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感觉自己压力大,顶不住了,身心俱疲,想彻底休息一下但是现实不允许等等。很多人描述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尽管检查身体上没什么毛病,心理问题也不是很突出,但是总是觉得容易疲劳,有的说自己就像一个正在爬坡的汽车,感觉爬坡的过程是那么的艰辛,目标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如何应对和自我调适呢?
1、顺应社会的发展。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加剧的时代,比如智能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给社会和个体带来便利和进步的同时,也冲击我们的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一些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可能会出现对一些新生事物的不习惯,和不适应,与其从心理上逃避,不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学习理论,也要学习新时代下的各种实践内容,以强化自己的心理和不断发展变化外部环境的契合关系。
2、注意心理能量的储备。心理能量不是一个物理的概念,它是一个无形的,无法测出的力量。假如心理能量过于耗竭,那么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记忆力会下降,脑子会较快疲劳,体力也会经常感到不济。应该避免熬夜,过度玩手机,过度娱乐等等。而适当的居家、户外活动比如野炊、踏青等都有助于心理能量的储备。
3、减少物质滥用。饮酒频率较高的人群,疲劳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社交性饮酒的人群。一些经常体育锻炼的人会有这种感受,偶尔一次大量饮酒之后第二天去锻炼身体,感觉脚下没跟,身体像被掏空一样。甚至长期大量饮酒会出现营养不良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过早出现。
4、塑造温馨的家庭港湾。一些学生说自己喜欢学习,一些职工说自己喜欢工作,这并不是常态,毕竟这是一些耗竭心理能量的行为。良好的家庭气氛不仅会使家庭凝聚力增加,还能使家庭成员之间互为有效的心理资源和后盾,这样家庭才会对家里每个成员有持久的吸引力,会确立自己的安全感。而有效的沟通和互为听众的倾诉,会缓解白天活动产生的的疲劳感。有一句话说得好,家务事不能经常以谁对谁错来衡量,也许理讲清了,但是感情却变淡了。一个好的家庭气氛需要用心去呵护和营造,让家成为一个身心放松的温馨空间和支持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来源。
5、减少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也会产生疲劳感,比如职称晋升不如意,收入过低,工作枯燥,前途无望,人际关系不佳等都会产生职业倦怠。这就需要培养一个理性自我,比如,不苛求自己,不苛求别人。工作之余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因为培养兴趣和爱好会储备一定的心理能量。
6、培养自己的价值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可以提升自信,调整认知,激励正能量的利他性的行为,比如热心公益事业,扶困极弱等,会升华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有一种被国家、单位、家庭所需要的感觉。而被需要的感觉会使个体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和使命感,会避免心累疲劳的产生。
7、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每个人的精力和心理储备毕竟有限,当心累和疲劳感来袭时要认真应对,排除躯体和心理疾病所引起的疲劳。适当的休息,顺应规律科学安排自己的工作,张弛有度战斗力才能持久。
其它调适方法还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营养均衡,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学的体育锻炼等都有助于缓解心累和疲惫。当然,如果觉得自我调整有些困难,即使求助心理医生也是一个可取的办法。(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举报/反馈

央广网

5086万获赞 454.8万粉丝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央广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