绩以外,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成绩出问题时,很有可能是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换了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心态,这时候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初高中时期的孩子,心理状态是最敏感的,情绪也是最容易波动的时期,但也是他们认知发展和能力养成的最关键时期,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发挥作用,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引。
举报/反馈

口袋名师

22.8万获赞 5.7万粉丝
口袋名师,让高考更简单
天津口袋名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