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在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倍增的今天,如何更高效地运用时间、腾挪出更多的个人时间呢?
提到时间管理,我们能想到的无非是“更快地做事”和“做更多的事”。而结合“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的方法,似乎是时间管理的万金油,被广为接受,大量运用。
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在繁忙的日程中难以脱身,依旧永远赶不上计划。事实是,我们无法用昨天的时间管理观念,解决今天的时间管理的问题。
罗里·瓦登在TED演讲中引入了“意义计算”这个全新的概念,提出了能够让你的时间倍增的4条决策策略。一起来看一下吧!
18:31
罗里·瓦登
自律策略师,时间倍增大师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演讲正文:
大家发现没,我们的演讲推迟了一点。很搞笑,上一位演讲者才应该是《刻意拖延》的作者呢!
《刻意拖延》
我们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有了更多时间管理的贴士、技巧,工具和科技产品,日历和清单,却还是一直赶不上进度?
为什么我们工作时间更长了,我们出行的速度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快,却还是永远赶不上进度?
为什么我们知道了更多时间管理的知识,我们的压力却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高?
尽管拥有了时间管理意识和工具
我们仍旧跟不上计划
原因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有关“时间管理”的理论,都错了。
时间无法管理
我是在几年前才意识到这点的。
那是一个周六的清晨,我在一位商业伙伴家中,准备接他一起参加一场非常重要的国际领导人计划务虚会。
他有一个2岁的小女儿,叫海文(Haven)。她是我见过的最甜美可爱的小女孩。她长着棕色的自来卷头发,有着一双温柔、甜美的棕色眼睛。我们住在纳什维尔,所以她说话带点南方口音。
正当我和达斯汀准备出发,海文冲了过来,大步跑到达斯汀身边,紧紧抱着他的腿。达斯汀低下头,望着她的眼睛说:“对不起,宝贝海文,爸爸今天有工作要做呢。”
海文则抬起头,望着爸爸,眼里噙满泪水,说:“不,爸比,求你了,不要去工作!不要去工作!”
就在那个瞬间,我意识到了两件事情:第一,我还不打算要孩子;第二就是,我们之前知道的有关时间管理的一切都是理性层面的:贴士和技巧,工具和科技,日历和清单,app,这些都是逻辑的、理性的。
现存的时间管理理念和工具都是理性的
在那个瞬间,从一个2岁的小孩那里,我意识到,如今的时间管理不仅仅是理性的,更多的是情绪管理。我们的感受:愧疚、恐惧、担忧、焦虑、挫败等等这些情感,和日历上的待办事项、行动清单一样,决定了我们如何运用时间。
实际上,时间管理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你不可能管理时间——不管你喜不喜欢,时间总会径自前进。所以,时间管理是不存在的事情。
事实上,只存在自我管理。这是我当时的一大感触。
时间管理小史
为了让大家能够理解我的第二个感悟,我想先带大家快速地回顾一下时间管理理论的历史。
时间管理理论源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它伴随着工业革命出现。
时间管理的早期观点是:时间是一维的。时间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效率。如何提升效率呢?只要我们能够开发工具和技术来帮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那么理论上,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
《摩登时代》揭示了工业化对时间管理的需求
是的,高效率本身并没有错。如果一切顺利,高效自然更好。然而,高效作为时间管理策略,却很有其自身的缺陷。
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口袋里都装着微型计算机(智能手机),然而却几乎人人都赶不上计划。这就是该策略失败的证据。
上世纪80年代末,第二代时间管理理念开始出现。我个人觉得,这次的时间管理革命是了不起的史蒂芬·库维博士仅凭一人之力掀起来的。
库维博士引入了我们现在称为二维思考的概念。他提出了时间管理矩阵,其X轴代表紧急程度,Y轴代表重要程度。
这个方法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让我们有办法给我们的任务打分,从而根据任务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低来决定其优先级。
排优先级就是优先关注最重要的事情。在过去的20多年里,优先级成为了时间管理理论中最流行的思维模式。
我不想说分优先级有什么不好。实际上,区分优先级的能力在今天要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有价值。尽管我们现在到处使用这个词,好像它是时间管理理论的万金油。不是吗?我们经常说:“排一下你的优先级。”或者“你的优先级排得有问题。”
排优先级已经成为时间管理的必要技能
不过,遗憾的是,优先级并不是时间管理的万金油。因为优先级的能力有限,而这个限制从未被人谈及:排列优先级无法节省更多的时间。
排优先级所做的,仅仅是把待办事项中的一件事情从第七行调整到第一行。这件事本身是有价值的,但是它并不能为你节省更多的时间。而且,它也无法帮你解决其余的待办事项。
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追求效率就像是在仓鼠转轮上奔跑一样。而优先级排序,则更像是借时间,它把另一件事的时间借给了更重要的这件事。
我们像是在转轮里不停奔跑的仓鼠
这些策略就像玩杂耍(juggling)。甚至在谈论时间时,我们都会用juggling这个词来形容:“我尽量兼顾(juggling)”,或者“我尽量平衡”。
在这样的思维方式里,时间管理只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更快地做事,一是做更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运作的方式,不是吗?
于是,我们像极了一群杂耍仓鼠,拼命地奔向一个不可避免的失败,不知道你们有何感想?
你无法用昨天的时间管理理念,解决今天的时间管理问题。
影响决策的第三维度
我们发现,一批新的思想者已经涌现,我们称这些人为“倍增者”。这些人使用三个维度思考时间管理问题。
大多数人都是基于“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来做决策,倍增者们则增加了一个衡量维度:“意义”。
如果说紧急程度表示一件事多久之后会变得重要起来,而意义则表示这件事的重要性会持续多久。
这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它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它与旧的兼容,但是它又有新的内容。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待办事项是我们最重要的手段或者工具之一。当我们做好了一个待办事项列表之后,我们会问自己:“我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但是,一个倍增者不会这样思考。相反,他们会这样问自己:“我今天做些什么能让明天更好?”“我现在能做些什么,能让未来更好?”他们在计算意义。
如果我说可以“倍增你的时间”,是不是有点耸人听闻,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时间是一成不变的客观存在?非也
尽管我们每个人,在一天之中都只有24个小时,1440分钟,86400秒。没有人能把一天变成更多的时间。
但是,这恰恰就是问题所在,这种思维方式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得打破这种思维方式。相反,想一想明天,这就是我们增加时间的前提。
倍增时间的方法很简单:你通过在情感上给自己允诺,把今天的时间花在一些能够让你在明天有更多时间的事情上,从而倍增自己的时间。
这就是意义计算——通过给自己情感上的承诺,让自己把今天的时间花在为明天创造更多时间的事情上。
意义计算改变一切。
意义计算改变一切
我们发明了“注意力漏斗”这个概念,用视觉化的方式,来呈现一个倍增者在衡量如何使用时间时,大脑无意识的思维过程。
注意力漏斗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一些事情,有些人的思考是爆炸性的、指数性的结果,而另一些人似乎只能作出线性的分配。
第一招:学会说“不”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堆任务倒进注意力漏斗,一个倍增者会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能不做这件事吗?这件事值得做吗?”
这个例子再次证明了我们已有时间管理的观念是错误的,或者说是该改变的。因为我们多数人还在用待办事项列表,而倍增者已经意识到,新一代的时间管理应该更关注你不需要做哪些事,而不是你应该做什么。
倍增者们意识到,完美的状态不仅仅是“无以复加”,更是“不可减损”。这就要求我们允许自己忽略一些事情。因为,我们在今天可以拒绝做的事情,都会为明天创造更多的时间。
但是这给我们的情绪带来了挑战,我们会陷入愧疚。我们会觉得一方面想要拒绝,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拒绝,于是我们在生活中尽量不去拒绝他人。
在采访一位倍增者时,他的一席话彻底改变了我。
他说:“在生活中想要永远不拒绝他人是徒劳无益的。你必须意识到,一直以来,你总是在拒绝一些事情。”因为,当你对一些事情说“好”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已经对此外无限多的事情说“不”。
第二招:让必要的事情实现自动化
如果你无法免除一件事情,下一个问题就会是:“我可以将这件事情自动化吗?”
如果我在今天为一件事情开启了自动化程序,它将会为我节省明天的时间。
这就像你设置一个在线自动还款程序一样。很多人会觉得:我没法从一天的时间中抽出两个小时来设置自动还款程序,我就是挤不出时间来。而且,就算我在某天有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我也不会用来设置自动在线还款。
但是,一位倍增者会意识到,如果我可以通过设置自动在线还款,从而每个月可以节省30分钟,那么花上两个小时来设置自动还款是很划算的。因为4个月后,我的这笔投入就收回了成本,并且此后的每个月我都会有更多的时间。我把这叫做ROTI,时间投资回报。
复利的概念完全可以用在时间上
自动化对于你的时间来说,犹如投资复利之于金钱。投资的复利需要金钱成本,并且利滚利,将钱不断地变成更多的钱;而自动化的启动需要花费时间成本,但是它会在后期为你带来更多的时间。
第三招:将事情委托给他人办理
如果一件事情无法自动化,那么问题就是:“这件事情可以委托出去吗?我可以教会别人然后让别人去做吗?”
我想起来有一次,当时我7岁。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天,我和妈妈坐在车里,我问她:“妈,我有爸爸吗?”
如你所料,这个问题对于一位单身妈妈来说颇有困难,她要如何回答才能正确地引导她7岁的孩子。
那是她第一次给我讲她生平的故事。她17岁时第一次怀孕,几年后离了婚。22岁再次怀孕,在生下我6个月后与我的生父离婚。那个时候,22岁的她,是一位单身妈妈,没有高等教育学历。
她对我说:“罗里,我22岁那年下定决心,这辈子再也不会和任何男人在一起,因为我在找男人这方面从来没有走过运。我们可能没有钱,可能没有爸爸,但是我们会有爱。”
我不甘心,对她说:“妈你知道吗,我很爱咱们的家,真的,我爱我们的家。但是我觉得如果家里有个爸爸的话就更酷了。”
然后她说:“好吧,亲爱的,如果你想要个爸爸,那你就去给自己找一个爸爸吧!”
这是什么话呀!
巧的是,那天是我去少林功夫中心学习的第一天。我从5岁起就开始学习武术了,所以他们把我放在成人组,让我学习更加高级的内容。
然后,一位男士走了进来,那也是他来学习的第一天。这位男士比我大很多,头发很长,胳膊上全是纹身,穿着一件皮夹克。他那天是骑摩托车过来的,所以,可以想象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这个哥儿们当时有多么吓人。
巧合的是,我们俩被分到了一组,成为了训练搭档。他叫凯文。实际上,他这个人非常友善。我们一起通过了武术等级考试。
然后,时不时的,凯文开始在训练结束后送我回家。很快,周末的时候,凯文会来我家坐一会,我们一起练习武术招式。接着,我们开始一起去看电影。很快,妈妈加入了我们看电影的行列,所以,我们开始3个人一起看电影。
然后,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俩第一次背着我去看电影这件事。
后来,凯文和我在同一天参加了武术黑带考试,那时候我10岁。两周后,他们结婚了。几年后,凯文收养了我,我的姓氏由麦克拉兰改成了瓦登。自那以后,他们的婚姻关系维持了20多年,现在依旧。
这个故事的重点是:你可以委托任何事情。
不过,如果你问一个人:“你的待办事项中有可以交付他人去做的吗?”他们会说“有啊!”
然后你问:“那你为什么不教给其他人去办呢?”他们多半会回答:“呃,因为他们做得没有我好。”
事实可能确实如此,一次,或者两次。但是,只有在忽略意义计算时,这种情况才会一直成立。
如果你看得长远一点,你就会意识到:他人会掌握处理这项任务的技能,并且能做的和你一样好。
意义改变一切,它能让你增加你的时间。它让你对自己许诺,在短时间内容忍不完美,但是长期看来,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好。
第四招:刻意拖延
如果你既不能消除也不能自动化一件事情,或者委托他人代办,这件事情就会从漏斗中落下。
这时候,只有一个问题:“我要现在就做这件事吗?这件事情非得现在做不可吗,还是可以留待之后再做?”
如果这件事情必须当下完成,我们就称之为“集中”,这要求我们要全神贯注,摒弃杂念。老实说,这不算什么新鲜事。
不过,如果你自问“这件事可以缓一缓再做吗?”,而答案是肯定的,那这件事既不能被消除或者自动化,也不能委托出去,而是如我之前所说,应该被“刻意拖延”。
问题是,你不可能无限地拖延下去。在某个时刻,你总要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拿到注意力漏斗的顶部,准备再一次通过漏斗。这时候,不管这件事情是什么,你都要从之前说的4个策略中挑选一条并执行。
如果你发现,有一件事情总是被你拖延,通常情况下,你只需要鼓起勇气执行你最开始就应该做的:删除它。或者,找到一个可以将它自动化的系统。或者,某人勇敢地担起领袖的职责,这时候,这件事情要么被委托出去,要么会变成一个重要到非你去做不可的事情。
很多人说:“慢着,罗伊,你在《拾级而上》中写道:‘拖延是一切成功的杀手’,‘拖延是事业中最昂贵、最隐秘的成本’,‘拖延是一切平庸的基石’。但是现在,你却让我们故意拖延?”
《拾级而上》
是的,我确实是这样说过。而且,我说的都是真的。
但是请注意,这两者是有巨大的区别的:一个是我们拖延一些明知应该做但是却不情愿做的事情,另一个是,我们拖延一些并不适合现在去做的事情。前者是恶性的拖延,而后者既不是拖延,也不是成功的杀手,而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是耐心的体现。
你应该推迟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像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地查看邮件这样的。
通过在情感上允许自己把今天的时间花在能为明天节省时间的事情上,会让你的时间倍增。
成为倍增者
不管你是否信基督教,是否相信灵魂的存在,我都希望你能从《圣经》对创世纪的描述中找到一些值得玩味欣赏的地方。
《创世纪》说上帝创造了这个完美的世界,还说上帝依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我们,不可思议。而《创世纪》第一章第28节中说,上帝给了人类第一道命令,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是“你们不该信奉除我之外的任何神明”吗?不是的。
那是“爱邻如爱己”吗?也不对。
上帝对人类的第一道命令是:“要有成果,要倍增”。
(Be fruitful, be multiply.)
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她读,在公众号后台发送关键字“打卡”,扫码进入英语打卡群,和更多英语爱好者互相勉励、共同学习!
翻译 | June
来源 | 网络
举报/反馈

她读SheReads

490获赞 205粉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